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班婕妤为什么要去侍奉太后?真相是什么

班婕妤为什么要去侍奉太后?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03 更新时间:2024/1/18 21:57:57

班婕妤为什么要去侍奉太后,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甄嬛传》里的沈眉庄,美丽端庄、温柔聪慧,又不是倔强刚烈。她一入宫便得皇上恩宠,不但遭其他妃嫔妒忌,更是在皇帝让她学习协理六宫后,让心机深沉的皇后和骄纵的华妃深为忌惮。

在宫中几次险些丧命后,她看透了宫斗的残酷和皇帝的寡情。于是选择了去侍奉太后,既远离了后宫的纷争,也为自己找了一处安身立命的荫庇。

当然,沈眉庄是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个人,先是受尽皇帝宠爱,然后被排挤被陷害,最后自请去侍奉太后。这个人就是汉代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班家女才貌双全,入宫受宠

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曾任职军中抗击匈奴。班况的子孙后代中,孙子班彪是史学家。班彪的子女班固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是东汉名将。兄妹三人是班婕妤的侄孙。

班家人就是这么出色。而班婕妤不但天姿国色,还精通历史,擅长音律,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美人儿。她既能引经据典跟皇帝交流,化解他的烦恼;也能填词谱曲,用丝竹为皇帝解闷。

汉成帝对她非常宠爱,进宫不久,就把她从少使(汉宫里低级位分)晋为婕妤(皇后以下有昭仪,昭仪以下即婕妤)。所以,历史上人们就称她为班婕妤。

起初,汉成帝被她的才情风韵吸引,片刻不想离开。于是,他命人造了一辆大辇车,想与班婕妤一同乘坐。结果,庄重持礼的班婕妤拒绝了。

她说:“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

意思是说,圣明的君主旁边都是贤臣,而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旁边才是宠妃,她若坐皇帝旁边,皇帝就跟那些昏君一样了。

汉成帝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打消了与她同坐的念头。消息传到太后与大臣们耳中,太后与大臣都赞不绝口,夸她贤德。

可以说,作为一个后妃,谨守礼教、行事端正,不争宠、不干政,班婕妤做得是无可挑剔的,但也正是这个无可挑剔的贤德,渐渐让汉成帝失去了热情。赵飞燕姐妹入宫,三千宠爱在一身

一次,汉成帝微服出行,在阳阿公主府上,看中一个歌女,把她带到宫中,这个歌女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飞燕。

赵飞燕能歌善舞、身轻如燕,汉成帝曾为她做水晶盘,她在盘子上舞蹈,风吹过,差点将她吹到水里,足见她体态的轻盈。她非常会讨汉成帝的欢心,后来又把自己的妹妹赵合德引入皇宫,姐妹二人轮流承欢,三千宠爱在一身,汉成帝已经把班婕妤抛之脑后了。

当时的皇后是许氏,皇帝对她更加冷落。许皇后便请巫祝来设坛乞福求子,并诅咒赵飞燕姐妹。这正让赵氏姐妹得到把柄,告诉成帝说许皇后诅咒宫廷,汉成帝大怒,废了许皇后。

赵氏姐妹还想用此事构陷班婕妤,说她也参与其中。结果,班婕妤不慌不忙地为自己辩解,她说:“妾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还有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肯听信馋说?万一无知,诅咒何益?妾非但不敢为,也是不屑为?”

这话意思就是说,鬼神要是有知,就不会听信谗言;如果不灵验,诅咒也没用。所以,她不仅不敢做,也不屑于做那件事。汉成帝听她说得坦荡,又顾念往昔情分,不但没有惩罚,还赏赐百金。

许皇后被废后,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为昭仪,整个后宫成为赵氏姐妹的天下。

班婕妤深感自身危机。她左思右想,给汉成帝上了一本奏章,自请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汉成帝准奏,班婕妤移居长信宫。

班婕妤从受宠到失宠,一是汉成帝的原因。汉成帝本身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他沉迷美色,贪图享受,识人不明,所以,他并不能真正地体会班婕妤内在的魅力。班婕妤之所以受宠,美貌与才华是关键因素。至于德行,并不是汉成帝看重的。所以,他看到更加美貌魅惑、同样多才多艺的赵氏姐妹时,移情别恋是必然的。

第二是班婕妤自身的原因。她不了解汉成帝,所以给自己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她只想做一个贤德的妃子,帮助皇帝成为一代明君。而汉成帝需要的不是贤内助,而是能让他愉快和享受的美人儿。

比如汉成帝兴冲冲做了大辇想与她同乘的时候,她不但没有受宠的喜悦,反而一本正经地跟皇帝讲道理。这样是事情多了,等新鲜劲儿一过,皇帝肯定会觉得她很无趣。

而赵氏姐妹不但非常迷人,又能处处迎合皇帝、讨好皇帝,她们的受宠也是必然。即便没有赵飞燕,也会有李飞燕、张飞燕出现,班婕妤被遗弃只是迟早的事儿。

好在班婕妤还算聪慧,也足够骄傲,她看到了自身所处的危险,又不屑于争斗,她选择及时抽身。从此,她远离了赵飞燕姐妹,也远离了构陷迫害,虽难免寂寞忧伤,但总算可以不再担忧自身的安危了。

受宠之时,班婕妤生下一个皇子,但几个月后,皇子夭折。班婕妤虽受宠时间不短,但再没有生育。

到长信宫后,想到昔日的恩情与今日的孤寂,看着手中的团扇,心中悲伤阵阵涌来。她写下著名的《团扇歌》(也叫《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她借团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失宠后的痛苦心情。

她写了好多诗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很高,被称为西汉女辞赋家,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可惜年代久远,她的作品大多散佚,只留下三篇作品。

汉成帝去世后,班婕妤请求去守陵,看守皇陵,比侍奉太后好还要孤寂冷清,40多岁时,班婕妤与世长辞,也葬于延陵。

其实,沈眉庄与班婕妤的遭遇,是后宫女子悲惨命运的缩影,也是整个男权社会女子们悲惨命运的缩影。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他们的命运只系在皇帝一个人身上。受宠的未必幸福,不受宠的也更加孤寂凄苦。

白居易有一首诗写《上阳白发人》,美丽的女孩十六岁入宫,不久就被杨贵妃发现了她的美貌,偷偷把她送到上阳宫,一辈子也未能见到皇上。从青丝到白发,一入宫门误终身。

而班婕妤不仅被誉为后妃的楷模,还是出众的才女,辞赋大家。若非如此,她也会像其他后宫女子一样,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没了。从盛极一时的宠妃到孤零零去侍奉太后,个人的不幸造就了一个辞赋家,她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于班婕妤来说,这是幸还是不幸,也只能留给后人来评说了。

标签: 班婕妤汉朝

更多文章

  • 班婕妤是著名女辞赋家,为何她的作品很多都遗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班婕妤

    班婕妤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汉族,祖籍楼烦(今山西朔县宁武附近)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

  • 出身尊贵的班婕妤,最后为何愿为皇帝守墓?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班婕妤,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班婕妤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像杨玉环这般,集帝王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妃子,寥寥无几。在古代,皇帝的后宫,永远都是充满着硝烟和战争,女人们拼命的表现自己,只为得到皇帝那一丝垂爱。班婕妤,就是后宫千万女子中的一人。班婕妤出生于扶

  • 孝平皇后:王莽与王静烟的长女,最后却自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平皇后,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孝平皇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西汉后期,王家成了当时朝廷最大的外戚,西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王家说了算。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去世,汉哀帝的堂弟中山王刘衎继位,是为汉平帝。不过汉平帝太过年幼,所以就由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临朝,而朝政则

  • 王莽和王静烟的长女,孝平皇后最后结局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平皇后,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西汉后期,王家成了当时朝廷最大的外戚,西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王家说了算。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去世,汉哀帝的堂弟中山王刘衎继位,是为汉平帝。不过汉平帝太过年幼,所以就由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临朝,而朝政则把持在王莽的手中。

  • 章德窦皇后:逼死汉和帝生母,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章德窦皇后,东汉

    在历史长河中,章德窦皇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开国皇后阴丽华,性格宽厚仁慈,在位时节俭谦恭,虽执掌后宫,却从不以骄色待人。她的儿媳妇明德马皇后也是继承了婆婆的优良习惯。马皇后不喜欢奢侈的东西,穿的衣服从来也是粗布衣服,脾气也是非常好,德行在后

  • 章德窦皇后逼死汉和帝生母,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章德窦皇后,东汉

    对窦皇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开国皇后阴丽华,性格宽厚仁慈,在位时节俭谦恭,虽执掌后宫,却从不以骄色待人。她的儿媳妇明德马皇后也是继承了婆婆的优良习惯。马皇后不喜欢奢侈的东西,穿的衣服从来也是粗布衣服,脾气也是非常好,德行在后宫是排第一位的。在后宫,马皇

  • 章德窦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要抢别人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章德窦皇后,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章德窦皇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在后宫的地位如同天子。所以自古以来,后宫争斗不断,大多数进宫为妃的女子,都想要登上皇后的宝座。当然,因各种原因,有的如愿以偿,母仪天下,有的却被打入冷宫或因此丧命,下场极惨

  • 揭秘汉高祖庶长子刘肥如何机智果断避过一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肥

    刘肥是汉代汉高祖的庶长子,沛郡丰邑人,是汉惠帝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情人,在刘邦称帝前,认识吕雉之前就和曹氏发生了关系并生下刘肥。刘邦称帝后,公元前201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定都临淄,是当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所以一度被吕雉视为威胁。刘肥作为刘邦的庶长子,而刘氏子嗣又很少,所以刘肥

  • 汉高祖的第一个儿子刘肥是如何逃脱吕后毒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高祖的第一个儿子刘肥

    西汉齐王刘肥作为汉高祖的第一个儿子,并没有坐上皇帝的宝座,甚至在刘邦所有儿子中地位也是比较低下的,应为刘肥的母亲地位卑微,是刘邦称帝前在民间认识的无名之氏。刘邦称帝后,开始分封土地,刘邦很疼爱刘肥,给刘肥分了个最大的分封国,齐国,齐国拥有胶东等七郡,占据了全国郡数目的八分之一还多,土地广阔,历史强盛

  • 揭秘刘肥是如何避过一难的?关键时还是得舍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肥

    有一次刘肥和惠帝一起吃饭,吕后也在。惠帝把刘肥让在了上座(家礼),这让吕后十分不爽,吕后派人给刘肥送了两杯酒(鸩酒)并让刘肥用这杯酒给他祝寿,而惠帝的一个意外举动救了刘肥!网络配图惠帝也站起来端起了有毒的酒(我个人感觉惠帝绝对知道是毒酒,惠帝曾经害怕吕后加害赵王,整体陪着赵王,然而一次意外,赵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