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介绍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3/12/9 7:24:09

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他生在丹麦中部一个小城市奥登塞。安徒生的父亲是个鞋匠,英法战争时期当过拿破仑的雇佣兵,因病退役后不久即死去。这时安徒生才十一岁,靠母亲替人洗衣度日。由于家庭生活贫困,小安徒生无法上学,在一家呢绒铺当学徒。一八一九年他为了想当个演员,单独来到哥本哈根,在皇家剧院做杂役。后来在一些热心的艺术家的帮助下,他弄到了一份助学金,从此上了正规学校。

十九世纪初的丹麦还是一个半封建性质的国家,经济落后。英法战争中,丹麦倒法国。一八一五年拿破仑失败后丹麦是一个战败国,成了英国的附庸。丹麦劳动人民受着本国统治者英国资本家的双重压迫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安徒生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的。他亲身饱尝过下层人民的贫困生活,深知劳苦大众的疾苦。因此,安徒生在创作中能始终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决不是偶然的。

安徒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从事学创作。他写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但是他的真正才能却显示在童话创作方面。他留下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学遗产主要是童话。安徒生生写过一百六十篇童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家之一。

安徒生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开始写童话,最初写了《火镰》、《豌豆上的公主》、《人鱼公主》和《皇帝的新装》等。由于他不是贵族出身,因此很难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站稳脚跟。卑微的出身给他带来许多的麻烦,加之以他的童话的社会内容,一开始就受到上层文人的排斥、反对,但他却得到当时一些欧洲大作家如海涅、狄更斯以及巴尔扎克等的支持,因而很快地在国内外的读者中获得声誉。安徒生的创作极盛时期是三十年代与四十年代。这一段时期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童话,如《坚定的锡兵》(1838)、《夜莺》(1843)《小丑鸭》(1843)、《雪女》(1844)、《卖火柴的小女孩》(185)、《影子》(1846)、《老房子》(1848)和《母亲的故事》(1848)等。

安徒生的创作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三十至四十年代初的童话,浪漫主义的色彩浓重一些,并且主要建立在民间体裁上,它们较适合于儿童阅读。后来作者逐渐转向现实主义,并把这个时期的作品称为“故事”,或“新童话”。这些故事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思想性也加强了,已经很少有童话中的幻想成分。作者自己也曾指出,有些作品如《影子》,不只是给儿童,同时也是给成年人写的,而且只有成年人才能评价它们的讽刺用意。当然就是在其浪漫主义童话的形象里,也充分再现了现实生活的内容,赋作品严肃的社会意义。

作者笔下的聪明、勇敢的主人公差不多都是拒恶扬善的形象,如《火镰》中的士兵惩办了作恶多端的女妖,并把得到的许多财物分给穷人;在《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中,也是贫穷、弱小的小克劳斯战胜了贪婪、残暴的财主—大克劳斯。这些作品中的讽刺、寓意的锋芒显然都是指向上流社会的贵族老爷和形形色色的市侩的。

《皇帝的新装》和《夜莺》等是脍炙人口的童话名篇。

这些作品涉及了封建君主制度现实的许多方面,揭露最高统治者的愚蠢和可笑,抨击贵族宫廷的种种虚伪和谀奉承作者以极其幽默和辛辣的讽刺描写了无耻献媚者自欺欺人的种种丑恶行径。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眀。这是安徒生许多童话的基本主题。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中各种不同阶级的人,有皇帝、大臣、地主贵族,也有普通的劳动者。作者以笑作武器,对统治阶级、强者的愚昧无知、野蛮残暴、自私虚伪、吹牛拍马等等进行无情的讽刺、鞭斥,另方面对弱者、对普通老百姓却寄予满腔的同情,表彰他们的勇敢、聪敏、机智。正是作者的这一基本政治立场,使他的童话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全世界少年读者(也包括进步的成年读者)的衷心喜爱。

《卖火柴的小女孩》(1845)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这个作品与其说是童话,毋宁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在这个作品里作者已经排除了那种所谓童话必须有幸福的尾巴的传统写法。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完全以一个剥削制度下不幸的牺牲品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以细腻而动人的笔触,描写了圣诞节之夜一个卖火柴的穷孩子的悲惨遭遇。

作品尖锐地把节日之夜富家人的灯红酒绿同流落在街头的可怜无助、饥寒交迫的小女孩的悲惨绝境对照起来,活生生描绘出一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画面,从而对那个万恶的不平等制度提出血泪的控诉。

安徒生的童话,想象丰富、思想深刻,充满诗意和幻想,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乃至家庭中的家具、玩具等都被赋予了生命,注人了思想感情,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大胆的幻想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好奇的求知欲穿透了大自然的秘密;神奇的火镰帮助小兵做了国王,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疾厉的东风驾着勇士来到智慧的发祥地和幸福的岛国,夜莺倾吐的歌声制服了死神。不可能成了可能。总之,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大自然的景物都同人一起进人了社会生活,既是神话的世界,又是现实的生活,二者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了。

安徒生终身未婚,把整个生命献给了童话创作,献给了人类进步的文化事业。一八七五年,七十岁的安徒生病死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朋友家里。

标签: 作家

更多文章

  • 谢道韫和谢灵运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道韫

    谢道韫和谢玄是兄妹,谢灵运是谢玄之孙,所以谢灵运要叫谢道韫姑婆。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咏絮之才的起源,著名才女,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简介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

  •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有长孙皇后一半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是一位奇女子,被评价为时一代贤后,还有人说贞观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她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十三岁嫁给了李世民。此后数十年里,一直是李世民最坚强的后盾。在她活着的时候,唐朝蒸蒸日上,李世民英明神武,几乎不犯错。但是在她死后,李世民开始逐渐变得昏庸,甚

  • 长孙皇后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

    长孙皇后为大唐第一贤后,李世民与他的夫妻情深,长孙皇后逝世后,唐太宗时常思念他。可是贵为皇后的她,名字一直都不可考证,至今已在无人知晓。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贵为皇后,但根据史料记载,她的名字至今都是谜,只知道她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她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的长孙皇后

  • 长孙皇后为什么叫观音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太宗,长孙皇后,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是一代贤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唐太宗私下都称长孙皇后为观音婢,这是为什么?长孙皇后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后了,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李世民能够有后来的成就,长孙皇后可以说功不可没,她一直都是后世人眼中贤良淑德的皇后的典范人物。而长孙皇后还

  • 长孙皇后临终嘱托唐太宗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遗嘱,李世民

    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李世民,一直深得李世民的宠爱,李世民坐上皇位之后,长孙皇后也被封做了皇后,母仪天下。李世民登基之后,一直对长孙皇后十分的敬重而且宠爱有加,长孙皇后也没有李世民失望,做了皇后的长孙皇后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免去了李世民许多后顾之忧。李世民在得知了长孙皇后病重的消息之后,身穿盔甲的

  • 词家三李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清照

    词家三李为唐代李白、南唐李煜、宋代李清照的并称。“词家三李”——李白词、李煜词、李清照词。李白词确为“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词一方面以婉约的风格特点,对后代词人——尤其是婉约一派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李白词中所体现的宏壮格调,又开豪纵词风,成为豪放词之滥觞。李煜词(主要是他的后期词),其题材上的开拓则给宋

  • 李清照怼过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如果有读过《红楼梦》,那么肯定会对于林黛玉非常多印象深刻,包括现在的小视频都在讲述一些林黛玉的怼人小技巧,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李清照怼过的人物,先要有这个人物,并且是拥有一些记载的,而且李清照怼过的人也是相当对于后世有点影响力的,而他们的身影很多都会出现在课本中。苏轼提起北宋时期像现在一样有着文坛圈子

  • 济南二安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清照,辛弃疾

    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易安与辛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济南二安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和辛弃疾为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也同为济南(李清照章丘人,辛弃疾历城人)人,固有济南二安之称。

  • 李清照的婚姻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李清照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就接受父辈们的熏陶,文学素养极高,家世背景在当时也是比较不错的。而李清照的的丈夫就是赵明诚,也是个有名的人物,当时也是京城之内有名的公子哥,不仅长得俊俏,家世也非常好,他的父亲也是当时身居要职的宰相大人。而二人的相识也充满了浪漫色彩,当时年少的赵明诚对李清照早有耳闻,在当

  • 长孙皇后为什么不让唐太宗重用自己的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唐太宗

    长孙皇后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在历史上向来颇负贤名,是历代皇后的楷模。但是长孙皇后的遗愿中有一条居然是不要重用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这是为什么?自古外戚专权的下场都不会好,长孙皇后了解自己的哥哥,位高权重就更会让人犯错,最后结局就是万劫不复,她是为了长孙家,才这么说的。贞观10年,36岁的长孙皇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