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了防止朱棣造反都做了哪些准备

朱元璋为了防止朱棣造反都做了哪些准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3/12/21 13:03:42

明朝的继承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吴王成为皇帝、朱标从世子成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朱标为人宽厚,每当弟弟们犯了错,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总要维护他们。正因如此,朱标在诸位兄弟们之间威望极高,他若登基无人不服。

但朱标英年早逝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围绕储位和皇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但聪明一世的朱元璋显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至少没有足够的重视。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但因为朱标长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了朱元璋的皇长孙。在朱元璋看来,即便是朱标能当上皇帝,最后也是要交给朱允炆的。所以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绕过朱棣等二十几个儿子,让孙子接班。

朱允炆的性格跟他的父亲一样,相当地和蔼。史载“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朱棣作为长辈,且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自然是瞧不上这个侄儿的。所以朱元璋一死,他便立马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是为“靖难之役”。能力越大的人往往野心也就越大,对于朱棣的心思,朱元璋是知道的。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谁输了朱元璋都不会开心。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给朱允炆留下了一员猛将,本意是想让他震慑朱棣,让他趁早放弃造反的念头。此人名叫耿炳文,其父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乡伙伴,也是他的元老重臣。耿君用立下过赫赫战功,在与张士诚交战时不幸牺牲,于是朱元璋便让耿炳文接了父亲的班。虎父无犬子,耿君用能打,耿炳文比他更能打。

耿炳文曾以8000人击败张士诚的10万人,坚守重镇长兴十余年。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要封耿炳文为长兴侯并世代沿袭。天下初定之后,耿炳文也先后随徐达、傅友德等名将南征北战,他对大明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在朱元璋的几次大清洗之中,耿炳文被留了下来,成为少数活下来的开国功臣。他能够活下来,自然是肩负着朱元璋的重托——震慑朱棣。

朱允炆也知道爷爷的良苦用心,所以朱棣一起兵,他就派出了耿炳文。此时的耿炳文已经是65岁的老将,朱棣则正是雄姿英发的年纪,在长期与蒙古人的作战之中,朱棣的军事能力也不输耿炳文。开战之后,耿炳文因为轻敌大意而输了一场。但他清楚朱棣不敢打持久战,他便坚守不出,准备打消耗战。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三天,朱棣见占不到便宜便乖乖退军了。

正面刚不赢,朱棣开始对乳臭未干的朱允炆下手,他到处散布耿炳文战败的消息。耿炳文的确没占到便宜,但也不至于像朱棣口中那般不堪,很明显这是一个离间计。但朱允炆偏偏就信了,他觉得耿炳文既然打不赢那就别打了,他改派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担任主帅。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喜出望外,有这个草包在对面,自己已经稳赢了一半。

果然如朱棣所预测的,李景隆虽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却屡战屡败,最后甚至还给朱棣开了城门。朱允炆的失败的确和自己的优柔寡断有直接关系,但“猪队友”李景隆却给他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以至于最后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朱棣登基之后,随便找了个借口把李景隆和耿炳文给杀了,开始享受胜利者的喜悦。如果朱允炆一开始能够毫不动摇地支持耿炳文,这一战的结局会是怎样呢?#朱元璋#朱棣#耿炳文收藏

但朱标英年早逝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围绕储位和皇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但聪明一世的朱元璋显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至少没有足够的重视。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但因为朱标长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了朱元璋的皇长孙。在朱元璋看来,即便是朱标能当上皇帝,最后也是要交给朱允炆的。所以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绕过朱棣等二十几个儿子,让孙子接班。

朱允炆的性格跟他的父亲一样,相当地和蔼。史载“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朱棣作为长辈,且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自然是瞧不上这个侄儿的。所以朱元璋一死,他便立马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是为“靖难之役”。能力越大的人往往野心也就越大,对于朱棣的心思,朱元璋是知道的。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谁输了朱元璋都不会开心。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给朱允炆留下了一员猛将,本意是想让他震慑朱棣,让他趁早放弃造反的念头。此人名叫耿炳文,其父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乡伙伴,也是他的元老重臣。耿君用立下过赫赫战功,在与张士诚交战时不幸牺牲,于是朱元璋便让耿炳文接了父亲的班。虎父无犬子,耿君用能打,耿炳文比他更能打。

耿炳文曾以8000人击败张士诚的10万人,坚守重镇长兴十余年。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要封耿炳文为长兴侯并世代沿袭。天下初定之后,耿炳文也先后随徐达、傅友德等名将南征北战,他对大明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在朱元璋的几次大清洗之中,耿炳文被留了下来,成为少数活下来的开国功臣。他能够活下来,自然是肩负着朱元璋的重托——震慑朱棣。

朱允炆也知道爷爷的良苦用心,所以朱棣一起兵,他就派出了耿炳文。此时的耿炳文已经是65岁的老将,朱棣则正是雄姿英发的年纪,在长期与蒙古人的作战之中,朱棣的军事能力也不输耿炳文。开战之后,耿炳文因为轻敌大意而输了一场。但他清楚朱棣不敢打持久战,他便坚守不出,准备打消耗战。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三天,朱棣见占不到便宜便乖乖退军了。

正面刚不赢,朱棣开始对乳臭未干的朱允炆下手,他到处散布耿炳文战败的消息。耿炳文的确没占到便宜,但也不至于像朱棣口中那般不堪,很明显这是一个离间计。但朱允炆偏偏就信了,他觉得耿炳文既然打不赢那就别打了,他改派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担任主帅。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喜出望外,有这个草包在对面,自己已经稳赢了一半。

果然如朱棣所预测的,李景隆虽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却屡战屡败,最后甚至还给朱棣开了城门。朱允炆的失败的确和自己的优柔寡断有直接关系,但“猪队友”李景隆却给他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以至于最后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朱棣登基之后,随便找了个借口把李景隆和耿炳文给杀了,开始享受胜利者的喜悦。如果朱允炆一开始能够毫不动摇地支持耿炳文,这一战的结局会是怎样呢?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郭子兴为什么如此看好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贫民皇帝之最非朱元璋莫属。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发家事迹,可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个小乞丐在他的皇帝路上,确实有过不少贵人相助的,其中最大,也是改变最深的帮助。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土豪军阀郭子兴了。郭子兴不仅赏识朱元璋,把自己手下的士兵给他带,攻打滁州时,还全权交由朱元璋负责。并且后来还

  • 朱棣为什么信任张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成祖

    张武此人是朱棣的侍卫,后被封为侯,最终却还没享福就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张武是明成祖朱棣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小侍卫,而且这名侍卫的命运和有着传奇色彩的朱元璋有着很大的相似处,他一路追随朱棣屡建战功,最终还被封了侯,也算是传奇之路。在朱棣统治期间,明朝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乐盛世

  • 朱棣为什么要逮捕所有的尼姑和道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尼姑

    明朝永乐十八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将山东、北京境内的尼姑、道姑全部逮到京城审讯。两个月后,朱棣又下发诏书,将全国所有的尼姑、道姑全都逮送京城,结果数万人遭到逮捕、审讯。那么,朱棣为何大动干戈,捉拿全国范围内的尼姑、道姑呢?原来这件事和明朝的一场农民起义有关!起义的首领名叫唐赛儿,是山东

  • 朱棣为什么7岁才有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

    元朝统治者建立元朝以后,并不将汉族人当做人看,而是把他们当作奴隶,在这样的压迫下,汉人决心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力,正巧,这时黄河泛滥,有人在黄河中挖到了一个石人,上面写着“石人一只眼,跳动天下黄河反”三个月后,红巾军果然现世,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造反生涯。远在凤阳乞讨的朱元璋此时也看到了元朝的气数已尽,在

  • 朱棣为什么杀纪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

    说起明朝,就不能不提过度发达的厂卫特务组织。早在朱元璋夺得天下前,就建立了最初的锦衣卫组织,以防自己遭敌对的陈友谅派系暗杀。等到新朝正式问鼎江山,这个特殊部门也就被赋予了更多权限和重任。其掌管者无疑要由君王本人的铁杆心腹来担当。后来为明成祖朱棣效犬马之劳的纪纲,就是这类中流砥柱的典型。然而,正所谓伴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侵略土耳其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刚上台,就制定了“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的外交策略,企图控制黑海出海口,蚕食土耳其。她首先利用外交手段,确立反土联盟以孤立土耳其。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普鲁士结盟。1766年,又与英国订立商约,拉拢英国。1768年,俄国与丹麦订约,孤立瑞典。一切准备就绪

  • 叶卡捷琳娜二世教育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教育领域,叶卡捷琳娜二世任用贵族中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教育政策。为了让学生远离原有的社会环境,接受全新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她开办了贵族寄宿学校。其中包括斯莫尔尼女足贵族学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还开办了莫斯科养育院和莫斯科商学院。随后几年里,

  • 朱棣登基后张紞为什么要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明成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远在西南的云贵地区还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元朝梁王虽然失去了和蒙古帝国的联系,但仍不愿向明朝投降。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和沐英为副将,率领30万大军征讨云贵。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一年多,终于平定云贵。在当时,云贵乃蛮夷之地,当地土司难以管理,如何治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带领俄国走向辉煌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不久着手改变俄罗斯帝国现状,提出了新方略,要把俄罗斯帝国建成一个令人生畏的强国。其实,这个时候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是个空壳子了,当欧洲一些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俄罗斯帝国已经把彼得大帝改革带来的红利消耗殆尽了。俄罗斯帝国好不容易从落后的国家跻身于一流国家,很快又沦落为欧洲边缘国

  • 为什么说李景隆是靖难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靖难之役

    朱棣是历史上,以藩王推翻中央的典型成功事例,但他的成功不是侥幸。其实要真的按双方实力来看,朱棣(藩王)并不是建文帝(中央)的对手,最终之所以能够胜出,除了自身带兵能力强大,手下有一批得力干将之外,还有赖于建文帝这边的“助攻”。建文帝的“智囊团”黄子澄、齐泰等人,与其说是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倒不如说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