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茹瑺为忠诚伯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茹瑺为忠诚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05 更新时间:2023/12/14 16:33:37

茹瑺(1358年12月1日—1409年2月14日),字良玉,号恕庵,衡山藻江(今湖南省衡东县石湾乡枣山村)人。明朝大臣。少怀大志,聪颖好学,进入国子监学习。起家承敕郎,迁右通政,累迁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加位太子少保。

明惠帝即位,迁吏部尚书。不睦于太常卿黄子澄,外放河南布政使,迁兵部尚书。燕王朱棣攻打龙潭时,奉命前往议和。明成祖即位,授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册封忠诚伯,参修《明太祖实录》。永乐七年,去世,享年五十二,归葬于衡山城郊巾紫峰麓流杯池畔。著有《忠诚集》。

人物生平

茹瑺少年即有大志,聪颖好学。唐诗宋词过目不忘,六岁能背千家诗,十岁已熟读《大学》《中庸》。

十六岁时就由贡生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入太学,伴读当朝太子、皇亲国戚、王孙亲王。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又叫国学、国子学,明代国子监的学生有各种来路,大致有贡监、举监、荫监和例监的区别。茹瑺大概属于贡监,是由地方府、州、县儒学按计划选送的优秀学生,茹瑺十六岁即获此资格,可见他的成绩优秀。

仕途沉浮

洪武二十三年,茹瑺拜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三十五年加封太子少保。明惠帝即位于后,茹瑺改任吏部尚书。因为和太常卿黄子澄政见不合,被派到河南布政使。不久以后,仍被诏还任兵部尚书。

燕王朱棣兵至龙潭,惠帝派遣茹瑺以及曹国公李景隆、都督同知王佐传诣燕军议和。茹瑺等一看见成祖朱棣,伏地流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成祖说:“公等言即言耳,何惧至是。”过了很久,茹瑺等人才将皇帝割地议和的想法说出来。成祖笑着说:“吾无罪而削为庶人,今救死,何以地为!且皇考封诸子,已各有分地矣。其缚奸臣来,吾即解甲谒孝陵归籓。”

意思是说我无罪而被废为庶人,现在是起来救死,并不是为了土地。而且皇考分封诸子时,已经都各有分地了。你们去将奸臣绑来,我就马上解甲拜谒孝陵,然后回到封地北平。

这里牵涉一段历史:太祖朱元璋65岁时,皇太子没有等到继位就先太祖死去了。太祖很伤心。按照封建规矩,他没有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立16岁的长孙朱允炆为太子。这位太子秉性非常善良,太祖非常担心他能否担当天下的重任。公元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允炆继位,是为建文皇帝,也就是明惠帝。

柔弱的惠帝主政时面临的是外部的强藩,应该说是危机四伏。在辅臣的建议下,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对藩王们采取了措施。有的去其藩号,有的废为庶人,有的终身幽禁,有的被赐死。虽然曾一度装疯卖傻的燕王朱棣(文帝的叔叔)从外表上看起来没有谋反的心,但他真实的野心还是传到了建文帝的耳朵里。于是他命令北平府的守臣去逮捕朱棣。但令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那守臣竟暗中向燕王通报了情况,并投靠了燕王。这样,本来就想当皇帝的朱棣就有了理由向朝庭发兵,说是朝中有奸臣当权,他要除奸平逆,扶助君王。还把他的军队叫“靖难军”。茹瑺他们的任务当然不能完成,只能连连点头而还。

王进入金陵后,把茹瑺叫了过去,询问定国安邦的大计。茹瑺首先建议燕王继统大位,以安定天下,燕王接受了。燕王即位后,是为明成祖。成祖即位后,下诏说李景隆、茹瑺、王佐和陈碹侍奉明太祖很忠诚,功劳很重。封茹瑺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一生不改。仍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选他儿子茹鉴为秦府长安郡主仪宾。即命茹瑺出去营建郡主府第。

遭弹劾自杀

回朝后,茹瑺首先因犯不送赵王罪,被遣回家乡。随后他被家人投诉,逮到京师,后被放回。经过长沙时他不拜谒谷王,谷王向皇上提到这事。当时正重藩王之礼,谷王又因打开金川门有功,皇上心里向着他。陈瑛便弹劾茹瑺违背祖制,茹瑺因此被逮入锦衣卫监狱。

茹瑺悲愤交加,知道罪不可免,叫儿子茹铨在市场上买来毒药,吃下去而死。当时是永乐七年(1409)上。法司弹劾茹铨毒害他的父亲,请以谋杀父母之律给他定罪。后来因为茹铨实是承父亲之命,便减去死罪,将他和兄弟家属共二十七人贬到广西河池戍守。仁宗即位后,他们被放回。宣宗发回他们被没收的田地房舍。至此,冤狱方得平反昭雪。

在《明史·茹瑺传》中记载:“瑺居官谨慎,谦和有容。其卒也,人皆惜之。”

功过是非

茹瑺为官三十三年,辅佐朝政,宵衣旰食,勤于职守,慎于言行。深得太祖、成祖信赖。

太祖每称瑺公为贤人君子。并颁“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铁券丹书,蠲免其田塘园林赋税。赐“绳愆纠缪”图章一枚。下旨在衡山城南门外建贡元坊一座。

成祖更是恩渥有加,登基后的一个半月内,连颁两道诰敕,封瑺公子茹鉴为中奉大夫,将秦王次女长安郡主许配茹鉴为妻。赐“贤人君子”图章一枚。永乐元年,封瑺公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特进荣禄大夫。于衡山开云楼下敕建宫保牌坊一座。成祖朱棣除赞誉瑺公“威仪山立,气宇渊深。品物咸熙,令闻昭著于四方”外,还特赐御诗一首。诗中称道:“古今多出忠良士,罕有茹公立大勋。”

轶事典故

公元1374年盛夏,一夜,明太祖批阅完各路塘报奏折,夜宿正阳宫。躺在龙床上,一合眼,只见香风阵阵,清音声声,灯光下,一青年书生,伟貌修髯,俯伏在床前阶下。朱元璋一惊,问道:“卿是何人?” 书生抬头翘首,面对皇帝:“臣南岳神也,来辅佐陛下。”

次日,明太祖驾巡国子监听讲,见人群中一青年相貌酷似昨夜梦中神仙,非常奇怪,遂命见驾。询问他的籍贯,这个青年正是茹瑺。茹瑺拜俯在御驾前,回答:“臣南岳衡山人也。”朱元璋大喜过望,这就是梦中青年啊,真是天赐良臣。于是即授瑺公承敕郎,后升迁为通政司。茹瑺生前,有关系南岳神降生的传说就已在湘衡间流传,贩夫走卒,僧人老妪,皆有口碑。

标签: 靖难之役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房胜为富昌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房胜,明朝,朱棣,明成祖,靖难之役

    房胜,景陵人。初从陈友谅。来归,累功至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起北平,胜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封富昌伯,禄千石,世指挥使。永乐四年卒。房胜:富昌伯,孙:房陵,锦衣卫指挥佥事,锦衣卫指挥同知,锦衣卫指挥使,子:房通达,指挥使,孙:房阮旭嗣官,为会州卫指挥同知,举城降燕。从徇滦河,功多。力战真定。

  • 亚历山大二世有哪些社会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社会领域,亚历山大二世加大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19世纪60年代初,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法令,如1860年的《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1863年的《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1864年的《初等国民教育章程》和《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这一系列法案带有明显的进步性和民主性。自186

  • 颜真卿的后人颜伯玮为何不归顺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山河月明

    燕王朱棣反叛朝廷,打着“靖难”旗号相号召,希望天下群起响应,但是许多人并不买账,因为你朱棣虽说是朱元璋的儿子,但是这天下还是建文帝的。建文帝才是正统,才是明王朝的象征。所以,天下人心还是向着建文帝的,在此讲述一下颜真卿后人据守一个小县城,却坚决反对燕王叛军招降的事儿。当时光的长河流淌到建文四年(公元

  • 朱棣为什么封孙岩为应城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孙岩,靖难之役,明成祖

    孙岩(1339年-1418年),凤阳(今安徽凤阳县)人,明朝武将。早年跟随朱元璋,后跟随朱棣。最终因私杀人,夺爵安置交阯。永乐十六年去世,赠侯爵,谥威武。孙岩(1339年-1418年),凤阳(今安徽凤阳县)人,明朝武将。孙岩早年跟从朱元璋渡江,官至燕山中护卫千户,后致仕。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难,通州

  •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哪些司法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由司法大臣德米特里·扎米亚特宁及其助手谢尔盖·扎鲁德尼等人的推动下,俄国的司法于1864年11月进行了改革。新的司法条例是根据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原则制定的。根据新的司法条例规定,开始在全俄推行陪审团制度;法院开庭必须公开进行;开庭审理结果必须在报纸上公布;诉讼当事人双方均可聘请律师,在法庭上为自己辩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徐理为武康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难之役,朱棣,徐理,明成祖

    徐理,河南西平人,明朝将领,靖难之役有功,武康伯。洪武年间,徐理担任永清中护卫指挥佥事,改营州卫。靖难之役时,投降燕军,并任右军副将,每战争先,屡立战功。朱棣袭击沧州的时候,徐理与陈旭在直沽造浮桥,以援助燕军。之后累任都指挥佥事。永乐年间,封武康伯,守卫北平。永乐六年(1408)去世。

  • 朱棣为什么封谭忠为新宁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谭忠

    谭忠,崇安侯谭渊子,清流人,从入京师有功。又以渊故封新宁伯,禄千石。永乐二十一年,将右哨从征沙漠。宣德元年从征乐安。三年坐征交阯失律,下狱论死,已得释,卒。子璟乞嗣。吏部言忠罪死,不当袭。帝曰:“券有免死文,其予嗣。”

  • 梅殷在靖难之役有什么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难之役

    梅殷(1360年—1405年),字伯殷,归德下邑(今商丘夏邑)人,明朝初年外戚、将领,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明太祖朱元璋之婿。洪武十一年(1378年),娶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任驸马都尉,加封荣国公。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奉命镇守淮安。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溺水而死。早年经历洪武十一年(13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徐祥为兴安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靖难之役,明朝

    徐祥(1332年-1404年),大冶(今属湖北)人,明朝将领。元朝末年跟从陈友谅,后在江州归顺朱元璋。靖难之役有功,封兴安伯。元朝末年跟随陈友谅,后在江州归顺朱元璋,积功至至燕山右护卫副千户。建文元年(1398),随朱棣起兵,累任至都指挥使。明成祖即位,论功封兴安伯,食禄一千石,为十四位因靖难之役封

  • 谢贵在靖难时期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难之役

    谢贵(1335-1399),字青萍,浙江省湖州市乌程(吴兴区)织里镇谢溇人,为东晋谢安四十世孙,即谢琰、谢峻、谢弘微、谢庄、谢瀹、谢览一脉相传的裔孙。谢贵在元末随朱元璋起义,因军功授河南卫指挥佥事,加广威将军。明太祖朱元璋时因军功授正三品河南卫指挥佥事,加广威将军,守滁州。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