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

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63 更新时间:2023/12/6 13:47:55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下面一起来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有多好。

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

白居易与元稹是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结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两人之间经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

一次,元稹出使到东川,白居易与好友建同游慈恩寺,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当日到梁州。”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而此时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此诗的前两句描写梦中之境,情调欢乐、兴致浓烈;后两句描写梦醒之后的情景,笔锋转折、怅然若失。此诗语意简洁,主要特点是布置得法,情味调度,以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衬托出两人的深厚情谊。

元稹任监察御史期间,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出使梓潼勘察案件,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于同月二十一日与弟白行简及知友李杓直等游慈恩寺后至李家饮洒。席间,白居易忽停杯道:“微之(元稹字)当已至梁州了。”随即题诗《同李十一(即李卓直)醉忆元九》于壁上:“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计算得很准确,那天元稹刚好就到了梁州,而且在睡梦中还梦见与白居易、李杓直和白行简三个人一起到曲江及慈恩寺游玩,醒后作诗《梁州梦》。

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元稹贬谪荆蛮。随即白居易也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然通州、江州天远地隔,可两人来往赠答,计所做诗,有自三十韵、五十韵直至百韵者。江南人士,驿舍道途讽诵,一直流传至宫中,里巷之人互相传诵,致使市上纸贵。由诗中可知其流离放逐之心境,无不凄惋。

他们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如白居易所说的那样,两人终其一生都是友情极其深厚的“文友诗敌”。白居易有诗写道:“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处,两叶浮萍大海中。”“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标签: 元稹

更多文章

  • 宋太祖的方略:不让公主穿华丽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太祖,衣服,不让,公主,太祖,方略,华丽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

  • 北宋寇准因妒忌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面前,坏话,妒忌,同僚,北宋,寇准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特别有一种大度能容的“宰相风度”,他总是对己严,待人宽,时时把别人放在内心最重的位置,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在历史上,王旦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为官的标杆,更展现了一种为人的境界。王旦当上了宰相,亲朋好友都很高兴,都觉得沾光的机会来了,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

  • 包拯曾判糊涂案:被小吏联手蒙骗至判罚失当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小吏,蒙骗,判罚,失当,糊涂,包拯曾,联手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一向被认为是科技著作,实则其里面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高科技”之外,还有很多人文记载,譬如我们鼎鼎有名的包拯包大人,也有幸入了大科学家沈括的法眼。说的是一个平民,犯了法,将要被处以杖打脊背的“杖脊”重刑。恰好又是开封府尹包拯审理此

  • 越王勾践复国 范蠡为何不共享荣华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共享,范蠡,越王,勾践,复国,何不,荣华富贵

    勾践早年德行不佳白居易诗说“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国语》、《吴越春秋》为佐证,比如《国语.越语》中勾践回忆自己的早年是:“先人就世,不穀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吴越春秋

  • 乾隆年一古玩失窃案引出冤魂附体命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冤魂,失窃案,引出,乾隆,命案,古玩,附体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头,正如每部戏剧都有一个缓缓拉开的序幕,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也不例外,这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的缘起,就是父亲的冤魂向哈姆雷特讲述自己被害的经过……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哈姆雷特搭上了自己乃至爱人的性命,才杀死了罪恶的叔父。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冤魂另有

  • 关羽公布吕蒙一封信败前仅剩几亲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仅剩,吕蒙,败前,公布,一封信,关羽,亲兵

    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最终成三足鼎立之势。曹操、孙权、刘备是那一时期的雄王名主。曹操任过京官,信息灵且见多识广,下手也快,挟天子而号令天下,尽占天时;孙权继承父兄所创之基业,依凭长江天险,虎踞江东,尽占地利。相比较而言,来自社会底层,织过草席、摆过地摊的刘备,比起曹操、孙权的境况要差得多,但刘

  • 明朝王守仁:明朝第一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守仁,明朝,牛人,王守仁,第一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王守仁故

  • 朱镕基看话剧《商鞅》为何会凄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镕基,凄然泪下,为何,话剧,商鞅

    1996年岁末,朱镕基副总理在北京看话剧《商鞅》。据报纸上面的消息,他为剧情所动,凄然泪下。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潮流,终为顽固派羁绊,车裂而死。此事虽已过去2000多年,然而以古衡今,焉能不令人慨叹。朱镕基目前是中国经济大局的实际主持者。此人给予外界的最突出的印象,乃是“铁面无情&

  • 戴笠死亡之谜,究竟是意外还是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死亡,竟是,意外,还是,之谜,谋杀,戴笠

    戴笠,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落实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他原名戴雨农,1897年出生于浙江江山县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戴笠来到上海,与杜月笙成了结拜兄弟,结识了蒋介石。

  • 元朝蒙古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小小的,为何,越南,大军,蒙古,元朝,征服,三次

    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的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上一个世纪还默默无名的游牧民族,竟能快速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蒙古彪悍的骑兵像狼群般狂飙过漠北草原与中原大地,终于来到了遥远的南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小的安南,蒙古大军却接连三次沉沙折戟……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