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为什么要杀建宁王李倓

唐肃宗为什么要杀建宁王李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68 更新时间:2023/12/11 17:28:20

随着兄长们相继被废杀,李亨“幸运”地登上了太子之位。虽然他循规蹈矩、尽量不犯错,但父皇却仍对他不放心,甚至专门扶植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作为他的政敌,想方设法地派人敲打他、侮辱他,让他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

虽然安史之乱对于唐朝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李亨来说,却是一个救命稻草。他利用唐玄宗逃亡西蜀的机会,在灵武登上皇位,是为唐肃宗,从此成为大唐帝国新的主宰,也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核心力量。在平叛战斗中,唐肃宗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异军突起,立下了很多功劳。

据史书记载,李倓年少英武、善骑射,不仅饱读诗书,而且足智多谋。安史之乱时,李倓看清了形势,建议唐肃宗立即聚集军队、联络地方将领,为他登上皇位赚取政治资本。如果没有李倓的建议,李亨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将皇位从唐玄宗手中夺过来。后来,李倓亲自统领卫队,打仗常带领数百骑兵冲锋在前,所向无敌,并多次击溃安史叛军。在许多人看来,李倓简直是秦王李世民再世,毕竟两人都是少年英雄、英明果决,而且都射得一手好箭。

看着建宁王李倓不断立功,唐肃宗既欣慰又忧虑。自己儿子英明神勇,自然值得骄傲,但可惜的是他并不是太子,真正的太子是他的嫡长子——广宁王李豫。从宗法的角度看,李豫要比李倓更正统。他的父亲唐玄宗曾亲口说过,李豫就是你和我继承人。但从才能的角度看,李倓又远胜于李豫。李豫和李倓的关系,就像是曾经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样,玄武门的阴影开始在唐肃宗眼里浮现。在他看来,如今天下大乱,容不得再次出现玄武门之变,否则大唐帝国或许就真的完蛋了。

为了调和李豫与李倓,唐肃宗听从谋士李泌的建议,将李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多多积攒功劳,好不被他的弟弟比下去。即便如此,唐肃宗对李倓还是很不放心,而这一点也被许多投机小人看在了眼里,也最终造成了李倓这个“李世民第二”的悲剧。

唐肃宗身边有两个亲信——妃子张良娣与宦官李辅国,两人与李倓关系很不和睦。在李倓看来,张良娣和李辅国经常干贪赃枉法之事,因此他经常和李泌谋划,想将两个害群之马搞掉。然而没想到的是,张良娣和李辅国却狼狈为奸,准备先下手为强。他们联合起来向唐肃宗进谗言,说李倓没有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整天怏怏不乐。两个小人的谗言很奏效,一直怀疑、恐惧李倓的唐肃宗很快中计,他立即颁下旨意,将李倓赐死了。

李倓死后,唐肃宗整天生活在自责与后悔之中,清醒过来的他明白,自己的三儿子是无辜的。而太子李豫更是悲痛欲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弟弟根本不想和自己争皇位,而且还非常尊重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弟弟。他一说起李倓,便呜咽哭泣不止。其后,李豫和李泌屡次向唐肃宗进谏,要求为李倓平反。

后来唐肃宗在李泌的劝说下,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一边哭泣一边说:“事已如此,已经无法补救了!”

虽然李倓死了,但是唐朝并没有摆脱兄弟相残的诅咒。张良娣因与太子不和,打算拥立唐肃宗次子越王李係为帝。太子李俶与李辅国合作,当着病重的唐肃宗的面,杀死张良娣与李係,唐肃宗惊惧而死。就这样,李豫终于为自己的弟弟报了仇。

李豫继位后,首先将李倓追封为齐王。后来,他嫌自己弟弟封号不够高,决定追封他为承天皇帝。哥哥追封弟弟为皇帝,真是亘古未有之事。其后,李豫亲自为李倓发丧,将他葬在了顺陵。送葬队伍走到了城门,灵车怎么也走不动,唐代宗李豫对李泌说:我兄弟是不是有什么放不下的事?你去祭奠一下,让我兄弟知道我心里是懂他的。

李泌开了一个大型追悼会,撰文写了两首挽联以悼念李倓,并于会上阐述了李倓的过往经历与志向,认定李倓是有功于国家的大功臣。如此一番后,灵车才能继续往前走,看见的人都为此落泪。

标签: 唐肃宗李亨李倓

更多文章

  • 郜国公主为什么会被唐德宗废黜公主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肃宗,李亨,唐朝公主,公主

    郜国公主,唐肃宗李亨之女,生母不详。初封为延光郡主,下嫁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生一子裴液。天宝十五载(756年),裴徽死于马嵬坡之变。后进封为延光公主,改嫁新昌公主的儿子萧升,生四子(萧位萧佩萧儒萧偲)一女萧妃。郜国公主和裴徽所生的儿子裴液迎娶唐代宗李豫的女儿晋阳公主,她和萧升所生的女儿萧妃则是唐顺宗

  • 《恰似故人归》宁悉语跟纪云禾说的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恰似故人归

    《恰似故人归》宁悉语在纪云禾梦中出现,她就是仙师喜欢的人本尊,她告诉纪云禾当年的真相,说宁若初是被仙师杀掉的,要让纪云禾告诉青羽鸾鸟,纪云禾没有弄清楚当年真相,不敢贸然告诉青羽鸾鸟,那么宁悉语说的都是真的吗?宁悉语是好是坏?宁悉语是好人,她心怀天下,热爱这人世间,死后化为风灵留存在世间,看着人世间发

  • 唐肃宗李亨第六女纪国公主李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肃宗,李亨,李淑,唐朝公主,公主

    李淑(733年~807年),字上玄,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肃宗李亨第六女。初封宜宁公主。乾元二年(759年),出嫁检校左散骑常侍郑沛。贞元元年(785年),以皇姑身份,晋封纪国大长公主。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人物生平肃宗时期,封为宜宁公主。贞元元年(7

  • 和政公主为什么会被列入《二十四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公主,公主,李亨,唐肃宗

    和政公主(729—764年),嬴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唐代宗李豫同母妹,母为章敬皇后吴氏。一岁丧母,以敏惠纯孝著称。天宝九年,册封和政县主,出嫁太子冼马柳潭。孝敬婆母,名列《二十四悌》。唐肃宗即位,册封和政公主。广德二年(764年),去世,时

  • 唐肃宗李亨十三子李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亨,唐肃宗

    李侗,唐肃宗李亨十三子,母张皇后,封定王。人物生平至德二载十二月,与彭、兖、泾、郓、襄、杞、召、兴、越九王同封。宝应初薨。

  • 唐肃宗的第十四个儿子李僖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亨,唐肃宗

    李僖,唐肃宗的第十四个儿子,唐代宗的最小的弟弟。后宫所生。初封淮阳王,后追赠宋王。在新旧《唐书》中,其他十三个皇子都有简略的传记,唯李僖仅列名而无传,这也许是十三个皇子都曾受封为王,而李僖出了家的缘故。《新昌县志》记载:僖禅师,肃宗第十四子。从南阳慧忠国师出家。后居逍遥山,赐田甚广,为建资福禅寺。真

  • 唐肃宗李亨十二子李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肃宗,李亨

    恭懿太子李佋,唐肃宗李亨十二子,母张皇后。至德二载始封兴王,与杞(李倕)、召(李傀)、襄(李僙)、定(李侗)四王同封。上元元年薨。佋生,后方专爱,帝最怜之。后数撼储嫡,欲以佋嗣,会薨,计塞。是夕,帝及后梦佋辞决流涕去,帝鲠怅,故册赠皇太子。

  • 唐肃宗李亨之子李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肃宗

    李侹,泾王,唐肃宗李亨第七子。人物经历天宝中,封东阳郡王,授光禄卿同正员。至德二载十二月,进封泾王。乾元三年,领陇右节度大使。兴元元年薨。

  • 唐召王李偲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亨,召王,唐肃宗

    召王李偲(747—806年),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代宗李豫第三子,唐德宗李适异母弟,母为崔贵妃。唐代宗即位,册封召王。召王李偲,代宗嫡长子,肃宗“养孙为子”。至德二年(758年)十二月封召王,逝世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但此说法存疑,李偲在《新唐书》中出现了

  • 庞统一生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成就为何他能与诸葛亮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谋士众多,并且受到刘备、孙权、曹操等诸侯的重视。其中,就庞统和孔明来说,这两个人经常被人们一起提及。其中,“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一说法就流传千古和家喻户晓。不过,相对于诸葛亮,庞统一生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成就。在攻打巴蜀之地的过程中,庞统不幸英年早逝了。那么,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