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有杀功臣吗

明成祖朱棣有杀功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3/12/24 13:43:22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之后,朱元璋分别在洪武三年(1370年)和洪武十四年(1381年)两次大封功臣为公侯。但是朱元璋几乎把功臣都杀了,那么朱棣也是起兵造反当得皇帝,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杀功臣了吗?

洪武一朝的这些功臣们,以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六公爵为首,之下还有侯爵如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长兴侯耿炳文、靖海侯吴祯等,伯爵如诚意伯刘基刘伯温、忠勤伯汪广洋等,再加上子爵、男爵等,共有一百多人。其中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死后还被追封为王,皇帝恩宠不可谓不厚。

在立朝之初,朱元璋对这些功臣们恩宠不可谓不厚,允许他们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家族与国同休,对他们及其子孙违法乱纪的过错,往往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如对常遇春之子常茂,朱元璋不仅让他和自己的儿子朱标、朱棣等人“同处读书”,“同处饮食”,就连他“奸宿军妇,及奸父妾,多般不才”,也都没有追究。

不过后来为了给儿子朱标,尤其是给年幼的孙子朱允炆铺路,才开始大肆诛杀功臣宿将,仅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两个案子,他就弄死了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列侯陆仲亨、定远侯王弼等几十位开国公侯,处死了近五万人,以至于“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在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极为罕见的,汉朝的刘邦吕雉两口子够狠的了,杀的大臣们加起来也没有朱元璋多。

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的朱棣,在晚年其实也面临着跟他父亲朱元璋一样的情况:太子朱高炽体肥多病,恐怕命不长久,皇太孙朱瞻基年幼,和当年的朱允炆一样,也不过刚刚二十多岁。但朱棣却并没有选择像朱元璋那样,大肆诛杀功臣,为子孙铺路,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外部环境不允许。朱元璋在位三十多年,他晚年时认为天下已经完全平定,不再需要这些能征善战的武将们了,所以杀了也就杀了,省得留下了万一造他们老朱家的反。

打了一辈子仗的猛人朱棣则不这么认为,他年少时就跟着徐达、冯胜这一帮叔伯们骑马打仗了,明朝建立后,也是被派到北京来守卫边疆,靖难之后更是五次亲征漠北,平定安南交趾之乱。直到他临死前,蒙古鞑靼部都没有被肃清,所以哪怕为了防备外患,朱棣也不会无缘无故杀了手下的功臣们。

其次是朱棣之子朱高炽毕竟没有死在他的前面,皇太孙朱瞻基也毕竟不是朱允炆那样的蠢货。朱棣生前,太子朱高炽多次监国,在众臣中威望极高,皇太孙朱瞻基多次随朱棣征讨蒙古,文治武功都是不俗,他们自己有本事,就不需要朱棣为他们操那么多的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靖难之役的教训。朱元璋当年大肆诛杀功臣,只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善于防守的长兴侯耿炳文(后来还被朱允炆自己废掉了),结果朱棣起兵靖难,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能打过他的,生生地让“以天下制一隅”这句话成了个笑话。

试问,朱棣自己就是靠着“朱元璋诛杀功臣”才造反当上皇帝的,自己又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如果他真这么干了,长于兵事的汉王朱高煦很可能也会和他一样,再次靖难,抢了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就像《大明风华》里演的那样,历史上朱棣没有诛杀功臣,文臣武将们对皇帝朱瞻基都是极为认可的,在这种情况下,汉王朱高煦造反,简直就像个笑话一样,一听说朱瞻基御驾亲征,一仗没打直接就投降了。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是怎么清算忠于建文帝的大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明成祖

    朱棣,因为建文帝要削藩,趁机起兵,篡取了朱标这一系的江山。称帝后的朱棣,马上就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进行清算,这些大臣不只有他说的首恶大臣黄子澄和齐泰,而是当时建文朝堂上几乎所有的大臣,共124人被他列入奸臣榜,这里重点列出几个。来看看朱棣是如何对待效忠建文帝的大臣的。黄子澄,建文帝前期最信任的大臣,正

  • 叶卡捷琳娜二世怎么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彼得大帝改革所加强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枢密院成为了贵族干政的堡垒,到后来枢密院直接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政府了。很显然,这个国家机器出现了问题了,产生了严重的弊端了。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也为了让国家行政体系更为有效地运转,叶卡捷琳娜二世上任以后,着手改革国家统治机器。叶卡捷琳娜二世首先将矛头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进行进行行政区划改革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俄罗斯在彼得大帝时期进行了政治上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但是也存在了不小的弊端。因此,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以后,这个女皇是洞察到了一切的不利。那么,她要怎么做呢?1762年7月即位之初,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然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知道自己有短处,处于守势,她再一次显示了她的睿智和才能。她知道对她来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改变俄国政治体制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对内政策方面,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度。60年代,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同伏尔泰、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

  • 朱棣为什么要选郑和下西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成祖,朱棣

    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发生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那么朱棣为什么选择郑和去做这件事呢?虽然郑和是个伟大的人物,但是关于他的出身资料目前还是比较匮乏。根据史料推测,郑和小时候就被派到云南平定的军队掳到京城,虽然那时候郑和还很小,但是对于京城的皇室宗亲来说,这些小孩是奴仆的不二人选。当然了,按

  • 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过多少次对外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这个百分百德意志血统的俄国女沙皇,堪称当时全球最恐怖战争魔兽。六次发动对外战争,单一个波兰,就让她轮番虐了三回。土耳其也被悲催的撕咬了两次。外加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清一色的被她打包全占。临终的时候她还不过瘾,撕心裂肺的高呼:倘若能活二百岁,全欧洲都是我的。如此霸道嗜血,自然威名远扬,不单英法奥列强

  • 朱棣庙号为什么是明成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

    和谥号的谥法一样,这庙号也有规矩。一般来讲,庙号就是某某祖、某某宗,而其评价标准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指开创之功;德,指守成之德。所以我们看到一般开国之君,都是称“祖”,后面的皇帝则大都是称宗。如果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朱棣这个皇位可不是正儿八经的传位继承来的,而是自己靖难之役打下来的。算是他自己开

  • 朱棣登基后是怎么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明成祖

    在经过近4年的靖难之役之后,利用建文帝朱允炆缺乏谋略,更在内部有徐增寿的通风报信,朱棣终于攻破南京城,而建文帝朱允炆则不知所踪。在群臣的连番劝进之后,朱棣终于“迫于无奈”登基。而在登上皇帝宝位后,又该如何处置大哥朱标的妻子以及自己的子侄们呢?虽然被后世称为明君,但在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儿之时,也更能让我

  •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执政方式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作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称为大帝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其执政的34年间,她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统治的需要,实行“开明专制”政策,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教育改革,对外大肆进行扩张,夺取海洋出海口,为俄罗斯在欧洲争霸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阶级矛盾加剧,其统治也给后世带来

  • 朱棣为什么讨厌解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明成祖

    “明朝三大才子”他们三人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而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大明一代奇才、《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为什么朱棣会想要解缙死呢?为什么朱棣那么讨厌解缙?解缙,江西吉安府吉水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打小就聪明绝伦,是大名鼎鼎的神童,5岁时父亲教的诗他听一遍就能记住,7岁时就会写文章、写诗,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