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称姚广孝为妖僧

为什么称姚广孝为妖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20 更新时间:2024/1/1 12:38:02

朱棣能够成功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姚广孝算是最大功臣之一。姚广孝被称为“妖僧”,这个词看上去让人感到疑惑,放在姚广孝身上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呢?在网上也是有很多争论。其实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姚广孝,能得出不同的答案,双方说法或许都没有错。从朱棣一方来看,姚广孝无疑是一位人才,但从朱允炆一方来看,姚广孝是叛臣的帮手。凡事只要多元看待,得到的答案就会不同

“妖僧”中出歧义的是“妖”字,“僧”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就是和尚的意思。“妖”字本意是“媚”、“艳丽”,没有形容“不好事物”的意思,只是一种人在特定时刻的状态。形容“不好事物”的意思,来自“妖魔鬼怪”、“妖言惑众”所衍生出的“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它只是“妖”衍生意的一种,并不是唯一。

《左传·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妖”字在古代,一般也会被用于形容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因而“妖僧”也可以因此被称为行为反常于一般和尚的和尚。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求个内心豁达,任世间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超脱生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神仙也。但是作为和尚的姚广孝虽然穿着和尚袍子,却没有在形式上完成出家。

姚广孝的思维没有局限在佛家经典中。《明史·姚广孝传》: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姚广孝虽然出家当了和尚,取了法号“道衍”,但他却和元末道士席应真有师徒情谊,并从他哪里学到了道家的阴阳术数。

《明史·姚广孝传》: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姚广孝)。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在朱元璋皇后去世的哀悼活动上,姚广孝结束燕王朱棣,并获取其信任,谋得去燕王朱棣北平封地的机会。而当姚广孝真去了之后,他不但成为庆寿寺主持,燕王朱棣更当其为知心朋友,常常跟他密谈要事。

《明史·姚广孝传》: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姚广孝)遂密劝成祖举兵。当建文帝要削藩,姚广孝曾以朱棣好友的身份劝其造反,可以说朱棣造反,姚广孝是重要推手之一。思维不仅仅是佛家,身体不仅仅在寺庙,行为也没有脱离世俗,反而是在积极入世,完全不像个和尚,说姚广孝是“妖僧”,行为反常于一般和尚的和尚可谓名副其实。

“妖僧”若取“妖”字“害人的怪物”的意思,那么“妖僧”就是化作和尚的大妖怪,有害人精的意思。

《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古代的皇帝,自称是天子,在儒家世界观里面,他是全天下百姓的父母。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儿子,建文帝的叔叔,但是当建文帝掌权,二者叔侄关系之上,就会附加君臣关系,朱棣在权利上是建文帝的“儿子”。

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抢夺侄子建文帝的皇帝位,本质是为人臣的大逆不道、为国不忠、为子“弑父”。

《明史·姚广孝传》:道衍(姚广孝)遂密劝成祖举兵。……道衍练兵后苑中。

姚广孝不但劝朱棣造反,还秘密帮朱棣在家中练兵,可谓是朱棣这个逆臣的最大帮凶,因而从朱棣集团的角度看,姚广孝就是“害人的怪物”。

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防住建文帝数十万大军围攻,为朱棣赢得喘息之机。朱棣南下受阻,姚广孝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结果千里偷袭成功,逼死建文帝。

满清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道衍(姚广孝)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不管说姚广孝是“害人的怪物”,还是“与众不同的和尚”。姚广孝凭借一己之力引导朱棣从一方诸侯,摇身一变成帝王,可见他的才能纵观古今都是数一数二的奇才,称其大明第一谋士不为过。

标签:

更多文章

  • 薛涛不结婚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薛涛一生没有将自己嫁出去,因为她身份低微,没有人真心愿意娶她,薛涛在感情中屡屡受伤,最后看破红尘遁入道门,成为一名道姑,不再沾染世间情爱。一、薛涛身份低微,没有人愿意娶她薛涛虽然是名门之后,但是她在父亲死后迫于生活的压力,十五岁那年便坠入风尘,入了乐籍。何为乐籍,说白了就是官妓。薛涛的身份在《唐才子

  • 唐中宗李显之女永寿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中宗,李显,唐朝,唐朝公主

    永寿公主,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母为韦皇后。 初封永寿郡主,嫁给右金吾将军韦鐬。跟随唐中宗安置于房州,卒于寓所。武周长安初年,唐中宗返回洛阳,重新册立为皇太子,追赠永寿公主。 唐中宗复位后,修建永寿公主庙和永寿寺作为纪念,将永寿公主夫妇陪葬于定陵。女儿韦秀成为唐玄

  • 唐中宗李显养女金城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显,唐朝公主,唐中宗,唐朝,和亲公主

    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长于皇宫圣历元年(698年),李奴

  • 薛涛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薛涛(约768年—832年),字洪度,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薛涛八九岁通诗律,居浣花溪,创薛涛笺。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薛涛,长安人,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

  • 乌台诗案苏轼冤枉与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

    乌台诗案,从表面看,由公文查到了诗的问题,属于文字狱,但从深层次看却是一场政治斗争。那么,当事人苏轼究竟有没有被冤枉?既要看苏轼与王安石实质上的关系,还要看宋神宗到底怎么看待此事。宋神宗喜欢苏轼,主要因为苏轼有才,与政治无关。而皇帝是玩政治的,在宋神宗眼中自然是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一个搞文化的,一旦与

  • 鱼玄机会被腰斩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腰斩

    鱼玄机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作为名满天下的女诗人,她才貌双绝,但她的出色却没能让她在那个时代过得顺风顺水,反而让她的一生毁誉参半,最终落得个腰斩的悲惨结局。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公元844年,鱼幼薇出生于长安县郊外一户落魄秀才家中。她的父亲苦读多年,最终却没有办法在科举仕

  • 薛涛和元稹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那一日,流亡蜀中的小吏薛郧,指着庭中一棵茂盛的梧桐树随口吟诗来考女儿,未想八岁的薛涛不假思索,应声答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两句诗应情应景,对得生动切题,令薛郧愀然久之。薛郧与妻子裴氏为女儿取名薛涛,字洪度,原是盼望着她能一生顺遂,安度洪流滚滚的岁月,但那一刻,

  • 唐中宗第二女宜城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显,唐中宗

    宜城公主李裳秋是唐中宗第二女,但母亲不是韦后,所以待遇比其他公主低一等,原来只是义安郡主,在李显登基后晋升为宜城公主。宜城公主最著名的事迹是将和驸马裴巽有染的侍女“耳鼻”割下。又将驸马的头发割下,让集属官观看,事后被贬。唐中宗李显第二女宜城公主。虽身为金枝,婚姻大事上却连平民百姓的自由度都不如。不过

  • 薛涛入乐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涛

    提起薛涛,或许很多人对她的认识不是很深,或者是完全不认识,的确,比起当时唐代的李白,白居易,李商隐,杜甫这些赫赫有名的诗人,薛涛的确只能算一位小有名气的女诗人。大家如果以后有机会去成都的话,可以去望江楼看看,那里便是后人为纪念薛涛而修建的。薛涛是唐代四大女时人之一,与鱼玄机、刘采春、李治(又名李季兰

  • 乌台诗案王安石帮苏轼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安石,苏轼

    王安石与苏轼两个人,在政局上面一直都是政敌,王安石坚持自己的变法,而苏轼是站在反对变法的一方的,所以两人很明显是政敌。然而,当“乌台诗案”爆发之后,苏轼的结局是非常惨的,为什么这时候,作为政敌的王安石却出面为苏轼求情?政敌难道不是巴不得对方早一点被踩在脚下吗,王安石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王安石与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