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为什么能被为“兵圣”?

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为什么能被为“兵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1/1 22:24:00

“兵圣”孙武的生平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其直接相关的战绩仅仅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两句话,“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从文中的用词“卒以为将”和“孙子与有力焉”不难看出,孙武在上述战役中肯定不是统帅,而仅仅是个参与者,要么是部将要么是谋臣僚属,如此一来,难免给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

笔者以为,虽然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但是凭借《史记》中数百字的描述和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足以让他配得上“兵圣”二字,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两点:

第一,孙武对人性具有极其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够了无痕迹的利用人性的操控来达到目的。

孙武横空出世的第一个场景,同时也是他流传最广的事迹,乃是“吴宫教战”,即用吴王阖闾王宫内的妃嫔、侍女来演练阵型,具体的故事情节笔者相信读者都已经是耳熟能详,不再赘述,把重点放在孙武的表现上。

吴宫教战,表面上看是一次面试,而实际上则是孙武精心策划的一场“战役”:战役地点,吴宫;战役目的,让吴王阖闾心悦诚服;战役双方,孙武和吴王。大家不难看出,吴王既拥有主场作战的优势,且位高权重,有居高临下之势,而阖闾本身更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但是,在孙武轻描淡写的布置之下,一败涂地。

首先,孙武把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与智慧的兵法十三篇献给阖闾,取得先声夺人之势。紧接着,面对阖闾近乎戏耍的验证企图,孙武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从而把阖闾引入自己的套中。然后,孙武在没有引起阖闾警觉的情况之下,让他的两位宠妃担任队长。最后,用杀死阖闾宠妃的方式来震慑阖闾、展露出自身的能力,同时以阖闾的反应来评测对方是否是值得效命的英明之主。

相信以孙武之能,拜见吴王之前肯定早已做足了功课,摸透了其秉性,故而大胆设局,将精明过人的阖闾玩弄于鼓掌之间,可谓牛刀小试!

第二,孙武对战争认识之深刻,无人能及!

漫长的中华文明史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是史,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将,他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风头一时无两,然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打胜仗靠的是经验、直觉+运气。

孙武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在《孙子兵法》中展现出其对战争的残酷性和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关系、乃至战争的范围之广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刻认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等等。

放眼全球,直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问世之前,能够把战略战术诠释得如此深刻全面的,唯有《孙子兵法》。不难想象,假使面对孙武亲自指挥的军队,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吴王阖闾没有让孙武担任统帅,不外乎两个原因:1,阖闾本身雄才大略,完全具备担任统帅的能力,不需要假手他人,这也是位高权重恩宠有加的伍子胥都没有为帅的原因;2,孙武在见吴王之前名不见经传,吴宫教战表现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实战,阖闾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不敢轻易拿国家的命运前途来赌博。

尽管造化弄人,没有足够多的战绩,后人还是心悦诚服地把“兵圣”的桂冠送给孙武,其兵法之妙、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标签: 孙武春秋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吴三桂起兵为何会失败?与其优柔寡断的性格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1662年,清康熙初年,大明旧臣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杀掉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同年吴三桂被满清晋封为平西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到公元1673年,年轻气盛的康熙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这场叛乱在鼎盛时期

  • 窦建德一方占有优势,为何会在虎牢关之战中惨败给李世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虎牢关之战是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也是李世民军事生涯的巅峰,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的滑铁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三年(620)七月,大唐关中后方平定,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为统帅,统领各路大军向关东进军,准备克定中原,统一天下。当时,中原盘踞着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势

  •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雍正,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其即位的问题上,早有传言说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是篡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但是雍正即位后的兢兢业业,努力充实大清国库,整顿康熙遗留下的历史问题,这才有了之后的康乾盛世,可以说雍正居功至伟。

  • 古代女子用什么粉来涂脸?秦汉面妆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野史秘闻

    妆粉1.米粉在周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以粉敷面了,当时用的粉,多半是用米粉制成的。秦汉时的妆粉除了米粉之外,还发明了铅粉。2.铅粉任何新兴事物的发明,必然与当时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关。秦汉之际,道家炼丹盛行,秦始皇就四处求募“仙丹”,以期长生不老。烧丹炼丹术的发展,再加上汉时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铅粉的发明具备

  • 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林儿的死和朱元璋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小明王,风云人物

    对韩林儿与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小明王韩林儿与朱元璋之间有什么纠葛存在?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韩林儿的死真的是意外吗?韩林儿的父亲韩童山发展了白莲教,后韩童山与他的得力干将刘福通,以反元复宋为口号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韩童山被杀,韩林儿和母亲逃亡到了武安。刘福

  • 皇宫当中为什么要养猫?嘉靖皇帝对猫又是怎样的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猫和狗都是现代社会当中最为普及的两种宠物,现在的许多人养猫都是当作宠物来对待,养猫最早的目的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为了消除鼠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猫的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猫字的右边是“苗”,象征着农业,而古时候农业最大的威胁就是老鼠,猫就是消除鼠患的最有效的一种“工具”

  • 城濮之战中,导致楚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国、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为争夺中原霸权展开了多次战役,史称城濮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楚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内部

  • 韩信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即使吕雉不动手最后也会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韩信是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最为得力的助手,然而韩信的结局也是十分凄凉。他在公元前196年,被萧何与吕雉共同诛灭。也为汉初三杰下场最凄惨的一人。对于韩信到底因何而死,不少朋友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大部分人觉得,因为韩信本领高强,刘邦害怕韩信功高盖主,所以在他的默许下吕雉和萧何将其杀害。然而小编却认为,韩信自

  • 邬思道前往西北指点年羹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邬思道,清朝,野史秘闻

    自从年羹尧帮皇四子胤禛找到邬思道,皇四子胤禛的夺嫡之路才算有计划、有策略的正式开始;但同时,皇四子胤禛、邬思道和年羹尧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夺嫡进程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邬思道和胤禛之间存在着利用和被利用的相互关系;年羹尧做为“四爷党”的重要成员,乃系胤禛手中至关重要的一枚夺嫡棋子,邬思道就必不可少的会对年

  • 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简介: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敢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