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的刘皇后简介

唐睿宗的刘皇后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63 更新时间:2023/12/24 4:07:34

肃明顺圣皇后刘氏(?一693年),唐睿宗李旦的皇后,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父亲刘延景任陕州刺史。刘皇后,刑部尚书刘德威孙女,生宁王李宪、寿昌公主、代国公主,被武则天勒令处死,追谥为肃明顺圣皇后。

人物介绍

仪凤年间,刘氏以宫女的身份进入当时的相王府,不久,生下长子李成器和寿昌公主、代国公主。文明元年(684年),李旦曾即位为睿宗,刘妃册为皇后。690年,睿宗让位于母亲武后,被封皇嗣,刘氏为皇嗣妃。

韦团儿诬告太子妃刘氏和德妃窦氏同谋,施行法术咒诅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则天在万象神宫祭天后,就将进宫朝见的皇嗣妃刘氏和德妃窦氏秘密杀害。

景云元年(710年),睿宗复位,追谥肃明皇后,招魂葬于东都城南,陵曰惠陵。716年,睿宗崩,迁祔桥陵。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

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刑部尚书德威之孙也。父延景,陕州刺史,景云元年,追赠尚书右仆射、沛国公。仪凤中,睿宗居籓,纳后为孺人,寻立为妃,生宁王宪、寿昌代国二公主。文明元年睿宗即位,册为皇后;及降为皇嗣,后从降为妃。长寿中,与昭成皇后同被谴,为则天所杀。景云元年,追谥肃明皇后,招魂葬于东都城南,陵曰惠陵。睿宗崩,迁祔桥陵。以昭成太后故,不得入太庙配飨,常别祀于仪坤庙。开元二十年,始祔太庙。

《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

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祖德威,自有传。仪凤中,帝在籓,纳为孺人,俄为妃。生宁王、寿昌代国二公主。帝即位,为皇后。会帝降号皇嗣,复为妃。长寿二年,为户婢诬与窦德妃挟蛊道祝诅武后,并杀之宫中,葬秘莫知。景云元年,追谥肃明皇后。

标签: 李旦刘皇后唐睿宗

更多文章

  • 唐睿宗豆卢贵妃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李旦,唐睿宗,后妃

    豆卢贵妃(662年—740年),昌黎徒何(今辽宁锦州市)人,鲜卑族。唐睿宗李旦的妃嫔,汾州刺史豆卢钦肃之女。上元三年(676年),以良家子的身份,选为相王李旦府孺人。唐睿宗李旦即位后,册封贵妃,宠冠六宫。但始终无子,于是在窦德妃被害后主动抚养年幼的李隆基。神龙初年(705年),离开宫廷独自生活,并奉

  • 唐睿宗王贤妃王芳媚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芳媚,唐睿宗,后妃,贤妃,李旦

    王芳媚(673年—745年9月8日),女,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睿宗李旦嫔妃,益州都督王玫畅第二女,王德妃之妹。聪明仁柔,六岁诵诗。光宅元年(684年),嫁给相王李旦。景云元年(710年),册为贤妃,抚养惠宣太子李业、淮阳公主和凉国公主。天宝四年(745年),病逝,享年73岁,陪葬于桥陵。贤妃

  • 唐睿宗李旦抱子而哭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隆基

    唐隆政变前,李隆基并未把兵变计划告诉李旦。他对刘幽求、葛福顺等人道:“此番举事是为了挽救大唐社稷,事成福祉自当归于相王。但若万一事败,我们以身殉国便是,何必连累相王。现在将计划告知相王,他若赞成,就是让他也参预这种危险的行动,若不赞成,必会坏了大事。”政变成功后,李隆基请李旦入宫稳定局势,并叩头请罪

  • 李旦为什么被唐中宗李显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中宗,李显,唐睿宗

    李旦于武氏当政期间,一直是李唐的政治旗帜,因此在中宗年间备受中宗及韦氏一党的猜忌。景龙政变时,太子李重俊事败被杀。安乐公主与宰相宗楚客趁机陷害李旦与太平公主,诬称二人与李重俊同谋。御史中丞萧至忠负责调查,哭谏道:“陛下富有四海,却容不下一弟一妹,而让人罗织罪名加以残害吗?相王昔为皇嗣,在则天皇后面前

  • 唐睿宗天子问道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旦,唐睿宗

    李旦崇信道教,曾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请教阴阳术数。司马承祯道:“所谓‘道’,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李旦又问:“对于个人修行来说,无为是最高的境界,那么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司马承祯答道:“治理国家与个人修行是一个道理,只要顺应世间万物的自然发展,屏除私心杂念,国家便可趋于大治

  • 唐睿宗时期的外交状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外交,唐睿宗

    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后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和,并请求和亲。李旦封宋王李成器之女为金山公主,许嫁默啜,并命鸿胪卿和逢尧出使突厥。默啜遂改穿唐人冠带,南拜称臣,派其子杨我支及国相入朝迎亲。但最终因李隆基即位,亲事废除。《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景云二年,春,正月,癸丑

  • 苻坚为什么仅仅兵败了一次就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苻坚作为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一位少数民族统领,为何仅仅兵败了一次就再也没有翻身之力,沦为任人宰割的境地呢?这其实和他本身对现状的认识不够清醒是有关的,他认识到了怎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却没有解决潜在的隐忧。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反复翻修房屋的情况下却没有关注过早已松动的负责支撑的柱子,绝非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在

  • 唐睿宗李旦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睿宗

    李旦晚年退居百福殿,颐养天年。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716年7月13日),病逝于百福殿,享年五十五岁。同年十月,葬于桥陵。一代传奇就此谢幕。开元四年六月甲子日(716年7月13日),李旦在百福殿病逝,享年五十五岁。 七月己亥日(8月17日),追谥大圣贞皇帝(《新唐书》作大圣真皇帝),庙号睿宗。十月庚午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还当过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宰相,唐睿宗

    (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王方庆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将政权归还给李氏。她命人前往房州,将庐陵王李显接回洛阳。李旦数次称病不朝,请求将储君之位让于李显。是年九月,武则天复立李显为皇太子。《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狄仁杰)又劝太后召还庐陵王。王方庆、王及善亦劝之。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

  • 多尔衮不自立为帝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睿亲王多尔衮,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死后追封“义皇帝”,庙号成宗。尽管多尔衮在清代历史上并不能算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但不可否认,他是有清一代的亲王中距离皇帝最近的一个。多尔衮名义上不算皇帝,不过自太宗皇太极驾崩直到自己去世的这七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