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为大唐骁将声威赫赫,李白认为卫青都比不上他,却晚节不保悲剧收场

此人为大唐骁将声威赫赫,李白认为卫青都比不上他,却晚节不保悲剧收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2/15 3:22:05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这是杜甫专门写给哥舒翰的一首诗《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中的诗句,暗指哥舒翰是当时的第一功臣。不仅如此,同时期的李白高适等诗人均有很多诗篇歌颂过哥舒翰,可见其在当时的声威赫赫。

哥舒翰是唐代玄宗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突厥人,是唐代一个边远部落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突骑施属于西突厥,歌舒是以部落为姓。哥舒翰的祖上一直居住在今新疆库车,也是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哥舒翰的父亲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他的母亲尉迟氏是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王的公主。哥舒翰就出生在新疆库车,关于他的生年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能做一大致的推断,估计在七世纪末。

自幼在这种家庭中长大,养成了哥舒翰为人倜傥不羁、仗义疏财、豪爽重诺的性格。由于好饮酒,一直未有大的出息。四十岁那年,父亲去世,失去依靠的哥舒翰来到长安,在客居的三年中,由于整天无所事事,受到了长安尉的轻视。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哥舒翰从此“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这可能是由于他的父亲曾在河西任赤水军使的缘故,他来到了河西(今天的武威),投奔到河西节度使王捶的帐下开始从军。很快,哥舒翰的军事才能得以显现,天宝元年(742年)十二月,王锤率军攻取新城(今青海门源)后,交由哥舒翰负责防守治理。这是哥舒翰第一次独立领军,由于他治军严厉,“三军无不震慑”,从此声名渐起。

天宝五((746年)载,大唐名将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很快被发现并得到了王忠嗣的欣赏,不久便被提升为衙将。由于哥舒翰常读《左氏春秋》《汉书》,通晓大义,加上为人疏财重气,所以颇得士兵拥戴,随之又被提拔为大斗军副使。当时陇右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吐蕃的骚扰,在与吐蕃作战的过程中,由于哥舒翰作战勇猛,尤其是苦拔海一战,连破三路吐蕃军,自此声名大振。随之被朝廷任命为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使。

在戍边的过程中,哥舒翰的才能也进一步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天宝六载(747年)十一月,王忠嗣由于与吐蕃作战不力被召回,急于开疆拓土的唐玄宗决定让哥舒翰取代王忠嗣的位置。当月19日,唐玄宗正式认命哥舒翰为鸿胪卿,兼西平(今青海乐都)太守,摄御史中丞,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陇右节度使。从此以后,哥舒翰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展开了与吐蕃的作战,率兵多次打败吐蕃,赢得了战事的主动权。

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哥舒翰率军攻破了吐蕃在青海的战略要地石堡城。

石堡城依山而建,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二十年来,唐军屡攻不克。此前好几任节度使均无功而返,王忠嗣也因此而罢官,石堡城成了唐玄宗的一大心结。

这次军事胜利,虽然伤亡惨重,代价巨大,但“一将功成万骨枯”,哥舒翰迎来了人生中辉煌的顶点。随后,哥舒翰又率兵一举收复了全部黄河九曲之地,将唐蕃两国的分界线向西推进到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一线,严重打击了吐蕃扩张的野心,使洮河流域安定下来。

为了纪念这位在保国卫边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将领,人们在临洮建立了哥舒翰纪功碑。有学者推证这块碑的碑文为唐玄宗书丹。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唐玄宗对哥舒翰的倚重,这种可能性是完全成立的。只是石碑已被岁月的风霜侵蚀得斑驳不清,让我们难以欣赏这块由皇帝亲自书写的石碑的风采,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哥舒翰纪功碑

临洮古称狄道,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历代中原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为争夺临挑这块战略要地,冲突不断,因此这里是多民族消长融合的地区。到了唐代,松赞干布死后,吐蕃贵族为了掠夺人口和牲畜,不断寇边,临洮首当其冲,经常受到吐蕃骚扰。哥舒翰天宝八载攻克被吐蕃占据的石堡城后,这里逐渐安定下来。

天宝十二载(753年)五月,哥舒翰又攻取吐蕃洪济城,大败吐蕃军于洮河流域。天宝十三载七月,哥舒翰在新收复的九曲设置了洮阳(今甘肃临潭西南)、浇河(今青海贵德境)二郡,成立了宛秀、神策二军,神策军就驻扎在临挑。此时的哥舒翰身兼陇右、河西两镇节度使,在进封为西平郡王之后不久又拜为太子太保,兼任御史大夫,官居正一品,可谓红极一时。

许多的赞美诗歌就是这时产生的,就连目空一切的李白也认为汉朝名将卫青都不能与之相比,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曾调侃王十二:“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杜甫更是在《赠哥舒开府》诗中赞美道:“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可见哥舒翰当时是一个焦点人物。

作为大唐历史上功业彪炳的英雄,哥舒翰却在随后上演的“安史之乱”的大戏中扮演了一个悲情角色。他作为兵马副元帅,统兵20万镇守潼关,无奈被迫出关迎敌,遭遇大败,晚节不保,以悲剧收场,令人不胜唏嘘。尽管他不能为大唐死节,但被叛军杀害后,唐廷依然追赠他为太尉,谧号武愍。

更多文章

  • 临时性官职的大将军,卫青是如何让其演变成汉朝地位最高的常设官职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青,大将军

    要说起汉朝听着最拉风,影响也最大的官位,那就当属大将军了。史书记载:汉朝大将军“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位在三公之上。当年袁绍甚至不惜彻底翻脸,也要逼迫曹操把大将军的位子让给自己。大将军是战国时代开始明确出现的官职,但是从战国到西汉初年,大将军只是一个军事临时官职,战毕即除

  • 卫青与霍去病墓地仅一墙之隔,一个气派依旧,一个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青,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汉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难得可贵的是这两人还是亲戚关系,属舅甥关系,汉朝能把凶残的匈奴赶到欧亚去,这两人可谓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至今汉朝都是汉民族、汉人的精神代表,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这两人的存在,才使得汉朝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然而距今千年以过,卫青与霍去病两人的墓地仅一墙之隔,

  • 西汉名将卫青的长兄:卫长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长君,汉朝

    卫长君,原名卫长子,后改表字为长君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卫青、孝武卫思后卫子夫的长兄。官职为侍中。卫长君于元光年间去世。后来,汉武帝拜卫青为将军,出击匈奴。卫长君出生于汉文帝末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在当时的平阳侯封邑境内。其父早卒无载,母亲冠以夫姓称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僮,一说侯妾

  • 卫青是汉武帝的男宠是什么情况?卫青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的男宠是什么情况?卫青为汉武帝做了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朝是一个十分强大朝代,尤其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军事实力到达顶峰,当时涌现了很多名将,卫青,霍去病等等,卫青驱逐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有人把他比作汉武帝的男宠这又是为什么呢?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他本为平

  • 卫青的出身并不是那么的好 他是怎么当上大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卫青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卫青,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朝时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王朝,不仅仅经济强盛,人民生活安定而且在武帝期间扫除了北部的匈奴的威胁。其中一代名将卫青,带兵深入北部腹地把野蛮的边民直接赶到了大漠。因为战功卓越,他被武帝封为大司马、长平候,他的姐姐子夫也

  • 卫青的儿子是平阳公主生的吗?卫青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卫青

    卫青的儿子是平阳公主生的吗?卫青有几个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卫青,大家的第一念头估计就是他姐姐卫子夫是当朝的皇后,外甥刘据是当朝的太子,夫人则是平阳公主,自身也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身份极为之高。不过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没有发迹之前,地位却是十分低贱的。卫青与姐姐卫子夫

  • 霍去病的墓很繁荣,为什么卫青的墓却很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卫青,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卫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各大学者和文人骚客的形容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汉朝是个很兴盛的时代,这个时期出了很多的伟大的帝王,其中汉武帝是最出名的,他的时代可以说是个最鼎盛的时期。在这样的繁荣背后,藏着许多的功臣和名将,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的人物有两位,那就是卫青和霍

  • 卫青被处死之后 他的大儿子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卫青

    还不知道:卫青大儿子是怎么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卫青,我们都很熟知,卫青作为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名将,在进入朝廷的那一刻,卫青就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在抗击匈奴方面,卫青可谓是占了很大的功劳,之后被封为大将军,因为战绩赫赫,又被封为长平侯。卫青的出

  • 平阳公主为什么会选择卫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阳公主,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在经历两任丈夫之后为何要选择卫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时期,公主是非常尊贵的女子,公主便是皇帝的女儿,古代公主许多都被自己的父皇嫁到别国和亲,而在汉高祖刘邦时期,便经常将公主送往匈奴和亲,所以公主虽然出身尊贵,但自己的婚姻

  •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国双璧两开花!卫青和霍去病生在汉朝是上天注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卫青,霍去病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国双璧两开花!卫青和霍去病生在汉朝是上天注定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随着西汉王朝国力的提升,汉武帝刘彻力排众议,决定一改此前以"和亲"为主军事为辅的防御性方针,寻求主动出击匈奴的机会,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一旦失败,他的政治威信将受到巨大打击,这对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