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七国之乱是什么?梁王刘武为什么支持汉景帝?

七国之乱是什么?梁王刘武为什么支持汉景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3/12/18 0:13:02

西汉时期七王之乱中,梁王刘武为何力挺汉景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往往在政治演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西汉七国之乱就是典型的中央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梁王刘武之所以力挺汉景帝刘,也是出于政治原因,说白了,刘武从中能得到其他藩王所得不到的政治利益,所以他才不与其他七个藩国为伍。从三个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七国之乱有关背景

①缘起。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诛杀7位异姓王在当时可谓留下一段“暗黑史”,一度引起了江湖上的腥风血雨,更有“白马之盟”,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可见刘邦对自己皇权至高无上的维护与涤荡。在诛杀异姓王之后,他又紧接着开始大封同姓王。

②性质。

虽然异性重臣被诛杀,可同姓王的加封进爵,在藩国内同样举足轻重,跟之前异姓王相比,他们的权力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如此一来,不论是之前的异姓王还是现在的同姓王,其性质基本没有改变。

③矛盾。

分封同姓藩王,其掌握的实际权力,依然十分强大,与汉朝中央矛盾有增无减。尤其到了汉文帝时期,矛盾变得更加突出,甚至有与汉室分庭抗礼之状。

④战乱。

随着藩王力量的不断增强,在汉文帝时期,他们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也日益激烈,但是苦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削藩”,所以一直到了汉景帝时期,才开始着手处理藩王问题,当然,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跟着一触即发。

二、梁王刘武力挺汉景帝

汉景帝此时已经意识到藩王的严重威胁,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他一方面着手下诏削藩,一方面派晁错挑起削藩重担。

可是消息刚刚传出去,各藩国就开始纷纷举兵造反,而他们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各藩王当中,属吴王刘濞实力最强,而且反抗情绪最为积极。这主要是因为刘濞的儿子小的时候,被小时候的刘启给砸死了,所以刘濞一直怀恨在心。刘濞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极力拉拢各藩王一起举兵造反。他先后聚集在一起的有七个藩国: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

七国齐发,势如破竹,伴着几十万大军直指长安,此时,汉景帝刘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政权摇摇欲坠。有人提议说,只要杀了晁错,也许就能平息叛乱。后来,虽然晁错被腰斩,但这场叛乱越发激烈,根本没有减弱的势头。

话分两头,在这七个诸侯王当中,唯一没有参与反叛的是梁王刘武,他也是分封藩王,但他却没有与这七个藩国为伍,甚至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汉景帝才平息了七国之乱。何故呢?

我们知道,刘启和刘武同为窦太后儿子,刘武是小儿子,非常得宠。而在一次家庭聚会当中,窦太后就曾命令刘启,说你以后必须把位子传给你弟弟刘武。人怕当面,何况又是太后耳提面命,所以汉景帝便硬着头皮答应了,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梁王刘武从此就觉得,汉景帝之后,大汉江山就是自己的了,所以他才时时处处心系汉室。

众所周知,七国要想攻破长安,必须打梁王的地头过,梁王地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七国很难从梁王的头上踩过去,结果梁王以一国之力拖住了七国大军,为大汉将领周亚夫从后方切断七国辎重提供了良机。到最后,由于梁王的鼎力相助,汉景帝终于将七国之乱平定。

三、是亲情亦或是政治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承袭帝位无外乎两种模式:“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之前,两种模式都曾出现过,但自西周以后,基本沿袭了父死子继的模式。这次七国之乱平定以后,由于刘武劳苦功高,所以窦太后试图说服景帝立储为刘武。但我们心里清楚,刘启根本不想把江山送给弟弟。但此时,刘启若直面窦太后,他也许会被怼的体无完肤,于是他派了能言善辩的袁盎去说服窦太后。

果不其然,袁盎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结合宋国五代相残血淋淋的例子说服了窦太后。

窦太后虽然放弃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想法,但袁盎也因此获罪。汉景帝正好抓住这个机会给刘武小鞋穿,让他百口莫辩,刘武也很自然地放弃了争储的想法。

标签: 梁王刘武汉景帝汉朝

更多文章

  • 王文治:清朝被遗忘的书法家,与梁同书并称为“梁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文治,梁同书,清朝

    王文治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王文治(1730~1802),清雍正、嘉庆间江苏丹徒人。字禹卿,号梦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曾做翰林院侍读,后任云南临安知府。擅长诗文,以书名世,长行楷。其书学董其昌、李邕、米芾。中年后,张即之、笪重光对其也有影响。当时,他和梁同书被视

  • 《三十而已》王漫妮和梁正贤最后分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和梁正贤之间的感情进展神速,梁正贤也正式向王漫妮说出了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两人的感情观念不同,他们会分手吗?在最新剧情中,梁正贤提出崇拜不婚主义,注定终身不婚,王漫妮很吃惊,不婚意味着他们永远都没有结果,梁正贤却自有一番说辞,他觉得即便是结婚也不能保证他们永远相爱,现在只要他们的

  • 陈俊一个生于唐朝死于元朝的人,活了443年,后代都被熬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庆远,元朝,陈俊,

    一般来说,人类能够活到100岁,那就算是非常的长寿了。理论上来说,人类寿命的极限应该在110岁左右,而历史上也记载过几位200岁以上的长寿者。其中,中国近代最长寿的人李庆远,他活了256岁,有照片为证,还被收录进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李庆远不过,李庆远还不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据记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长寿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陈俊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陈俊(?~47年),字子昭,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召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随太常将军刘嘉,后来投奔大司马刘秀,参加了剿灭河北农民军、平定关东刘永、董宪、张步等割据势力的作战。刘秀即位,历任强弩将军、泰山太守、琅琊太守,

  •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真有陈俊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俊,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按照新闻媒体的说法,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往往没有生长在一个地方,比如,英国的、法国的、印度的以及巴西的……可惜,各自的寿命有长有短,大概,能超过一百五十岁的寿星,都少得可怜。很难界,享誉天下的“寿星”,定究竟是张三还是李四。有趣的

  • 傅俊怎么死的 傅俊的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傅俊,朱祐,云台二十八将

    傅俊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率军回师洛阳,同年,傅俊去世,谥为威侯。公元23年,傅俊闻刘秀进攻河北,随带领宾客10余人,从襄城起身,日夜兼程,至邯郸追上大部队。刘秀为其忠诚所感动,把最精锐的颍川兵给他统率。每战,所部常为诸军男先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公元25年,刘秀即皇帝位,组建中央政权,傅俊出任

  • 傅俊的儿子是谁 汉朝名将傅俊的子孙后代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傅俊,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傅俊,(?—31),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原为襄城的亭长,刘秀起兵之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随刘秀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去世,谥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傅俊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傅俊,(?—31),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原为襄城的亭长,刘秀起兵之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随刘秀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去世,谥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杜预是超级学霸 王濬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灭吴两大名将

    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直,所

  • 王颁将陈霸先掘墓食骨,到底是有什么仇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颁,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南北朝时期,隋朝大将军王颁攻灭陈国后,竟然将陈国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墓掘开,将其尸骨焚烧磨成粉末,放入池塘内与千余老兵分食。如此骇人听闻的暴行,非但没有受到隋文帝的惩罚,甚至投降的陈国皇室子孙都没有怨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