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为什么要寻访张三丰

明成祖为什么要寻访张三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3/12/18 18:20:16

成祖兴修武当暗访建的目的不必细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成祖暗寻建文帝的同时,也在寻访张三丰。那么明成祖为什么要寻访张三丰?

如《明史稿·胡淡神道碑铭》记有“丁亥(即明永乐五年,1407)上(即明成祖)察近侍中惟公(即胡濙)忠实可托,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这里的“异人”即张三丰,而所谓“察人心向背”就是访查老百姓的心是否归向成祖,或是仍向惠帝,其意就是要查究惠帝是不是仍然活着。有相同意思的记载还出现在鏊《震泽纪闻》、陈建《皇明通纪法传录》、郑晓《今言》等历史典籍中。查阅了上述史料之后,我们坦言,明成祖访寻惠帝是事实。但同时,其中所记“以访异人为名”则与事实不尽相符。相比较而言,《明史》的作者对此事的看法就比较客观。《明史·胡淡传》中记有“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就清楚地指出胡濙“访仙人张邋遢”是成祖给他的任务之一,即使其主要任务仍是“隐察建文帝安在”。

不仅如此,成祖访寻张三丰确实是很有诚意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的永乐十年( 1412)二月初十日成祖致张三丰的《御制书》最能表示他渴见及仰慕张三丰的心情。现不妨全文录下:“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谨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夙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永乐十年(1412年)二月初十日。”同年三月初六日,成祖赐虚玄子孙碧云(1417年卒)的诗中也有“……若遇真仙张有道(即张三丰),为言伫候长相思”的诗句。该志书中还记有:“永乐初,太宗文皇帝(即成祖)慕其(指张三丰)至道,致香书,累遣使请之,……”皇帝有如此心意,臣下当仁不让地要不辞劳苦地四处访寻。《明史·胡淡传》中,记载有胡淡从永乐五年(1407)起遍行天下访寻张三丰,历十年之久,至永乐十四年( 1416)才回京复命。

其实,访寻张三丰远不止胡淡这一路人马。早在永乐三年( 1405)成祖就已遣淮安王宗道遍访张三丰于天下名山了。王宗道也是一访便是十年,竞无所遇而还。同时,《汉天师世家》也记载了成祖派正一教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1410卒)访寻张三丰的事:“戊子(即永乐六年,1408)十月,(成祖)手敕俾邀请异仙张三丰。己丑(即永乐七年,1409)再敕访寻张三丰。”如此有恒心地访寻张三丰,不可谓没有诚意了。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成祖在访寻惠帝的同时亦访寻张三丰,而且出自一番诚意。早期访寻张三丰或许也可能有其他特殊的目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自永乐十五年( 1417)后,其目的就比较清楚了,那就是求“仙药”。

永乐十五年( 1417)后,明成祖患病了。据杨士奇《三朝圣谕录》记载:“……[宣德三年( 1428)]六月间,一日早朝罢,召杨荣及臣[杨]士奇至文华门,命光禄赐食既,上(指宣宗)日:‘吾三人商量一事,京师端本澄源之地,祖宗时朝臣无贪者,年来贪浊之风满朝,何也?’对日:‘贪风永乐之末已作,但至今甚耳。’上问:‘永乐何如?’对日:‘十五六年以后,太宗皇帝有疾多不出,扈从之臣放肆无顾藉,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此“有疾多不出”,不妨理解为卧床不起,作为纵横驰骋一世的明太祖来说,能令其“不出”的病想必不会太轻。为了治病,他就经常服用灵济宫仙方。当有人劝他“仙方”不很对症并且有负作用的时候,他还大发脾气。

在《明史·袁忠彻传》就记有这样的事:“忠徼一日人侍,进谏日:‘此痰火虚逆之症,实灵济宫符药所致。’帝(指成祖)怒日:‘仙药不服,服凡药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祖是非常相信这些仙药的。同时,他在永乐十五年( 1417)撰写的《御制灵清官碑》一文中还大力赞扬仙药的功效:“乃者朕躬弗豫,用药百计,罔底于效。神默运精灵,翊卫朕躬。顷刻弗违,随叩随应。屡显明征,施了灵符。天医妙药,使殆而复安,仆而复起,有回生之功,恩惠博矣。”患病而又非常相信仙方的成祖,更坚定了访寻张三丰的决心,与早期的访寻有所不同的是,永乐十五年( 1417)在访寻人员的选派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永乐十四年前,王宗道、胡淡等历十年之久的访寻之后,先后复旨。到了永乐十五年,成祖又派宝鸡医官苏钦等斋香书遍访名山求之。这医官访寻张三丰与成祖患病联系在一起,就让我们自然想到成祖此时访寻张三丰,理应是为了想从张三丰的身上得到一些所谓“仙药”了。

标签: 朱棣明成祖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了防止朱棣造反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明朝的继承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吴王成为皇帝、朱标从世子成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朱标为人宽厚,每当弟弟们犯了错,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总要维护他们。正因如此,朱标在诸位兄弟们之间威望极高,他

  • 郭子兴为什么如此看好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贫民皇帝之最非朱元璋莫属。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发家事迹,可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个小乞丐在他的皇帝路上,确实有过不少贵人相助的,其中最大,也是改变最深的帮助。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土豪军阀郭子兴了。郭子兴不仅赏识朱元璋,把自己手下的士兵给他带,攻打滁州时,还全权交由朱元璋负责。并且后来还

  • 朱棣为什么信任张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成祖

    张武此人是朱棣的侍卫,后被封为侯,最终却还没享福就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张武是明成祖朱棣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小侍卫,而且这名侍卫的命运和有着传奇色彩的朱元璋有着很大的相似处,他一路追随朱棣屡建战功,最终还被封了侯,也算是传奇之路。在朱棣统治期间,明朝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乐盛世

  • 朱棣为什么要逮捕所有的尼姑和道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尼姑

    明朝永乐十八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将山东、北京境内的尼姑、道姑全部逮到京城审讯。两个月后,朱棣又下发诏书,将全国所有的尼姑、道姑全都逮送京城,结果数万人遭到逮捕、审讯。那么,朱棣为何大动干戈,捉拿全国范围内的尼姑、道姑呢?原来这件事和明朝的一场农民起义有关!起义的首领名叫唐赛儿,是山东

  • 朱棣为什么7岁才有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

    元朝统治者建立元朝以后,并不将汉族人当做人看,而是把他们当作奴隶,在这样的压迫下,汉人决心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力,正巧,这时黄河泛滥,有人在黄河中挖到了一个石人,上面写着“石人一只眼,跳动天下黄河反”三个月后,红巾军果然现世,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造反生涯。远在凤阳乞讨的朱元璋此时也看到了元朝的气数已尽,在

  • 朱棣为什么杀纪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

    说起明朝,就不能不提过度发达的厂卫特务组织。早在朱元璋夺得天下前,就建立了最初的锦衣卫组织,以防自己遭敌对的陈友谅派系暗杀。等到新朝正式问鼎江山,这个特殊部门也就被赋予了更多权限和重任。其掌管者无疑要由君王本人的铁杆心腹来担当。后来为明成祖朱棣效犬马之劳的纪纲,就是这类中流砥柱的典型。然而,正所谓伴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侵略土耳其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刚上台,就制定了“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的外交策略,企图控制黑海出海口,蚕食土耳其。她首先利用外交手段,确立反土联盟以孤立土耳其。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普鲁士结盟。1766年,又与英国订立商约,拉拢英国。1768年,俄国与丹麦订约,孤立瑞典。一切准备就绪

  • 叶卡捷琳娜二世教育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教育领域,叶卡捷琳娜二世任用贵族中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教育政策。为了让学生远离原有的社会环境,接受全新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她开办了贵族寄宿学校。其中包括斯莫尔尼女足贵族学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还开办了莫斯科养育院和莫斯科商学院。随后几年里,

  • 朱棣登基后张紞为什么要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明成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远在西南的云贵地区还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元朝梁王虽然失去了和蒙古帝国的联系,但仍不愿向明朝投降。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和沐英为副将,率领30万大军征讨云贵。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一年多,终于平定云贵。在当时,云贵乃蛮夷之地,当地土司难以管理,如何治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带领俄国走向辉煌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不久着手改变俄罗斯帝国现状,提出了新方略,要把俄罗斯帝国建成一个令人生畏的强国。其实,这个时候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是个空壳子了,当欧洲一些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俄罗斯帝国已经把彼得大帝改革带来的红利消耗殆尽了。俄罗斯帝国好不容易从落后的国家跻身于一流国家,很快又沦落为欧洲边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