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冒顿单于之孙

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的资料

  本 名:军臣单于

  国籍:匈奴帝国

  祖父:冒顿单于

  信仰:萨满教

  职业:匈奴单于

  民族:匈奴族

   主要成就:增强了匈奴的实力,成为西汉大患

军臣单于的介绍

人物生平

军臣单于即位后,又一次放弃了和亲政策,起兵大举南下,掠夺了大量人口、财富,汉朝的报警烽火一度烧到甘泉宫(长安皇帝行宫)。不久汉文帝崩,汉景帝即位后,军臣单于联合七国,准备攻入长安,但因为七国之乱马上被平息,军臣单于放弃了进攻的计划。随后汉景帝送给匈奴财宝、宫女继续实行和亲政策,此后匈奴不再大规模骚扰边境,直至汉武帝初期。(汉文、景之世,匈奴军臣单于最为强盛,肆行侵掠,候骑至雍,火照甘泉。令军中,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广传》))因为汉朝给匈奴大量的优惠,匈奴与汉朝出现罕见的和平,匈奴平民可以自由的往来汉匈边境进行贸易,汉匈似乎开始了真正的和平。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一三三年,汉朝马邑城的太守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发现中原有一些大商人违犯禁令,运出货物到匈奴交易。于是汉武帝让他联络大商人聂壹,佯称出卖马邑城,以引诱军臣单于,想一举消灭匈奴。军臣单于相信此事,又贪恋马邑城的财物,就用十万骑兵侵入边塞。这时,汉朝在马邑城附近埋伏下三十余万大军。单于大军即将进入汉朝边塞,离马邑城尚有一百余里的时候,看到牲畜遍野却无放牧之人,感到奇怪,就去攻打汉朝的侦察哨所。抓获的一个俘虏是汉朝的尉史(相当于前沿哨所长的职位),他向单于报告了汉朝军队的意图与埋伏地点。军臣单于恍然大悟,说:“我本来就对此事有疑心。”于是就率兵而回。走出边境时说道:“我得到尉史,是天意,天让你向我报告。”就封尉史做“天王”。史称“马邑之围”。从此以后,军臣单于断绝和亲关系,攻击直通要道的边塞,常常侵入汉朝边境抢掠,次数多得无法计算。

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一二六年冬,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逼迫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逃入汉境投降,汉封他为涉安侯,数月后去世。

有关“军臣单于”的历史故事

  • 汉朝军臣单于简介-汉朝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汉朝历史人物:汉朝军臣单于,历史上评为军臣单于,汉朝历史军臣单于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军臣单于,国籍:匈奴帝国,民族:匈奴族军臣单于,在位35年(前161年-前126年)。军臣单于是冒顿单于之孙,老上单于之子。汉文帝时,派兵入侵汉的上郡及云中。汉景帝时,两国恢复和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马邑之战对匈奴的影响)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动歼灭战。他派三十万精兵埋伏在玛依附近,军部尚书单于率领十万兵马进入五洲塞。眼看匈奴即将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消息败露。军机大臣可汗下令从百余里外的玛依撤退,包围玛依的计划失败。虽然战斗没有成功,但却使汉朝结束了屈辱的亲密战略,开始主动出击,对匈奴造成了极大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

  • 汉武帝的二姐南宫公主真跟匈奴军臣单于和亲了吗?

    看过《汉武帝大帝》想必都知道有一集讲到匈奴军臣单于以之前嫁过来的并非真正的公主为由攻打汉朝,汉景帝迫于无奈不得不将自己和王美人的亲生女儿南宫公主嫁到匈奴,以换取汉匈之间的和平。电视剧的旁白感动而又惋惜的说了一句:“景帝不得不让南宫公主嫁给匈奴大单于,换来近十年的和平局面”。嫁到匈奴后的南宫公主被立为

  • 军臣单于的弟弟 匈奴首领伊稚斜单于简介

    伊稚斜(yī zhì chá)单于:是匈奴首领军臣单于的弟弟。军臣单于死后,他打败了王位继承人、军臣单于的儿子於单,夺取了王位。公元前114年(汉元鼎三年),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单于(前114—前105)继位。人物介绍夺取单于汉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一二六年),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

  • 军臣单于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对付汉朝皇帝的

    军臣单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匈奴的发展绝对和单于的本领成正比,第一代头曼虽勇猛但抵不过赵牧和蒙恬,第二代冒顿单于创世纪般的统一了草原又差点弄死刘邦,逼得大汉朝只好用和亲的方式保持两国局势的稳定。第三代单于老上继承了他爹地的意志,继续带领着匈奴在汉朝边塞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