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下落之谜

杨贵妃下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20 更新时间:2023/12/15 17:40:53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说杨玉环并没有死,而是去了日本,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正史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玉环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深受唐玄宗的喜爱。唐玄宗甚至为了她冒天下之不敬,将这位儿媳强娶入后宫当贵妃。

恩宠惠及家人,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也随之一飞冲天,任职宰相之位。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时,打的口号“清君侧”,清的就是这位杨国忠。

《资治通鉴》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

唐玄宗逃亡四川,行至马嵬坡之时,随行的禁军因为多日赶路,饥饿难耐,于是诉求食物,而此时杨国忠作为丞相并未做好安抚,直接激怒了士兵。

再而士兵们联想到安禄山清君侧的口号,于是之前逃亡之苦的怨气全集火到了杨国忠头上。伴随着饥饿带来的愤怒,士兵们彻底失去理智思考,认定杨国忠就是动乱风起的罪魁祸首。于是发动兵变将杨国忠诛杀,且为进一步泄愤,士兵们还肢解了杨国忠的尸体,杨国忠的夫人、孩子也都被揪出来直接砍杀,史称“马嵬坡兵变”。

面对兵变事实,唐玄宗瞅了瞅禁军的武器,瞧了瞧上面新鲜的血液,选择默许,准备不追究此事。不过士兵们担心日后杨玉环报复,晃着明刀要求唐玄宗诛杀杨玉环。

《资治通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要处死自己的爱人,唐玄宗起初是不愿意的,甚至给杨玉环安上一个好女人的人设。

《资治通鉴》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但是对于兵变的士兵来说,杨玉环是否干政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和杨国忠的关系。已杀杨国忠的士兵和杨玉环是无解的杀兄之仇。

《资治通鉴》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自己活?还是杨玉环活?唐玄宗最后选择牺牲杨玉环,于是下令将杨玉环缢杀,并随机安葬于马嵬坡。

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相传多年后,唐玄宗曾经下令去马嵬坡迁葬杨玉环,但尸体不翼而飞。白居易为此在《长恨歌》中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是大诗人,其诗歌传播度可以覆盖整个东亚文化圈,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以“空棺椁”为点相信杨玉环没有死,民间出现大量自称杨玉环藏身地的传言,而杨玉环去日本正是其中一个传言。

日本学者大津郡的《郡志》是目前杨玉环去日本传言最主流的观点集,书中强调说杨玉环没有被缢死,被缢杀者是宫里的一个侍女。而杨玉环本人逃亡到日本。

然而《郡志》这种说法并不靠谱,首先在古代的航海技术下,中国去日本的失败率极高,唐朝和尚鉴真东渡6次才成功到达日本,途中还把眼睛弄瞎了。

再而根据《资治通鉴》《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的说法,杨玉环活下去的几率很微妙。

《资治通鉴》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

唐玄宗杀完杨玉环之后,可不是悄悄地埋了。当时的士兵也不傻,他们是要求查看尸体,于是唐玄宗把杨玉环的尸体置于驿庭,让士兵们确认是否是真身。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我想士兵是看得格外认真。

《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杨玉环的尸体在《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中也并没有消失,唐玄宗的特使去查验时,尸体确实还在,只不过肌肤已坏。后来特使特意把一旁的香囊拿回去交差。

综上可见,以正史为依据的话,杨玉环是真的死了,有尸体、有查验……,杨玉环去日本只是民间野史的一种猜测、自嗨,算是一种“谣言”。

标签:

更多文章

  • 杨贵妃死后李隆基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

    李隆基一生有三位皇后,九位嫔妃,昭仪才子数十名。其中最著名的还是李杨之爱,杨贵妃被称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她没能当上皇后,但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要比皇后多多了。当时很多文学作品都把李隆基描写成是一位专一的皇帝,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把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永久记录了下来。不过杨贵妃最后时刻下落

  • 杨贵妃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在唐玄宗后宫中绝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安史之乱”而告终。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兵锋直指长安,唐玄宗眼看京师不保,连忙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等人逃往四川避难。然而,当逃难的队伍行

  •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一直都说杨贵妃挺胖的,那么她真实体重究竟是多少呢?事实上杨贵妃的真实体重最近就曾被曝光,说出来可能你都不相信。如今我们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美女,都把瘦做为标准。身边你都可以听到女孩儿,十有八九都在嚷嚷着减肥,而剩下的就是些比较另类的姑娘,她们会抱怨为什么没有生活在千年前的唐朝。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人胖

  • 杨贵妃被赐死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唐玄宗言国忠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杨玉环,无奈禁军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接受高力士的劝言后,唐玄宗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死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自缢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38岁。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兵变”,不论新旧《唐书》官方记载,还是民间笔记小说

  • 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美女,个个美若天仙,一个比一个漂亮,最后一个最悲惨。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里,男人总是历史的主要书写者,然而即使这样,依然无法淹没女性的巨大作用,特别是美女的作用。历史上有四位大美女,他们被称为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亡国妖女,他们是谁,又做了什么呢?夏桀攻打一

  •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鱼玄机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了,而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比才子们更加出彩,更加的吸引人。鱼玄机就是众多才女当中的一个,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也就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关系,还有她出家为道姑之后,却依旧有很多“客人”的事情了。只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吗?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

  • 杨贵妃荔枝的运输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

    荔枝,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并且,荔枝还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关于荔枝名字的由来,在中国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则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

  • 杨贵妃吃的荔枝品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

    “白糖罂”是广东茂名特有的荔枝品种,也是著名的贡品,更是早在唐代,就与杨贵妃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又有了“妃子笑”的名字。白糖罂荔枝母树原产于茂名市高州根子镇柏桥村委会岭腰村的贡园,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古代岭南市巾帼英雄冼夫人收复地内一棵自然生长的荔枝树。而现存在贡园的白糖罂荔枝老树为第二代树

  • 唐中宗的第六女成安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中宗,唐朝,唐朝公主,李显

    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姓李,字季姜。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给了韦后的堂侄韦捷。公主晚于韦捷去世,陪葬中宗定陵。其女韦氏,被唐玄宗封为东光公主,和亲奚族首领李鲁苏。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姓李,字季姜。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给了韦后的堂侄韦捷,李季姜在武则天时代是新平郡主。唐中宗即位后,封为公主

  • 宋徽宗为什么要把军权交到太监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徽宗

    童贯是北宋历史上负面评价最多的宦官,与蔡京、王黼等人被后世合称为“北宋六贼”。不过,童贯这个宦官与历史上的诸多权宦有很大不同,因为他不是靠在内廷一手遮天进而影响外朝,而是直接在外朝担任要职,主管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北宋最高军事机构),掌大宋王朝兵权长达二十年。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宋徽宗为什么要将军权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