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17 更新时间:2023/12/27 0:22:58

九子夺嫡,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九子夺嫡中的九个阿哥,分别是:大阿哥、二、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分为5派。一朝天子一朝臣,1722年四阿哥胤禛登基后,九子夺嫡正式结束,除了十三阿哥,其他阿哥结局多不太好。我们看看九个皇子的结局。

一、胤禔(yìn zhī)(1672年-1735年)

清圣祖康熙帝庶长子,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故为皇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1698年封为直郡王,1708年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幽禁,在高墙内度过27个春秋,63岁逝世。

二、胤礽(réng)(1674年-1725年)

康熙帝第七子(嫡次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一生之中,被两立两废太子。1岁时被立为太子,38岁时二度被废,之后幽禁13年,51岁逝世。

三、胤祉(zhǐ)(1677年-1732年)

康熙帝第三子,生母荣妃马佳氏。其文学、书法、骑射,表现都极突出。1698年封诚郡王,1709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祉,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胤祉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发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最终病逝于景山禁所。

四、胤禛(zhēn)(1678年-1735年)

雍正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698年封贝勒,1709年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1722年,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以勤勉著称,登基13年后,驾崩。

五、胤禩(sì)(1681年-1726年)

康熙帝第八子,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狗,讨厌鬼),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九月胤禩薨,享年45岁。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六、胤禟(táng)(1683年-1726年)

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母宜妃郭络罗氏。1709年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雍正登基后,身为八阿哥党的胤禟被改名为允禟,从此连遭厄运。1723年,奉命赴西宁驻扎。1725年被革爵。1726年削除宗籍,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令改名塞思黑(猪,可厌之人)。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也有传说是被毒死,享年四十三岁。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七、胤(é)(1683年-1741年)

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1709年封敦郡王,雍正即位后,1724年,身为八阿哥党的胤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胤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病死,年五十八岁。

八、胤祥(1686年-1730年)

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早年和四阿哥亲近,雍正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44岁去世,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匾额,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九、胤禵(tí)(1688年-1755年)

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允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却是八阿哥党重要的一员,雍正登基后将允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圈禁。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标签: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长孙皇后生性简约,不喜欢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旧唐书●长孙皇后传》: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及正位中宫,务崇节俭,服御取给而已。对于皇子要求也很严格。她经常训戒诸位皇子,要求他们以谦恭节俭为先。《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即便对

  • 李世民为什么要贬官徐世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

    徐世绩很早就追随李世民李渊了,在还没建立唐朝的时候就为他们出谋划策,但是后来李世民却把徐世绩贬官了,这是为什么?古代圣明的皇帝,那都是厚黑学的祖宗,今天讲的这个故事,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运用厚黑学,给年幼的唐高宗李治留人才的故事!说起李绩,许多人不知道是谁,但要说到徐世绩,大家都不陌生了,《隋唐英雄传》

  • 九子夺嫡的党派之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清朝康熙皇帝晚年,围绕着皇位这个权利中心,上演了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事件。由于康熙皇帝的儿子众多,所以围绕着皇位,他的儿子们分为了好几个夺嫡派别,最后四阿哥胤禛夺得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所谓九子,分别为康熙的长子,老二太子,三爷,四爷,八爷,九爷,十爷,十三爷,十四爷。鉴于满人名字太麻烦,各

  • 唐太宗临终托孤给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无忌,唐太宗

    贞观十七年(643年)的太子之争造成贞观朝局的重大改变,长孙无忌集团通过拥立李治当太子而成为朝廷的主导力量。只要李治在三十岁前登基为帝,长孙无忌肯定能成为控制朝政大权的首席托孤大臣。不过出于对长孙无忌的了解和长孙皇后生前的警告,唐太宗对长孙无忌不是绝对信任,担心他会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于是

  • 馆陶公主下嫁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下嫁陈午幸福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时期汉文帝有一个女儿,是皇后窦氏所生,名为刘嫖,别名馆陶公主,历史上关于她的记载也是非常传奇的,不仅性格刁蛮跋扈,而且行为处事都有其母窦氏的风范,在她中年时期丈夫就去世了

  • 馆陶公主恨窦漪房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窦漪房

    说起馆陶公主,我想大会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她在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公主,因为她不仅是窦漪房的第一位子女之外,更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也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岳母,所以身为一个长公主,不管是在生活的条件上,还是在宫中的地位上,都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是为历史上的这三代君王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深受他们的器重。那

  • 唐太宗幼女新城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唐朝,唐朝公主,公主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唐高宗同母妹,母文德皇后长孙氏。 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实封又増赋。 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六日(649年3月24日),下嫁长孙诠(也作铨),因太宗

  • 唐太宗之女金山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唐朝,唐朝公主,公主

    金山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母亲不详。金山公主早夭。新唐书列传第八金山公主,蚤薨。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墓葬不明。汝南公主,母不明,早亡。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获罪流放岭南,改嫁刘玄意,陪葬昭陵。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陪葬昭陵。长

  • 唐太宗之女常山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主,唐太宗,唐朝公主,唐朝

    常山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生母不详。常山公主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去世,还未及下嫁。《新唐书列传第八》有记载说“常山公主,未及下嫁,薨显庆时”。常山公主(?—656年),唐太宗李世民女,生母不详。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年—661年)去世。未及下嫁便去世。《新唐书列传第八》常山公主,未及下嫁,薨显庆时

  • 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阳公主,公主,唐太宗,唐朝

    高阳公主,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生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出嫁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行为不检,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唐太宗大怒,腰斩辩机,废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以至于太宗驾崩的时候,没有哀容。永徽四年,公主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