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王守仁:明朝第一牛人

明朝王守仁:明朝第一牛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63 更新时间:2023/12/6 16:09:04

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王守仁故居(20张)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变。山民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地方官员无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举荐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抚江西,镇压民变。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守仁抵达江西莅任。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军政大权,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就是在这烽火连天的两年里,他掌握了一样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政治主张:

1.明赏罚: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

2.量情法:强调执法要“情法交申”,区别对待他反对“贪功妄杀,玉石不分”。

3.重纲纪:求重视“纲纪”,整肃执法之吏,杜绝“法外之诛”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

广泛影响

参见阳明学

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王阳明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由于明末的朱舜水远渡日本,把阳明学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水户市,还存有朱舜水的雕像。

阳明学在日本,直接成为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传统思想抵制全盘西化的基础,所以现在的日本,传统保留得比中国好很多。

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平定江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变。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地方官员无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举荐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抚江西,镇压民变。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守仁抵达江西莅任。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军政大权,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

擒获宁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王守仁将去福建剿匪时(无大量军队),所率部队行军刚到丰城,宁王朱宸濠突然举兵叛乱。因此王守仁积极备战,调配军粮,修治器械,然后发出讨贼檄文,公布宁王的罪状,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当时,王守仁最为担心者,就是宁王朱宸濠挥师东下,占领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宁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同时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灭了。王守仁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扰乱宁王的视线,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各路大军已经组成合围态势。同时使用反间计,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犹豫观望、不知所措,没敢发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使宁王欲攻南京,已无可能。

七月,宁王率六万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守仁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主要为各地民兵与农民),对外号称三十万。有人指出应该急救安庆,王守仁说:“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敌军占领,如果我们越过南昌跨江救援安庆,就会腹背受敌。现在南昌空虚,我军锐气正盛,可以一举攻破。敌军听说南昌失守,定会回师来救,这时我们在鄱阳湖迎击他,肯定能取得胜利。”

标签: 守仁明朝牛人王守仁第一

更多文章

  • 朱镕基看话剧《商鞅》为何会凄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镕基,凄然泪下,为何,话剧,商鞅

    1996年岁末,朱镕基副总理在北京看话剧《商鞅》。据报纸上面的消息,他为剧情所动,凄然泪下。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潮流,终为顽固派羁绊,车裂而死。此事虽已过去2000多年,然而以古衡今,焉能不令人慨叹。朱镕基目前是中国经济大局的实际主持者。此人给予外界的最突出的印象,乃是“铁面无情&

  • 戴笠死亡之谜,究竟是意外还是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死亡,竟是,意外,还是,之谜,谋杀,戴笠

    戴笠,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落实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他原名戴雨农,1897年出生于浙江江山县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戴笠来到上海,与杜月笙成了结拜兄弟,结识了蒋介石。

  • 元朝蒙古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小小的,为何,越南,大军,蒙古,元朝,征服,三次

    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的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上一个世纪还默默无名的游牧民族,竟能快速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蒙古彪悍的骑兵像狼群般狂飙过漠北草原与中原大地,终于来到了遥远的南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小的安南,蒙古大军却接连三次沉沙折戟……125

  • “清末状元”张謇一句什么话让慈禧失声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失声痛哭,清末状元,什么,一句,张謇,慈禧

    清代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使当现行体制遭遇不测、命悬一线时,他仍旧会为其效命奔波,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旧体制的“愚

  • 诸葛亮害怕言行被记载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记载,史官,蜀汉,政权,不设,害怕,诸葛亮,言行

    中国历史千百年来,诸葛亮的身份在不同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形象:帝王说他是个忠臣;大臣说他是个贤相;学士看他是个智慧的精灵;百姓看他是神机妙算的神。当然他可不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火暴,那句经典评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经过大家集体公认的,而诸葛亮这个修身、齐家、治

  •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马屁精 并非是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并非,屁精,中国,最牛,马屁精,历史上

    近几年市面上流行一部书,叫做《厚黑学》,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建官场上的这门最大的学问,就是“马屁学”。如果研究好了“马屁学”,而

  • 细数中共军史上最杰出的三位百战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杰出,共军,三位,百战,细数,史上,将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彭德怀、徐向前和粟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在群星璀璨中闪烁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在 我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史(红军战史、解放战争史)和对外战争史(抗日战争史、抗美援朝战史)上,曾叱咤风云,惟我独尊!我们依史而论,把他们称为中国人

  • 宋朝名妓李师师失踪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徽宗

    李师师(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歌妓,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人,在野史中与宋徽宗关系密切。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

  • 一生痴情 于凤至对少帅张学良半世纪的等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痴情,于凤,一生,少帅,等待,张学良,半世纪

    于凤至是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一生坎坷、为张学良付出所有,最终落得张学良与其离婚的下场,至死也未与张学良见上一面。如此至情至性的女子怎能不令人感慨。在张家大院的小一辈女人中,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最受张作霖重视。这不仅仅是由于儿媳妇的品貌出众,还因为他十分珍视同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的旧谊。20世纪初,当

  • 宋徽宗与李师师在矾楼相会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樊楼,宋徽宗,李师师

    矾楼作为东京城最知名的一座高档建筑,有点儿传说全在情理之中。其中就由宋徽宗与李师师相会的传说故事。宋徽宗与李师师在矾楼饮宴弹琴的风流韵事,不管是否真实,至少说明矾楼不仅是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潇洒去处,皇上也不时地光顾而来。宋徽宗与李师师在矾楼相会的故事相传矾楼为北宋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风流皇帝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