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笼络人心的方法

刘邦笼络人心的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6:24

布衣将相是汉朝建立初期所呈现的景象,满朝文武大臣很多都是平民出身,包括汉高祖刘邦都是亭长出身。刘邦的亭长在当时也算不上是显贵家族,与平民也没有什么两样,那么一介布衣刘邦是如何笼络人心,击败诸侯贵族,从而夺得天下的?

第一,刘邦知人善用。第二,刘邦从不吝啬赏赐。

没错,开创时代的豪杰必须要会笼络人心。不管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有多厉害,他也无法单枪匹马的建功立业。古今成大事者,哪个不是以集团为单位?作为集团的领袖人物,不需要你战场上有多能打,也不需要你脑袋绝顶聪明,但你必须要会收买人心。

刘邦出身市井,很多人都将刘邦称为“无赖皇帝”。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赖确实很惹人烦。但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无赖”往往更容易建功立业。刘邦是个“无赖”,但他绝不是一个心无大志的无赖。

刘邦从小就崇拜的偶像是信陵君魏无忌,他渴望成为像魏无忌那样的人,手下招揽上千的门客,然后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后来魏无忌死了,有个叫张耳的人曾当过魏无忌的门客,于是刘邦就投奔到张耳的手下。

不管是刘邦的偶像信陵君还是张耳,两个人都是笼络人心的好手,刘邦自然也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

后来事实证明,刘邦确实聚集了很多能人。在当时的乱世,群雄将起,但凡是自诩有能耐的都想建功立业。但成王败寇,当王就要承担风险,于是很多人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当谋士,当将军。而刘邦从来不怕承担风险,风险越大,回报就越大。

比起刘邦的死对头项羽,天下能士更愿意加入刘邦麾下。刘邦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甚至还说过“三个吾不如”。

刘邦懂得放权,能够排除亲近之人的干扰,大胆采用陈平的计谋。同时刘邦从来不吝啬赏赐,凡事立功的,就会有相应的奖励。

除了帐下人才辈出,出身平民的刘邦对黎民百姓十分的了解,经历了秦国多年的暴政,天下百姓需要一个仁慈的君主来统治,于是刘邦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施以仁政,自然刘邦就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的成功并非偶然。

标签:

更多文章

  •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项羽

    中国历史上的《鸿门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也标志着楚汉争霸的开始,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是一个鬼门关。对于项羽来说,如果成功了,消灭了他一统天下的一个很大的障碍。那么有人不明白了,范增设计了这么好一个计划,为什么项羽不珍惜,为什么项羽不杀了刘邦,这样也不会导致了项羽有乌江自刎的结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 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妃嫔,李世民,唐太宗,唐朝

    燕德妃(609~671年),本姓慕容,燕氏,涿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鲜卑族。唐太宗李世民妃嫔,隋朝洛川郡公燕荣孙女,武则天姨表姐。武德四年,嫁给秦王李世民,册封贵人。贞观元年,册封贤妃,深得宠爱,生下越王李贞、江王李嚣。贞观十八年,册封德妃,位次于韦贵妃。唐高宗即位,册封越国太妃;乾封元年,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李嚣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进封江王,翌年去世,谥号殇。李嚣,祖籍陇西成纪,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号殇。李嚣无后嗣,死后封国江国被废除。史籍记载江殇王嚣

  • 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李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恽,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母为王氏。 贞观五年(631年),册封郯王。贞观八年(634年),出任洺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蒋王,出任安州都督,多造器用服玩,虚耗民力。 唐高宗即位后,历任梁州、遂州、相州、箕州刺史。上元元年,遭到箕州录事

  • 朱瞻基斗蛐蛐为什么会遭到众多大臣的批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很多对明朝历史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那时曾经出现了一位皇帝名字叫做朱瞻基,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比较喜欢斗蛐蛐。因为这件事情还曾经遭受到了过很多大臣的批评,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在皇帝基层位置之后,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父亲和祖父的理想,他重用了一些比较有才能的大臣,对于国家的治理也制定

  •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李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楚王,李世民,唐太宗,唐朝

    李宽(619年一?),唐楚王,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唐高宗李治二哥。武德三年(620年)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承继香火,加封凉州总管、司徒。早薨,贞观初年追封为楚王。李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为后宫生宽。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将李宽过继给了唐太宗的五弟李智云为嗣,并加封凉州

  • 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李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李祐

    李祐,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出生背景李祐的外祖父阴世师

  • 朱瞻基是怎么躲过朱高煦的埋伏顺利进京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成祖朱棣薨世后,历经千辛万苦的有点残疾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身体有点残疾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宽厚仁慈的好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皇帝,命却很短,洪熙元年五月,仅仅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就跨鹤西去了。朱高炽已死,皇帝的位置又空了,这个位置一定不能空得很久,很多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杨婕妤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太宗,妃嫔,李世民

    杨婕妤,杨恭道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婕妤。尚无确实文献资料或者出土文物佐证杨婕妤与杨贵妃(即赵王李福生母)为一人,亦未在昭陵发现其墓葬。杨婕妤,是唐太宗的婕妤。隋朝观王杨雄的孙女,魏王府咨议参军杨恭道的第三女。婕妤为唐内宫第三等级的妃嫔,正三品,次于嫔,高于美人。现有其册封诏书,收于全唐文,从诏书中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韦昭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太宗,韦昭容,妃嫔,唐朝

    韦尼子,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李世民嫔妃,隋朝尚衣奉御、舒国公韦匡伯之女。韦氏,名尼子,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生于公元607年。曾祖父为韦孝宽,祖父为韦总。父亲韦匡伯,为隋尚衣奉御、舒国公。所以韦尼子与韦贵妃乃是堂姐妹。墓志言韦氏于武德四年“以良家受选”,当是秦王克东都后随其堂姐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