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的儿子无功却被汉武帝封侯 汉武帝最后为什么把他们的爵位夺去了

卫青的儿子无功却被汉武帝封侯 汉武帝最后为什么把他们的爵位夺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80 更新时间:2024/2/15 3:20:27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和卫青的儿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其实,在卫青还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就开始打击卫青后人了。

一开始,卫青是得到汉武帝极大宠爱的。卫青打了大胜仗,还没有班师回朝,汉武帝就高兴地把卫青的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封为侯。

要知道,当年刘邦曾和大臣们立过“白马之盟”,指出,如果一个人不是刘姓,就不能封王。如果一个人没有战功,就不能封侯。卫青的三个儿子,不但没有任何战功,而且还没有成年,汉武帝竟然就把他们封为侯,同时,每个人都是食邑1300户。

(卫青剧照)

卫青是个明白人,知道汉武帝封他三个未成年的儿子为侯,对他的儿子们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一回来,他就推辞。说他的儿子们无功,不能封侯。但是汉武帝不听,一定要封。

不过,没过多久,汉武帝都开始打击卫青的儿子们了。

当然了,功臣的后代,很容易就养成纨绔子弟的作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官二代”。“官二代”行为不检点,作风浮浪,受到皇帝的惩罚,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卫青的儿子们所受到的处罚,似乎并不是“官二代”的那些作为。

在卫青的儿子们被封侯第八年的时候,汉武帝就以“矫制不害”的罪名。削夺了卫青大儿子卫伉的侯爵。

“矫制”就是假传圣旨,“不害”就是没有造成什么危害。那么,卫伉究竟假传了什么圣旨?假传圣旨本来是大害,怎么会没有造成危害呢?因此,这个罪名实际上是非常可疑的。更为可疑的是,史书上并没有给出理由。既然是“矫制”之罪,为什么却不给出个理由呢?因此这就很让人不理解了。更有可能是这个罪不值一说,要是说出来的话,让大家看明白了,对汉武帝的形象有损害

除了卫伉外,卫青的两个儿子卫登和卫不疑在卫青活着的时候,也遭到了打击。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夺了卫登和卫不疑的侯爵。

削夺卫登和卫不疑的理由,是“酎金不如法”,也就是说,献给朝廷的“酎金”,成色不足。

(汉武帝剧照)

如果说汉武帝打击卫伉,有些让人不明所以的话,他打击卫不疑和卫登,就明显是一种故意找茬了。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故意找茬打击卫青的儿子们呢?

我们知道,皇帝如果忌惮某个大臣,一般是这个大臣居功自傲。但是卫青恰恰相反,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不居功自傲。汉武帝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而卫青加以拒绝,就是证明。

除此之外,卫青有一次得到了汉武帝一千的赐金,卫青当即把五百金赠送给了汉武帝最宠爱的王夫人。五百金是小事,但是这个行动,表明了卫青在讨好王夫人,也以此讨好汉武帝,这就是卫青不做大的证明。

另外,卫青也从来不“养士”。当时的“养士”之风很盛行,这是从战国末期传下来的一个传统。但是,当社会发展到汉朝这样一个大统一的朝代,依然还要“养士”的话,就很有嫌疑了。卫青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再加上他位高权重,因此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养士”。

可以说,一直到卫青去世,他都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也没遭到汉武帝的打击。这在汉武帝的手下,是相当不容易的。

(霍去病剧照)

那么,既然卫青那么谨小慎微,为什么汉武帝在卫青活着的时候,就亲自把他封给卫青儿子们的爵位给夺去了呢?

这实际上就是汉武帝的一种“驭臣之术”。他要对大臣随时保持一种高压的态势,让大臣任何时候,都不敢有非分之想。汉武帝任用过很多宰相,这些宰相都基本上都无一善终,就是一个证明。

毕竟卫青对于汉武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打击匈奴,还只能靠卫青,以及卫青的侄儿霍去病。汉武帝虽然忌惮卫青,却不敢把他给拿下。所以只能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断地对卫青进行敲打。

当卫青已经去世后,汉武帝对卫青家族就不客气了。尤其是在后来“巫蛊事件”发生后,卫青家族遭到了重大打击。《汉书》上说,“卫氏悉灭”。对这句话,后人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在“巫蛊之祸”中,卫青家族被汉武帝悉数杀光。有人认为说的是“巫蛊之祸”后,卫青家族的势力全没有了。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了汉武帝对卫青后人,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标签: 汉武帝卫青

更多文章

  • 卫青生前有做错什么吗 死后汉武帝为什么将他家族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卫青

    还不知道:卫青家族被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这个王朝是非常特殊的时期,但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也有很多的英雄出没,作为兵马大元帅的卫青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要知道一开始的他只是一个家奴而已,后来家姐得圣心才让他承恩于帝,他才有机会为皇帝打下一片和平。就是

  •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时,缴获的百万匹战马,为何入塞时就只有三万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卫青,汉朝

    大家好,说起卫青霍去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处,汉武帝看了也会很纳闷:卫青霍去病缴获了上百万战

  • 平阳公主有过三次婚姻,为什么说她最爱的丈夫是卫青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平阳公主,西汉

    平阳公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平阳公主一生的情感之路也是非常坎坷,前后出嫁了两次都已守寡结尾,最后嫁给大将军卫青才开始被传为佳话。可能一般人也只知道平阳公主和卫青的事情,而平阳公主前两任的夫君就不知道了。这也不奇怪,因为之前的两位也并不出名,而且还丑闻加身,相

  • 4句话就写出了卫青的一生,赏析陈普的这首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普,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陈普的诗词吧!在大汉与匈奴的对抗中,最致命的弱点便是"马匹"——毕竟游牧民族,从小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更别说还有众所周知的汗血宝马加持。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汉武帝从便令身负特殊使命的商人暗度陈仓。当时,大汉与匈奴还在和平期,两国可以贸易往来。于是一批商人进入匈奴境

  • 历史上的周亚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河内郡太守,后兄长周胜之因为犯法,被剥夺了爵位。汉文帝封周亚夫做条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择绛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续绛侯后。”),继承周勃的爵位。文帝后六年(前158年),匈奴犯边,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驻扎在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汉文帝曾

  • 西汉名将周亚夫之死:因为一顿饭而被饿死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亚夫,周勃,细柳营

    周亚夫这个人,无论是在汉朝还是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名人。曾经因严于治军,而被汉武帝看中。又因为平定七国之乱,而名垂青史。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饿死狱中。从权力的巅峰,到沦为阶下囚,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周亚夫出身于高干家庭,他的父亲就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周勃不仅曾经拯救刘家江山于危难,

  • 揭秘:一双筷子是如何让一代名将周亚夫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亚夫,汉朝将领

    周亚夫之忠可谓愚忠,而汉景帝则是巨奸。在集权时代,即便像汉景帝这样造就“文景之治”的皇帝,也是相信不得的。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未央宫内肉味扑鼻,酒香四溢,原来,汉景帝刘启要宴请条侯周亚夫。宫殿之上,歌舞升平,气氛和谐。与往日不同的是,有一个14岁男孩儿——太子刘彻。待到景帝一声令下,周亚夫才注意到

  • 周亚夫的墓地在哪里 后世如何纪念周亚夫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亚夫,西汉,丞相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周亚夫的墓地在哪里河北衡水景县周亚夫墓位于河北景县县城西1.3公里处,底周长600米,高约16米,占地面积

  • 揭秘:周亚夫是如何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亚夫,刘彻,卫青,平阳公主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但是这必然会遭到早已权力膨胀了的诸侯的反对,于是有了西汉时期著名的“七国之乱”。汉景帝三

  • 解密: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亚夫简介,汉文帝

    周亚夫简介想必大家对周亚夫一定不陌生吧,看过电视剧《美人心计》都知道周亚夫这个角色吧,那么他的真实历史大家知道吗?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中的周亚夫吧。周亚夫出生于公元前199年,死于公元前143年,他是西汉非常有名的将军,军事家,今天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