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打击青楼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打击青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3/12/12 17:15:44

我们都知道,在以前,青楼这个地方是合法的,只要你有钱,就能区里面玩上一玩,但是有一个朝代,却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扫黄行动,虽然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也算是史上第一次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个扫黄的人是谁呢?

据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倡导扫黄的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明仁宗的长子,是一个能能武的明君。他意识到社会上娼妓业的发达,慢慢让统治者终于感觉到其对社会制度的腐蚀。就下令开始扫黄,打击娼妓行业。

说起这扫黄,还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话说,朱元璋在金陵建都之后,就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这些妓院遍布南京各通衢闹市,其名曰: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翠柳、南市、北市,内设官妓,供官僚士大夫猜拳行令、点歌赏舞。

妓院如此繁盛,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当时的文人名士,富商大贾,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

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暗娼(私娼),纯以色相诱人,过的全是皮肉生涯,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如今所谓“小姐”者,亦复如是。

许多达官显贵不问朝政国事,沉溺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一些名流贤达狎妓冶游、寻欢作乐,让秦淮河的胭脂气浓得几乎化不开来。风度翩翩的志士才子与风情万种的歌伎名媛,演绎了不少刻骨铭心的风流韵事,也发生过令人感伤的世间悲剧。

难怪有人说明朝“忠臣不如叛臣多,名将不如名妓多”。士大夫的沉沦和喜好,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妓院繁盛。明代中后期,花榜也流行开来。

花榜兴起于朝,到了元代和明初已不多见,但明代中期以后,花榜又再次盛行起来。所谓“花榜”,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品评妓女的形体容貌和风情才艺。这和现在的选美有相似之处。

后来,还出现了研究、评价妓女的《嫖经》,成为当时的狎妓指南。由此看来,明朝人开青楼则是一种主流文化了。到了明朝中叶娼妓越来越盛,妓女满布天下,大都会有数以千计之多,就是穷乡僻壤,也不乏其人。

娼妓业的发达,慢慢让统治者终于感觉到其对社会制度的腐蚀。这个皇帝就是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

朱瞻基称帝时,国家政纲松弛,官员日益腐败淫逸,终日纸醉金迷,纵情享乐。为了挽救逐渐衰败的国家,公元1429年,朱瞻基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

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携妓宿娼。但对民间娼妓业却没有什么限制。

当时朱瞻基的扫黄主旨,是为了巩固帝业不被颠覆,官吏不嫖娼,使所谓“父母官”的形象更为正面。因此,此次扫黄只对官员们起了一点威慑作用而已,却没有真正禁止娼妓业。

让朱瞻基没有料到的是,针对他的扫黄运动,官吏们也想好了对策,他们根据官职大小,开始娶妻纳妾,以解决性的需求问题。这样,明宣宗的扫黄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标签:

更多文章

  • 郑板桥巧骂盐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画画得怪,说话办事有时也怪,让一些歹人恶人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郑板桥在扬州东关,见一位妇女哭泣,一问,原来因欠了盐商的钱,盐商竟把她家的祖传大龙缸抬走了。郑板桥安慰了妇人几句,便去追抢缸的盐商。在扬州西街,郑板桥追上了那伙人,只见盐商挺着肚子跟着,家人吭哧

  • 卢绾反叛刘邦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卢绾反叛,在刘邦看来最奇葩,最闹心,鼻子差点气歪了,若不是在平定淮南国时受了重伤,他就御驾亲征了,非当面撕了卢绾不可。最重要的是,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伤势火速加重,因此,也可以说是卢绾给日薄西山的刘邦下了一道催命符。那么卢绾为什么要反叛刘邦呢?安安稳稳的做燕国的诸侯王不香么?其实卢绾也很无奈,这个件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女安康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公主,李世民,唐太宗,唐朝公主

    安康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女,生母不详,陪葬昭陵。欧阳修《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中记载:“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除欧阳修《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中记载:“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外,唐会要卷六诸帝公主中记载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与新唐书记载一致,然而卷二十一关于昭陵陪葬人员又记载安康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五女新兴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太宗,唐朝公主,李世民,唐朝,公主

    新兴公主,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五女,生母不详。曾被许嫁和亲西突厥,后又取消和亲。贞观十六年(642年),西突厥薛延陀部落的真珠可汗求婚,唐太宗的大将契苾何力被薛延陀俘虏,唐太宗为了换回契苾何力,同意新兴公主和亲。真珠可汗放回契苾何力后,契苾何力劝阻和亲,

  • 唐太宗第十女临川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公主,唐朝,唐朝公主,李世民

    临川公主(624年~682年),字孟姜,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母为韦贵妃。自幼聪慧,能书善文,专攻大篆和隶书,文才斐然,贞观十五年(641年),封为临川郡公主,出嫁谯郡襄公周道务。唐高宗即位后,进封长公主,赏赐丰厚;奉上《孝德颂》,纪念先皇,得到唐高宗李治褒扬和感谢。永淳元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女晋安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世民,唐朝公主,公主,唐太宗

    晋安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女,生母不详。晋安公主先嫁韦思安,后又嫁给杨仁辂。逝世后陪葬昭陵。旧唐书 列传第十五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陪葬昭陵。新唐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册府元龟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识薛克构为户部郎中。族子绍,城阳公主子也,尚太

  • 扬州八怪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扬州八怪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叫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扬州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扬州八怪,职业而

  • 刘邦不杀雍齿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在汉朝的历史上,雍齿这个人是个幸运的存在,他一生多次的背叛刘邦,但是刘邦却没有杀他。到刘邦伟业功成之后,雍齿先于别的官兵册封。不得不承认,在汉朝历史上,雍齿是一个极为好运的人。一个多次背叛刘邦的人竟然还封候。刘邦为什么不杀雍齿呢?这其中的实情究竟是什么呢?雍齿和刘邦的关系说到雍齿和刘邦的关系,按照秦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丞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事件以后,异姓王已经不再刘邦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威胁,将他们和地

  • 兰陵公主李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唐太宗,唐朝公主,唐朝,兰陵公主,李世民

    李淑(628年~659年),字丽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 研究《易经》擅长书法。贞观十年(636年),封兰陵郡公主,嫁给太穆皇后族孙、兖州都督窦怀悊。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进封长公主。显庆四年(659年),去世,时年三十二,赐予鼓吹,陪葬昭陵。家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