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李亨张皇后简介

唐肃宗李亨张皇后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3/12/14 12:39:02

张皇后,邓州向城(今河南省南召县)人。唐肃宗李亨皇后。 美貌可人,狡黠刻薄,巧言令色,爱慕虚荣。嫁给太子李亨,授良娣,颇得宠爱。唐肃宗即位后,册为淑妃,勾结太监李辅国,干预政事,谋逐名臣李泌,迫害建宁王李倓。乾元元年(758年),册立为皇后,图谋废太子李豫,立己子李侗为太子,但并未成功。宝应元年(762年),图谋掌控政局,事泄被捕,幽禁于别殿,坐罪处死,追贬为庶人。

人物生平

张皇后,唐肃宗李亨皇后,张氏的家族是南阳西鄂人,后来迁徙到昭应。父张去逸,祖母窦淑为唐玄宗母亲昭成皇后的姐姐。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肃宗张皇后,本南阳西鄂人,后徙家昭应。祖母窦氏,玄宗母昭成皇太后之妹也。昭成为天后所杀,玄宗幼失所恃,为窦姨鞠养。景云中,封邓国夫人,恩渥甚隆。其子去惑、去疑、去奢、去逸,皇姨弟也,皆至大官。去盈尚玄宗女常芬公主。去逸生后,天宝中,选入太子宫为良娣。后弟清,又尚大宁郡主。

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至756年),她被选入太子宫为良娣,故称张良娣。李亨与韦妃离婚后,张良娣专宠于太子。后来安史之乱发生,玄宗西逃蜀地,李亨与张良娣随从。后来李辅国劝太子留下,张良娣也赞同他的意见,于是李亨与玄宗兵分二路,北上灵武。当时随行官员不多,而兵荒马乱、道路多虞。每当太子留下住宿,张氏总是在李亨前面。李亨说:“抵御敌人不是妇人家的事,你为何要在前面呢?”张氏说:“现在太子跋涉艰难险阻,卫兵不多,恐怕有仓促,我在前面挡着,太子可以从后面逃走,这样就无患了。”到了灵武,张氏产子,三天后起来就缝战士的衣服。太子慰劳说:“产后忌讳劳累,你这是何苦呢。”张氏说:”这不是妾身顾及自身的时候,需要先考虑太子的事情。”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辩惠丰硕,巧中上旨。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太子与良娣俱从,车驾渡渭,百姓遮道请留太子收复长安。肃宗性仁孝,以上皇播越,不欲违离左右。宦者李靖太子请留,良娣赞成之,白于玄宗。太子如灵武,时贼已陷京师,从官单寮,道路多虞。每太子次舍宿止,良娣必居其前。太子曰:"捍御非妇人之事,何以居前?"良娣曰:"今大家跋履险难,兵卫非多,恐有仓卒,妾自当之,大家可由后而出,庶几无患。"及至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太子劳之曰:"产忌作劳,安可容易?"后曰:"此非妾自养之时,须办大家事。"

肃宗即位,立张良娣为淑妃。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册立为皇后。张皇后既专宠于肃宗,又颇有政治野心,乃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在禁中把持权利,干预政事。张皇后又迁太上皇玄宗于西宫。肃宗虽然不满,却也没有干预。

《新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乾元初,册拜淑妃,赠其父尚书左仆射,姊妹皆封号,弟清、潜尚大宁、延和二郡主。遂立为皇后,诏内外命妇悉朝光顺门。后能牢宠,稍稍豫政事,与李辅国相助,多以私谒桡权。亲蚕苑中,群命妇相礼,仪物甚盛。二年,群臣上帝尊号,后亦讽群臣尊己号"翊圣",帝问李揆,揆争不可。会月蚀,帝以咎在后宫,乃止。又与辅国谋徙上皇西内。端午日,帝召见山人李唐,帝方拥幼女,顾唐曰:"我念之,无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当念陛下。"帝泫然涕下,而内制於后,卒不敢谒西宫。帝不豫,后自箴血写佛书以示诚。

起初,李辅国、张良娣诬陷建宁王李倓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豫,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后张皇后因李豫也并非自己所出,欲废太子而立己子。张皇后虽然为唐肃宗生下两个儿子即李佋和李侗。然而长子李佋早夭,次子李侗年幼。虽然几次动摇嫡位,却始终没有成功。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张皇后欲改立越王,与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合谋,矫诏召太子入宫侍疾。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兵到凌霄门,候太子至,保护太子到禁军中。当晚,领兵到三殿,将越王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又将皇后软禁于别殿,后唐代宗即位,废张皇后为庶人,不久幽闭而死。

标签: 唐肃宗李亨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时期的政治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肃宗,政治

    唐肃宗在政治上的举措包括有设立“五京”体系,限制玄宗权利影响。肃宗一朝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同时,对“三京”体系多次作出调整。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曾改京师为西京,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即京兆、河南、太原为“三京”。此三者,或称“京”,或称“都”,地位一仍其旧。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播迁导致“三京”

  • 唐肃宗李亨迎奉佛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唐肃宗,李亨

    为了平定战乱,李亨求助于盛行于世的佛法。至德二载(757年)官军收复两京,李亨回到长安,谈及佛法,把退敌之功一大半归之于佛祖的庇佑。上元二年(761年)仲春李亨染病卧床不起,皇后为之刺血写经。同年九月,由于李亨的病情尚未好转,文武百官于佛寺斋僧。在这样的情况下,法门寺佛骨舍利的迎奉,被提到朝廷议事日

  • 唐肃宗李亨政治沧桑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肃宗,李亨

    有一次,李亨入宫觐见,玄宗在他行礼时,发现这位尚未到中年的儿子,头发已有几分脱落,间或有几丝的花白,有些进入暮年的感觉。久历政治风雨的玄宗也不免心生几丝恻隐,他对发生的事情很清楚,不少的内情他还是了解得到。高力士不时地在他问询时传递一些朝廷上的真实情形,还经常赞誉太子李亨的仁孝与谨慎,说太子很识大体

  • 唐肃宗李亨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肃宗

    上元二年(761年)末,肃宗患重病,不理朝政,即命太子监国。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玄宗去世,肃宗病危。张皇后惧太子“功高难制”,暗中把越王李系召至宫中,阴谋废立太子。张皇后趁机召见太子,要太子李豫帮她杀李辅国、程元振。太子李豫不允许杀李辅国、程元振。张皇后与内官朱辉光等人谋划废太子李豫、改立越王

  • 永穆公主在夫家被欺负唐玄宗为什么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公主,公主,李隆基,唐玄宗

    作为皇帝女儿,本应该享受着荣华富贵和无尽的权利,不管在何处都应该是横着走,但是却有这样一位公主在出嫁以后,常常被夫家人处处欺负,这就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女儿——永穆公主。唐玄宗一共有29个女儿,永穆公主能在唐玄宗众多女儿中获得皇帝独宠,这与她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永穆公主的母亲是柳婕妤,在唐玄宗还是临淄王

  • 唐玄宗为什么信任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安禄山

    安禄山是让盛唐画上终止符的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令人厌恶,不仅仅是他的叛乱,他在宫廷里与杨贵妃的丑闻,也让人对这个“杂胡”感到恶心。安禄山是突厥人,他从小母亲就改嫁了,然后他跟后父一起生活,这个后父人品差,安禄山以跟他生活为耻,所以不跟他姓,“安”是他结拜兄弟的姓,他冒充安姓也是为了抬高自

  • 唐肃宗时期为何宦官势力日渐增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亨,唐肃宗

    在朝中,自鱼朝恩之后,唐肃宗李亨开始信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 肃宗同时又宠信张皇后,纵容她干预政事。唐肃宗因为受制于张皇后,而不能去探望唐玄宗。《新唐书·列传二》:后能牢宠,稍稍豫政事,与李辅国相助,多以私谒桡权。亲蚕苑中,群命妇相礼,仪物甚盛。二年,群臣上帝尊号,后

  • 唐玄宗为什么不立杨玉环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玉环,杨贵妃,唐玄宗

    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是十分深挚的。这就出来一个问题:唐玄宗既然这么爱杨贵妃,为什么没有将她册立为皇后呢?杨贵妃是开元二十四年(736)被唐玄宗纳为妃子并且很快便专房宠幸,天宝初年即进册为贵妃。到天宝十五载(756),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于路边一座祠庙,享年三十八岁。推算起来,杨玉环做唐玄宗妃子的时间长

  • 为什么说咸宜公主是杨贵妃的媒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贵妃

    咸宜公主本身是个平淡的人,不过她周围的人和事颇不肯安宁。咸宜公主大婚的那天,洛阳城的名媛很难得地都来出镜亮相。杨玉环正式出现于皇家的视野里。她是咸宜公主的伴娘,养父的官阶低,她也不敢太出众,只是在伴娘队伍中低着头缓缓地按照程序去做,但还是被注意到了。早就听说杨家的女儿美貌,如今一见,才知道什么叫作“

  • 唐肃宗李亨为什么在灵武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肃宗,李亨

    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九月十七日,李亨派出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