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中宗李显庶长子李重福简介

唐中宗李显庶长子李重福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3/12/21 12:21:11

李重福(680年-710年9月10日),唐中宗李显庶长子,生母不详,唐朝宗室、官员。初封唐昌郡王,后改封平恩郡王,进封谯王,历任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神龙元年(705年),李重福遭韦皇后诬陷,贬任濮州员外刺史,不久改任均州刺史。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大赦天下,流放之人都得放还,唯独不准李重福回京,李重福于是上表自陈,但表奏未能上报。

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去世,温王李重茂继位,韦皇后为皇太后,派兵前往均州防备李重福。同年六月二十日,太平公主、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兵变,诛杀韦皇后及其党羽,拥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唐睿宗继位后,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李重福与张灵均、郑愔等人因不满唐睿宗继位,于八月十五日在东都洛阳发动叛乱,袭击左、右屯营兵,由于朝廷军队拼死抵抗,李重福形势窘迫,逃出城藏匿山谷之中,东都留守裴谈等派兵搜索,李重福投河自杀,时年三十一岁。李重福死后,遭碎尸示众三日,后以三品官吏礼节安葬。

人物生平

受封王爵

李重福出生于永隆元年(680年),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永淳二年(683年)七月初四日,唐高宗封皇孙李重福为唐昌郡王。同年八月己丑日,唐高宗因将封嵩山,召太子李显赶赴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李重福留守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以刘仁轨作为他的副手。同年十二月,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由武则天临朝摄政。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幼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仍由其临朝摄政。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黜唐睿宗,自行称帝。圣历三年(699年),改封平恩郡王。长安四年(704年)三月初二日,进封谯王。后历任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

韦后陷害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与太平公主、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于是恢复帝位。当时唐中宗的皇后韦氏(韦皇后)讨厌李重福,于是在唐中宗面前诬陷李重福,说李重福与张易之兄弟私谋,构成懿德太子李重润的罪名,致使李重润遭武则天杀害。同年二月十六日,唐中宗将李重福贬为濮州员外刺史,不久改任均州刺史,不给他实权,并且常常命令州官对他严加防范。

表奏未报

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亲自到南郊祭祀,并大赦天下,流放人都放还。但李重福不准归京都,李重福很是忧郁,上表自陈说:“臣闻功相同赏相异,则劳臣疑;罪相等刑相异,则百姓惑。伏惟陛下德等天地生光,明与日月一样,恩及飞鸟,惠加走兽。近来,焚柴展札,郊祀上天,万物皆被仁爱,六合均承恩泽,犯事无论轻重,都赦免。苍生并得赦除。只有您的儿子却加摈弃,皇天平分之道,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天下之人,听到这种情况都为臣流涕;况陛下慈念,哪有不怜悯臣恓惶的呢?伏望赦臣之罪,允许臣朝谒。倘得一仰云陛,再见圣颜,虽死九泉,实为万足。重投荒境,亦所甘心。”但表奏未能上报。

阴谋造反

景云元年(710年)六月,唐中宗去世,唐中宗幼子、李重福四弟温王李重茂继位,尊皇后韦氏为皇太后,并由韦氏临朝摄政。韦氏掌权之后,便命令左屯卫大将军(一作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赵承恩、右监门大将军薛思简(一作薛简)带兵五百人前往均州,以防备李重福。由于韦氏免除相王李旦参谋政事的职务,同年六月二十日,李旦之妹太平公主、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发动宫廷兵变,诛杀韦氏、安乐公主、武延秀等人及其党羽,拥立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

唐睿宗继位后,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李重福还未上任,洛阳人张灵均便向李重福献计说:“大王是唐中宗的嫡长子,应该自即天子之位。相王虽有讨平韦氏的功劳,但怎么可以越位居上呢!过去汉朝诛灭诸吕,而东迎代王刘恒;现在东都的百官士庶,都希望大王前来。大王若是暗中前往东都洛阳,犹如从天而降,派人杀掉留守,就能拥兵西据陕州,然后东下黄河,这样天下就可图谋。”

起初在景龙三年时,郑愔从吏部侍郎外调江州司马,暗中勾结李重福。到此时郑愔与张灵均沟通信息,秘密派人劝李重福造反,准备推尊李重福为皇帝,唐睿宗为皇太叔,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建年号克复。郑愔自任为左丞相,掌管内外政事;以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掌管军事,其余依次授任官职。李重福就派遣家臣王道先赶到东都洛阳,暗中招募勇士。李重福就从均州假称乘驿与张灵均向洛阳进发。

兵败自杀

王道到洛阳不久,阴谋就有人泄漏,洛州司马崔日知捕获其党羽数十人。同年八月十五日,李重福抵达洛阳,王道等人得知后率众跟随李重福径直攻取左、右屯营兵,发动叛乱。李重福将到天津桥时,跟从者已有数百人,都手拿武器,助其威势。侍御史李邕先到左掖门,命令闭关拒守,然后到右屯营中号令:“李重福虽然是先帝之子,已得罪于先帝,现在无故入城,必是作乱。君等皆受职圣朝,应尽诚节,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过了一会儿,李重福果然来夺右屯营,右屯营坚守不动,营中箭矢如雨。李重福于是赶到左掖门,准备攻取留守,但门紧紧关闭,李重福大怒,于是纵火烧城门。此时左屯营兵赶来救护,李重福计尽,出上东门而逃遁,躲藏在山谷中。第二日,东都留守裴谈等出兵搜索,李重福窘迫,自投漕河而死,时年三十一岁。李重福死后,遭碎尸示众三日。唐睿宗下诏,说李重福自绝于天,但屈法申恩,因兄弟情,以三品官吏的礼节安葬。

标签: 唐中宗李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封狼居胥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一说起中国古代的天才武将,人们不禁想到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的确如此,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创造了武将的一个历史纪录,此纪录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且激励着无数后世武将心向往之!这项纪录就是封狼居胥!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漠北,力求一举歼灭匈奴主力。

  • 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的美丽,估计是谁都不能抗拒的,但是在母凭子贵的古代帝王家,无儿无女,又没有强大背景的杨玉环,凭什么就让唐玄宗重专宠了十年呢?今天就为大家揭开她独占皇帝宠爱背后的真相。史书记载:杨玉环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 刘娥真的穿龙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宋真宗死后,刘娥临朝称制,她是最有机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女性,但刘娥始终没有跨出这一步。刘娥连龙袍都穿了,说她不想当皇帝也不可能。但刘娥竟然可以压制住自己的欲望,这种意志力的确非常人所有。刘娥不称帝说明她是在为大局着想,不然到时候刘娥一方肯定会和宗室起冲突,内部出了问题,就会给外人机会,可能会导致宋

  • 杨贵妃吃的荔枝产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

    在古代北方地区,荔枝可是“稀罕之物”,被当作进献的“贡品”,只有皇亲贵族才有机会品尝到新鲜荔枝。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与荔枝也有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养尊处优的杨贵妃,唯独偏爱吃荔枝,当年她吃的荔枝,到底是来自哪里?一起来追根溯源!开元盛世,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自幼喜欢吃新鲜荔枝,可在唐代

  • 历史上著名的红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每个男人的一生中都会碰到很多人,有一种异性,她与你在精神上独立、灵魂上平等,并能够达成深刻共鸣,你们欣赏着对方,依赖着对方,这是一种游离于亲情、爱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类感情”,异性友谊的最高境界。这就是红颜知己,是男人一生最可贵,最难得,也最梦寐以求的存在,今天就看一下历史上有那些著名的红颜知己!红

  • 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是怎么成为一品夫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顾横波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杨贵妃红颜祸水与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

    很多人提起杨玉环,都会把她归结到“红颜祸水”的行列里去,因为她动摇了李唐的根基。但是,这个骂名杨玉环背的太久了,一直被用来掩盖事情的真相,千年过去了,现在该还她一个清白了。首先,长得美不是错。杨玉环是得了专宠,但是她没有左右唐玄宗的任何一次朝政大事,也没有趁机与外臣有勾结,更没有发展培养外戚势力,否

  • 薛涛被贬到松州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薛涛

    松州,治今四川省松潘县,是历史上兵家必争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当时正是大唐与吐蕃交火的前沿。边塞苦寒,气候恶劣,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比起成都的富庶繁荣,松州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最令人恐惧的是,此时松州还在吐蕃掌控之中,唐军此番前去是为攻城,两军交火必有死伤,薛涛此时随军前往,虽然不用上阵杀

  • 杨贵妃护肤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杨贵妃身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虽说唐朝以胖为美,但是人家讲的是该胖的地方胖,并不是人们认为的肥胖。先不论杨贵妃的身材,她的脸蛋必然是极美的,自古以来漂亮的东西都是珍贵的,珍贵的东西自然要好好保养不受损伤。我们看看杨贵妃都有哪些保养的方法,其中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首先是内在的保

  • 永泰公主李仙蕙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中宗,唐朝,李显,唐朝公主,永泰公主

    李仙蕙(684年-701年10月9日),字秾辉,唐京师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中宗李显第七女。久视元年(700年),封永泰郡主,出嫁魏王武承嗣嫡长子武延基。大足元年(701年),懿德太子李重润和夫君武延基私议内帏之事,坐罪杖杀,导致公主受惊难产而死。唐中宗复位后,追赠永泰公主,以礼改葬,陪葬于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