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朱瞻堈简介

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朱瞻堈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3/12/24 7:33:51

朱瞻堈(1406年11月4日-1453年12月11日),明朝宗室,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亲顺妃张氏

永乐二十二年年,明仁宗即位,以皇子封荆王。明宣宗宣德四年就藩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县)。明英宗正统十年三月,移国至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从此开了荆王一脉在蕲州的近两百年历史。

明代宗景泰四年薨,年四十七,谥曰“宪”,由嫡长子朱祁镐嗣王位。

生平介绍

册封荆王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明成祖病逝;八月,成祖长子、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十月十一日,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堈被册封为荆王。

就藩江西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病逝。仁宗长子、皇太子朱瞻基(1398—1435)即位,是为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八月,朱瞻堈就藩江西建昌(建昌府治在今江西南城县)。

扩建府宅

朱瞻堈嫌王府“窄隘”,宣德五年(1430)五月,上书请求将南城县司狱司官署迁址,以便扩建王府,又请求将县城附近的空闲田地,赐给王府做牧场。宣宗批准了。

进京被拒

宣德十年(1435)正月,明宣宗病逝,宣宗长子、皇太子朱祁镇(1427—1464)继位,是为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朱瞻堈上书请求将荆王府迁址,被明英宗以仁宗诏命驳回。正统六年(1441)四月,奏请赴京朝见,英宗以长途跋涉会让叔叔过于劳累为由婉拒。

重回京城

正统七年(1442)十月,太皇太后病重,思念远在各地的亲王,英宗只好派太监分赴各地召亲王们进京。正统八年(1443)二月二十日,朱瞻堈回到了阔别多年、渴望已久的京城。第五天,他进宫朝见皇帝明英宗,再次提出:“臣国(指封地)于建昌,僻处山隅,时有瘴疠,乞迁善地。”英宗碍于亲情,先是答应荆王就近迁到抚州,朱瞻堈不满意;英宗答应迁到长沙,朱瞻堈还是不满意,说长沙地势低洼,十分潮湿;英宗答应改迁到蕲州,朱瞻堈这才满意了。不仅如此,英宗居然还答应以蕲州卫为王府。

迁移蕲州

正统十年(1445)三月,朱瞻堈“移国湖广黄州府蕲州”。五月,英宗诏命荆王每年的禄米改由湖广布政司支给。十二天后,又诏命将赤东湖河泊所原上缴蕲州官府的鱼税,转缴给荆王府。但朱瞻堈并不满足,上书说“欲得蕲州赤东湖取鱼”,七月,英宗“特允所请”,但在诏书中嘱咐:“川泽之利,自昔有国者与民共之,叔宜体念此意。凡近湖军民取水灌田者,悉令如旧,不可禁绝。”英宗要求荆王严格管束王府的官员和护卫,不得借机生事扰人。

去世哀荣

景泰四年(1453)十一月十三日,朱瞻堈病逝,享年四十八岁。讣告传到朝廷,皇帝辍朝三日,赐谥曰“宪”。“宪”,是说他“行善可纪”。史称朱瞻堈为“荆宪王”。

康熙《蕲州志》称赞荆王朱瞻堈“天资颖秀,勤学好古”,说他“每遇朝廷大庆,必祗(zhī,恭敬)慎恭肃,礼成无倦”,说他“乐延文学,吟咏品藻”,还说“至今国人思之。

史书记载

《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荆宪王瞻堈,仁宗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籓建昌。宫中有巨蛇,蜿蜒自梁垂地,或凭王座。瞻堈大惧,请徙。正统十年徙蕲州。景泰二年上书请朝上皇。不许。四年薨。子靖王祁镐嗣,天顺五年薨。子见潚嗣。

标签: 朱高炽明仁宗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画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画家,他们有很多著名的理论和极具个性的画风。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画家,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时代!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

  • 明仁宗谭顺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高炽,后妃,谭顺妃,明仁宗

    谭顺妃(?-1425年),湖南湘潭人,为御史谭福之女。朱高炽妾室,无子嗣。人物生平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癸卯,公元1423年),谭氏被还是太子的明仁宗朱高炽纳为妾室。入府后的她,既没有得到朱高炽的宠爱,也没有生下子嗣。明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公元1425年),朱高炽即位,封谭氏为昭容,还没来得及举行册封

  • 明仁宗张顺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顺妃,明仁宗,后妃,朱高炽

    顺妃张氏,为朱高炽太子时期的妃妾,生朱高炽第六子荆王朱蟾堈,后追封为顺妃。未等到朱高炽登基,张顺妃就于1419年逝世,葬于南京。后追封为顺妃。墓址位于在如今南京雨花台区的普觉寺墓园内。

  • 明仁宗朱高炽有多喜爱文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仁宗

    朱高炽平素喜爱文学,谷应泰说他“学识特崇真氏,文章独许欧公”。他看完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认为“此为治之鉴戒,不可无”?于是他下令重刻此书,并赐给诸皇孙及廷臣。他认为欧阳修的文章是“三代以下,文人独修有雍容和平气景”,而尤爱欧阳修的“奏议切直”.为此他亦命将欧阳修的文章刊印赐给群臣,并对他们说:

  • 中国古代著名女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句说法叫“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之中诞生了不少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传世之作,她们所书写出的作品让人读过之后都为之动容。一、许穆夫人许穆夫人,东周春秋时期人,中国古代十大女诗人之首,她是卫宣公的庶子卫昭伯与宣姜之女,她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

  • 明仁宗朱高炽通知时期的政治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仁宗,政治

    明仁宗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因此他被称为仁宗。下面具体来看看他在政治上的举措。朱高炽监国期间赈灾成为了其主要政绩之一。 在永乐七年(1409年)初次监国期间,明中都凤阳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水

  • 明仁宗朱高炽亲仁爱民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仁宗

    朱高炽自京师启程前往北京的途中,一日路过山东邹县,见男女持筐沿路拾取草籽。朱高炽停下坐骑,问他们拾草何用。百姓跪下察称:“岁荒以为食”,朱高炽侧然。随后“入民舍,视民男女皆衣百结不掩体,灶釜倾仆不治,叹曰:民隐上闻,若此乎?”于是就让随行宦官赐给以钞。又召集乡者,了解他们生活的疾苦。恰遇山东布政使石

  • 明仁宗在文化方面的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仁宗,文化

    明仁宗朱高炽在思想文化上,崇尚儒家思想,还更加促进科举制的发展完善。在思想上,朱高炽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朱高炽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朱高炽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

  • 明仁宗朱高炽当了多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仁宗

    《尚食》中朱高炽没当多久皇帝就旧疾复发死了,那么历史上,朱高炽当了多久的皇帝呢?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也就当了一年不到的皇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病重前的朱棣发下遗

  • 朱棣为什么让朱高炽监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仁宗,朱棣

    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明成祖认为:“统御之初,己升北平为北京,今四海清宁,万民安业,国家无事,省方维时,将以明年二月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随后其与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北上,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命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