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爱屋及乌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爱屋及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23 更新时间:2024/1/14 9:00:21

太宗对长孙皇后的宠爱同样惠及到了长孙皇后的亲族身上。太宗对长孙无忌的宠遇众所周知,自太宗登基开始便一再加恩,委以腹心,群臣莫及。

《册府元龟◎外戚部●褒宠》:长孙无忌,文德皇后兄也。太宗即位,为吏部尚书。帝以其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出入卧内,密与谋议。又尝作《威凤赋》以赐之。贞观十二年十二月,又幸其第,睦勋戚也。高宗即位,以无忌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既当元舅之任,高宗每事皆谘禀之,赏赐优宠,近古无比。又令图无忌形像,亲为书赞。

长孙皇后父亲早丧,后来由舅舅高士廉抚养,她与李世民的婚事也是由高士廉促成。因此,太宗一生对于高士廉都非常感激,极其敬重。《旧唐书●高士廉传》:时太宗为雍州牧,以士廉是文德皇后之舅,素有才望,甚亲敬之。贞观二十年(646年)高士廉病重,太宗亲临其家探望,并和他述说生平往事,感慨流涕。

《册府元龟·◎帝王部●求旧》:二十一年,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薨。帝闻之流恸,将往哭之。房玄龄顿首谏曰:“陛下久御药石,不可临丧。去岁圣躬不安,康复甫尔,臣等敢以死请。”帝曰:“朕此行也,岂独君臣之礼欤?兼以故旧情深,恩戚义重,一朝长逝,忍而不哭之乎?卿等勿复言也。”乃从数百骑出兴安门。司徒长孙无忌哭於丧侧,闻驾来驰,往奉见。涕泣马前谏曰:“饵石临丧,经方明忌,臣之目见,诚有所徵。陛下含育黎元,须为宗社珍爱。臣亡舅士廉知将不救,尝谓臣曰:‘至尊覆载恩隆,不遗簪履。亡没之后,或致亲临。生存虚荷荣班,无酬圣德。安可以北首夷衾,辄回銮驾,魂而有灵,负谴斯及。’不愿亲临,期於必遂。”其言甚切,帝终不听。无忌中道伏卧,涕泣交流。帝感之,还入宫苑,南望而哭,雨泗沾衣,从官无不屑涕。

《新唐书●高士廉传》:还至并州,有疾,帝即所舍问之。贞观二十一年疾甚,帝幸其第,为流涕,卒年七十一。又欲临吊,房玄龄以帝饵金石,谏不宜近丧。帝曰:“朕有旧故姻戚之重,君臣之分,卿置勿言。”即从数百骑出。长孙无忌伏马前,陈士廉遗言,乞不临丧,帝犹不许,无忌至流涕,乃还入东苑,南向哭。

二十一年(647年)高士廉去世,太宗因着“故旧情深,姻戚义重”,不顾自身病体和大臣劝谏执意要去临丧。后来在陪葬诏中太宗又不忘强调“朕爰在弱龄,早敦姻戚,绸缪眷遇,多历年所”,可见对高士廉的感念。类似“地兼贤戚”,“地兼姻戚”,“椒掖之亲”的词语在下达给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的诏书中比比皆是。当然长孙无忌和高士廉除了长孙皇后的原因之外还有自身的才干,可是其他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以后亲”了。

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祥,他的父亲长孙安世曾经是王世充部署,但因为长孙皇后的缘故,长孙祥得以在唐廷做官,并最终做到刑部尚书。长孙敞因受贿被免官后,太宗却因为他是皇后的亲叔叔,常常赏赐给他大量丝绢,不久不仅重新任命还升他宗正卿。

比起私惠后亲,还有更明显的事,贞观初年,长孙皇后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参与谋反,按律当诛,却因为长孙皇后的求情,太宗免除了他的死罪。唐律谋反本十恶之首,最后不仅活命还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亲兄弟谋反,皇后没有跪着请罪,担心自己被株连,反而以“释憾于兄”这个牵强的理由直接要求太宗网开一面饶恕这位异母兄长,能有如此的自信,可见“恃宠”之言非虚。

长孙皇后临终前之所以要说“妾之本宗,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当一个皇后不去忧虑人走茶凉,反而担心皇帝莫要赏赐太多时,必然是因为皇帝已经对自己的家族太好了。

其实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亲族的好也就是和普天下所有爱妻子的丈夫一样,爱她所爱,亲其所亲,身为帝王在自己力所能及又无伤大雅的范围里给予妻子最好的。

标签: 李世民唐朝唐太宗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生死相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

    唐太宗登基后生过一场重病,缠绵床榻累年,长孙皇后悉心照料,昼夜不离左右。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自少年结发,共同进退十多年,即使武德末年生死攸关之际都互不离弃。因感念丈夫对自己付出的真心实意,长孙皇后将毒药系在腰间,准备“若有不讳,亦不独生”。《续世说●卷八》:长孙皇后侍太宗疾,累月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

  • 年羹尧不向雍正认错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

    雍正三年四月,雍正帝下旨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其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一职。年羹尧在杭州任职期间,时常独自一人坐在城西涌金门发呆,那些途经城西的商贩慑于年羹尧威势,皆远远避开,不敢从涌金门入城。从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开始,他被雍正一贬再贬,却始终不愿向雍正低头认错。不久之后,朝廷内外大臣也开

  • 朱元璋临终前最后一道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古代的圣旨,一直都是为了上达天听,为了传达圣谕,作为帝王的象征,绝对是不能缺少的一个东西,几乎每个皇帝都会下达无数圣旨,那么,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最后一道圣旨到底说了些什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

  • 长孙皇后是怎么奖励忠良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生有不少儿女。太宗对他们都宠爱有加,关爱之心与寻常父亲并无区别。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太宗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太宗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

  • 东汉末年群雄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东汉末年,阎氏、梁氏、何氏等太后皆无邓太后的政治才能与贤淑品德,她们或私欲过重,或优柔寡断,使得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朝政日益衰败。汉灵帝即位后,沉迷于酒色,重用宦官,终于在中平元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黄巾之乱。在讨伐黄巾军过程中,地方豪强崛起,趁机割据一方,于是形成汉末诸侯割据之势。东汉名存实亡,直

  • 刘备一开始的职位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远在19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未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人生中的首份正式工作是做什么的?从成绩上来看,刘备表现的如何呢?虽然刘备一直声称自己是皇室贵胄,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可据史书记载,刘胜的儿子有一百二十多位,其后世子孙繁衍生产,数量多到难以计数,部分冒充是他子孙之人,估计朝廷也

  • 长孙皇后是怎么辅佐唐太宗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长孙皇后对于丈夫的事业一直以来都是全力支持的,作为皇后,她对于内宫治理上的优秀自不必多提。护俾忠良,赞成帝治更是十分出色。长孙皇后对于太宗是十分了解的,她知道丈夫为君不易,虽然李世民在纳谏方面做的已经是非常出色,但总有疏忽不及的地方,况且善始善终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是易事。于是她常常劝说丈夫要始终记得

  • 长孙皇后朝服进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魏征

    长孙皇后虽然不主动出面干涉朝政,但她对于贤良却从来看重。唐太宗是一个性情中人,手下谏臣众多,尽管太宗善于调整心态,听取意见,但难免有被冲撞的时候。盛怒之下,也会出现过失。这个时候,身为妻子的长孙皇后就会发挥她的柔性力量,安抚丈夫,护佑贤良。最著名莫过于“朝服进谏”。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

  • 长孙皇后是怎么抑制外戚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情义深重,对于妻子的家族也十分恩宠。长孙无忌与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是皇后胞兄,还是辅佐元勋,李世民视为心腹,让他自由出入皇宫内室,对他的待遇群臣无人堪比。几度想要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却遭到长孙皇后的反对,她觉得自己身为皇后,家族的贵宠以极,不愿意家族子弟遍布朝廷。于是再三阻挠丈夫授予

  • 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皇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武德二年(619年)末因刘文静事件,高祖已冰封过秦王。只因内外战事不断,唐廷必须仰仗秦王武功,不得不在每次战事吃紧时,一次复一次地启用李世民,而事平之后对战功越发显赫的李世民猜忌更重。武德末期,皇帝猜忌日重,太子齐王日渐紧逼,李世民的处境更加艰难。在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杨文干事件,秦府与太子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