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幼女新城公主简介

唐太宗幼女新城公主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17 更新时间:2024/6/20 8:08:18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唐高宗同母妹,母文德皇后长孙氏。 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实封又増赋。 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六日(649年3月24日),下嫁长孙诠(也作铨),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礼中断。 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652年7月4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婚礼完成。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诠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杀,新城公主改嫁韦正矩(也作政举)。 龙朔三年(663年)二月,病逝于长安县通轨坊南园,时年三十岁,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

人物生平

未笄增赋

新城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日(642年),初封为衡山郡公主。《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可见唐代名山大川不得作为封号。然而,衡山所在的衡山郡却成了公主的封号,可知太宗对女儿的钟爱之心,可见一斑。

据墓志载:“封衡山郡公主,(阙八字)唯有辉,平原陋其加渥;汤沐増赋,庐陵愧其逾”,可知年仅八岁册封衡山公主的同时便有了实封,并且还増赋(即增加实封)。而按史料记载,初唐公主要到出嫁时才能拿到汤沐邑,白居易云“近代或有未笄年而赐汤沐者,亦如公主之号,以宠重之”,可见衡山公主能早早获封汤沐邑源于父亲的疼爱。

婚嫁风波

许婚悔婚

贞观十七年正月(643年),魏征病重即将离世,唐太宗命中郎将住在魏征家,方便一有事立即报告,药物膳食赏赐无数,宦官使者接连不停的在路上往来,唐太宗还亲自前去探望。十六日(643年2月10日),唐太宗与皇太子李承乾再次亲临魏征府,流着眼泪问他有没有未尽心愿,魏征对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唐太宗决定将女儿衡山公主许配与魏征的儿子,指着跟随而来的衡山公主对魏征说:“魏公,勉强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吧!”可惜此时病重的魏征面对如此厚重的恩赐已经无法谢恩了,在许婚的第二天(十七日〔643年2月11日〕),魏征病逝。

同年四月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征曾推荐这两人有宰相之才,唐太宗怀疑魏征与侯君集结党,魏征还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看,“以图在史书上标榜自己”。太宗对此十分不悦,气怒之下便写了诏书停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至此,这段姻缘也就作罢。

初嫁长孙

此后唐太宗再次精心挑选,终于在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六日(649年3月24日)妻子生日那天为女儿敲定了婚事,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长孙操之子长孙诠。长孙操乃衡山公主母亲长孙皇后的叔父,唐初长孙家族备受太宗宠遇,算上长孙诠,长孙家一门已是四尚公主。因为长孙诠尚主之故,太宗特意将其父长孙操升为了岐州刺史。岐州即原扶风郡,后为唐代西京。之后可能预感到大限将至,唐太宗开始筹备衡山的出嫁事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公主的婚礼过程太过复杂,直到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去世,婚礼也没能全部完成,筹备工作也因此而中断,未能在生前看到女儿出嫁,是太宗的一大遗憾。

高宗与衡山公主一母同胞,对这个妹妹也是疼爱有加。为了不耽误公主的青春。永徽元年正月(650年)除丧服后,唐高宗便下令继续准备先前未完成的婚礼,打算到秋天公主守孝满一年后就让她成婚,此举却遭到大臣于志宁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身为子女必须为父守孝满三年方合礼仪。

高宗只得听从但心中一直记挂此事。于是在永徽三年五月廿三日(652年7月4日),也就是公主守孝满三年整的前三天,唐高宗便将妹妹由衡山长公主改封为新城长公主,并增邑五千户,以庆贺妹妹出嫁。尽管婚事几经波折,但成婚之后公主与驸马感情和睦,琴瑟相谐,为此墓志写道:“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可以想见新城公主有一段幸福的婚后时光。因此在显庆四年(659年)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被牵连流放巂州并被地方官所杀之后,新城的反应十分激烈。墓志上记载:“虽外尊大义,不登叛人之党。而内怀专一,无亏字(阙)之(阙)。兰泽靡加,尘弥(阙二字)之镜;铅(阙)罢饰,网缀回鸾之机。贯秋柏以居贞,掩寒松而立劲。”可见新城虽然没有直接对哥哥表示愤怒,但心中却非常不满,于是从此不再梳妆打扮,以沉默消极的态度表达愤懑。

再嫁韦氏

唐高宗不忍见妹妹如此消沉,后又为她重新安排了一桩婚事,将她嫁给了出自京兆韦氏的韦正矩。韦正矩由于尚主,短时间内由奉冕大夫升为正三品的殿中监,连升八级,一时平步青云。 可惜因为公主与前夫的感情太过深厚无法忘怀,这段婚姻始终不如前一段婚姻那般和谐,以至有了韦正矩失礼于公主的传闻。

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遇疾,高宗知晓后,为妹妹兴建了建福寺祈福。

然而天不假年,同年二月,新城公主病逝于长安通轨坊南园,终年三十岁。妹妹的离世,唐高宗悲痛不已,无法接受。命三司审问调查,韦正矩不能辩,高宗盛怒之下,于是迁怒驸马韦正矩,认为是他导致了公主死亡。便杀了韦正矩。

以皇后礼

龙朔三年(663年)二月,骤失爱妹的唐高宗在极度悲痛之下,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皇帝悲棣萼之长湮,痛(阙二字)之永诀,(阙六字)怅东津而洒泣。废朝不举,有越常伦。赗往饰终,用超恒制。下诏曰:故新城长(阙九字)居。柔顺□风,幼彰于闺阃;顾复之重,夙备于慈严。诗美秾(阙十字)符归妹之尊。方秀松筠,遽先风烛。凤箫辍响,鱼轩靡驾。固(阙四字)气,情切(阙四字)之哀,将轸于暮月□终之数,特超于彝典。其葬事宜依后礼。”身为公主却享有皇后的葬礼规格,这在唐朝仅此一例。如此破格的行为,也是高宗对妹妹最后的心意。不过必须指出,无论史书还是墓志,从来都是说“葬事宜依后礼”。结合史料及墓葬情况可知此处的“葬事”应是指葬礼规格,而非后某些今人以为的陵墓规格。

标签: 唐太宗唐朝唐朝公主公主

更多文章

  • 唐太宗之女金山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唐朝,唐朝公主,公主

    金山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母亲不详。金山公主早夭。新唐书列传第八金山公主,蚤薨。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墓葬不明。汝南公主,母不明,早亡。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获罪流放岭南,改嫁刘玄意,陪葬昭陵。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陪葬昭陵。长

  • 唐太宗之女常山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主,唐太宗,唐朝公主,唐朝

    常山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生母不详。常山公主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去世,还未及下嫁。《新唐书列传第八》有记载说“常山公主,未及下嫁,薨显庆时”。常山公主(?—656年),唐太宗李世民女,生母不详。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年—661年)去世。未及下嫁便去世。《新唐书列传第八》常山公主,未及下嫁,薨显庆时

  • 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阳公主,公主,唐太宗,唐朝

    高阳公主,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生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出嫁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行为不检,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唐太宗大怒,腰斩辩机,废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以至于太宗驾崩的时候,没有哀容。永徽四年,公主欲

  • 刘彻斗过窦太后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彻

    汉武帝与窦太后为什么会明争暗斗那么多年,是很多人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位皇帝,但是他登上皇位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他很可能就无缘皇位。实际上,在刘彻刚登基的时候,他并没有享受到皇帝的权威,而是历经了非常多的坎坷。而这些坎坷的制造者,竟然来自于他的祖母—

  • 汉武帝害怕窦太后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

    汉朝外戚专政一度到达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汉武帝雄才伟略,在他奶奶窦太后活着的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汉武帝所做出的裁决往往要顺遂窦太后的意思。一次朝会,窦太后亲临朝堂,而汉武帝刘彻却因有事在宫外。窦太后向满朝文武宣告,如果刘彻不能按规定的时间回宫上朝,她就要把汉武帝给废掉。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刘彻听闻更是火

  • 窦漪房当上皇后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窦漪房又称孝文窦皇后,她以家人子的身份被阴差阳错的送入代王宫,才有机会邂逅代王刘恒,也正是在代国窦漪房靠着自己的美貌与智慧成功俘获刘恒的心,完成了从小麻雀变成金凤凰的华丽改变。同时窦漪房也是继吕雉后又一位开启大汉朝女性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的女性。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们等级制度思想很严重,如果贫民家

  • 窦太后和刘邦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其实说到关于汉朝的事情,其实就是权利之间的斗争。而且说到汉朝的窦太后,她可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她更是一名政治家。其实对于窦太后这个人来说,就是在做太后的时候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很多现在对窦太后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那么窦太后和刘邦是什么关系大家知道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朱瞻基第一个皇后胡善祥到底犯了什么错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瞻基

    这个皇后就是朱瞻基的第一个皇后,名叫胡善祥,她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出生济宁。成祖为孙儿选后,强扭的瓜不甜锦衣卫百户在那边年代只算是一个底层干部,所以她的家境不算好,而之所以后来会被选中入宫成为皇位,还是因为她的姐姐胡善围在皇宫内做女官。永乐十五年,朱棣为最喜爱的孙子挑选太妃。胡善围便把举荐自己的妹妹

  • 郑板桥名字的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郑板桥,生于公元1693年,去世于公元1765年,是清代官员、著名诗画家。到今日大家提到郑板桥,便是“郑板桥”,但实际上郑板桥原名叫郑燮,板桥是他的号,人称板桥先生、板桥道人。那么郑燮为什么会有板桥这么一个号呢?古人在称谓上有名、字、号等不同的叫法,所适用的场合也不同。一般来说,文人之间喜欢称字或号

  • 窦太后喜欢梁王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窦太后

    窦太后是汉景帝的生母,而梁王刘武则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小儿子。虽然小儿子梁王往往会得宠一些,但是也有个度,窦太后因为宠爱梁王刘武而希望他能继承皇位,这就不正常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窦太后如此偏爱梁王刘武,必然是事出有因。渴望亲情的窦太后窦太后本名窦漪房,人称窦姬,出身于平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