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骞曾在匈奴结婚娶妻,后来他的妻子结局如何?

张骞曾在匈奴结婚娶妻,后来他的妻子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2/21 11:41: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朝的多位使节和将领,在被匈奴扣留或俘获后,都曾被匈奴强迫娶胡女为妻。我们熟知的在北海牧羊,留居匈奴十九年的汉使苏武,就曾娶胡女为妻并生子。在苏武返汉后,由于苏武的儿子苏元参与谋反被诛,汉宣帝体恤年老的苏武,把苏武在匈奴生下的儿子苏通国接回来了汉朝。

而汉将李陵在兵败投降匈奴后,也曾娶匈奴公主为妻。李陵曾经的上司李广利在投降匈奴后,也娶了匈奴狐鹿姑单于的女儿为妻。

据《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张骞出域西域,被匈奴“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由此可知,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三载,在匈奴娶妻生子。那么,张骞后来历尽艰辛返汉后,他的这位匈奴妻子怎么样了呢?

在西汉初年,居住北方的匈奴部落不断侵扰西汉边境,给朝廷造成严重困扰。

由于汉初的国力不足,对付匈奴的办法也只能以怀柔为主,通过和亲等政策安抚匈奴。但这并不是万全之策,匈奴还是不断入侵劫掠,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武帝刘彻时期,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武力平定匈奴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武帝通过情报得知,匈奴西北部的月氏国曾被匈奴入侵,国王的头骨都被匈奴单于做成了酒杯。月氏灭国后,国人被迫西迁,但时刻不忘灭国之恨,有复国之志。

于是,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决定派使出域大月氏。

这时,朝廷的侍从官张骞应募出使。

长安距大月氏不远万里,而且中间必须经过匈奴的地盘。所以张骞的西域之行注定充满艰辛与危机。

公元前138年,张骞的使团自长安出发。这个使团共百余人,由汉军俘虏的匈奴人堂邑父作为向导兼翻译。

在进入匈奴人控制的祁连山一带时,虽然张骞一行为了避免被匈奴人发现,只得在夜间行走,但还是被匈奴骑兵扣押,押往位于今呼和浩特附近的匈奴王庭。

当匈奴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大月氏后,立即扣留了张骞一行。

匈奴为了招降张骞,对张骞恩威并施,威逼利诱。为了使张骞长居匈奴,消磨其意志,匈奴还强制张骞娶了一位匈奴妻子,并生下了儿子。

但张骞牢记使命,面对匈奴的招降不为所动,在被匈奴扣留的十余年里,仍伺机逃脱匈奴,再度出使大月氏。

直到前128年,由于张骞已被匈奴扣留了十余年,所以后期,匈奴对张骞的监视也日渐松懈。

于是,张骞与其随从乘匈奴人不备,就逃离了匈奴人的地盘。此时,张骞的妻儿并没有随张骞逃脱,而是留在了匈奴。

张骞一行首先逃到了大宛。大宛王听说汉王朝富庶,有意结交,于是就答应张骞的请求,将使团送往康居。张骞等由康居到达大月氏。

张骞在匈奴被扣留了十余年,在这十年时间里,大月氏的形势已大变。

大月氏由于乌孙国的进攻,已再次西迁到达妫水,在这里安居乐业,已无复国之意。

张骞联络月氏未成,只能打道回府。

为了避免返再次遭遇匈奴人,张骞决定绕开匈奴人的控制区,改走羌人地区。

但令张骞始料不及的是,此时羌人也被匈奴人征服。张骞一行又落入匈奴人手中。

不过,因为这一次的被扣,张骞又和他的匈奴妻子再次团聚。

前126年,匈奴内部发生内乱。军臣单于死后,匈奴左谷蠡王与太子于单争权,左谷蠡王自立为单于。

张骞趁着匈奴内乱携随从乘机逃脱。这次出逃的成功也多亏的张骞的匈奴妻子相助。

返汉之路异常艰辛,幸亏堂邑父善射,射得猎物,张骞得以果腹。而张骞的随从因为环境的恶劣,大多死于途中。出发时,百余人的使团只生存了张骞和堂邑父两人。

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合月氏抗击匈奴的预期效果,但张骞被匈奴扣留两次,长达十三年,仍矢志不移,不忘使命,一心向汉,其对汉的忠诚令武帝大赞。

于是张骞被封为太中大夫,堂邑父被封为奉使居。

张骞苦尽甘来,但与他一同归汉的匈奴妻子,在与他共同患难十年后,却无福消受此时张骞的荣耀。

在归汉后的次年,张骞的这位匈奴妻子就染病身亡了。

不过,在几年后,张骞因为熟悉匈奴地形,以卫尉身份随大将李广抗击匈奴,因贻误战机,差一点被斩,幸亏用钱财赎了一条命。

此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及西域诸国。

这次出使归来后,张骞出任大行官,位列九卿。但长年的在外奔波,使张骞心力交瘁。不久,这位被司马迁称之为“凿空西域”的使者就溘然长逝。

标签: 张骞汉朝

更多文章

  • 张骞出使西域做了哪些事?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张骞

    张骞qiān(约公元前164~前114年)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 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骞,汉朝

    张骞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2013年,国家开始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里面指的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是陆路,二是海路。而陆上丝绸之路总会让人想起一个名字,就是他,在那个地理知识贫瘠的年代,满怀一腔报国热情,凿空西域,为汉王朝开发西域,也为后世丝绸之路的开发奠定了

  • 张骞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是如何打通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骞,西汉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张骞也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张骞是名族英雄,丝绸之路开拓者,杰出的外交家,那么很多人都只是知道大概的一个张骞,真正的张骞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张骞简介:张骞(?-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

  • 张骞出使西域对当时社会和后世有哪些意义?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骞,西汉

    张骞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王国之间的交往,大部分都不是出于什么友谊,而是势力的重组。张骞两次出使的外交成果,与他所带的礼品和原本的期待相比,相差甚远,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武帝对“天马”的渴望。在偏于封闭自保的传统社会,张骞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开辟

  • 张骞出使西域的困难 匈奴为何囚禁苏武与张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的困难张骞,被后世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励志。他对西汉乃至后世的贡献,举世无双,让中国人提前西方人探索世界早了一个世纪,他的冒险,励志精神,在现在的社会仍具有激励作用。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人的队伍,离开长安往西

  • 苏武牧羊通常被后人用来比喻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牧羊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至今流传非常广泛。这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对后世的影响力这么大呢?苏武牧羊主要讲述的是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牧羊十九年坚贞不屈,他不畏强权,永远保持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苏武像苏武是汉朝人,当时汉朝与匈奴关系紧张,派苏武出使匈

  • 苏武为什么在北海放牧:有什么惊天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武

    苏武曾经在哪里放牧苏武出生于官宦世家,是世家子弟。苏武为人聪慧,深得汉武帝刘彻的喜欢。在匈奴与汉朝交好之际,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建立邦交。但苏武一去就是十九年,被匈奴的大单于逼迫去牧羊,并说只有公羊生出小羊他才可以返回汉朝,那么苏武曾经在哪里放牧?在北海放牧的苏武根据史料的记载,苏武于公元前100

  • 苏武回国后的故事:自己免职,儿子上刑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武

    苏武回国后的故事:自己免职,儿子上刑场,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梦的长安,离开时正值壮年,归来时却是须发皆白、步履蹒跚,见之者无不感叹,可是最后苏武回国呢后的故事又如何?苏武回国后的故事:自己免职,儿子上刑场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梦的

  • 匈奴为什么不放苏武:苏武有何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武

    匈奴为什么不放苏武?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匈奴为什么不放苏武:苏武的价值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

  • 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生活这么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武

    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有时候被匈奴扣押。后来汉武帝打算出兵攻打匈奴,这时候匈奴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