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哙的功绩显著,刘邦为什么还要派陈平去杀了他?

樊哙的功绩显著,刘邦为什么还要派陈平去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3/12/22 1:44:15

樊哙和刘邦是同乡,都是沛县人,他们相识很早,不仅是好兄弟还是连襟,樊哙的妻子吕媭是吕后的胞妹。樊哙家境贫寒,以屠狗维生。

樊哙,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邦担任泗水亭长之时,因释放囚徒触犯秦代律法,被迫隐居芒砀山。秦末农民起义大爆发以后,樊哙奉沛县令之命请刘邦回来主持起义,刘邦被大家拥立为沛公,在沛县起兵。

随后,樊哙被刘邦任命为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樊哙英勇杀敌,总是冲锋陷阵,在与秦国骁将章邯作战之时,斩首23人,奋勇抵抗,后来因屡立战功被封为贤成君。

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征入关之时,樊哙斩杀秦朝都尉,俘虏秦军近150人,降服秦军几千人。刘邦进入咸阳城以后,被豪华的宫殿迷花了眼,樊哙力劝刘邦不要贪恋秦宫的奢华,还军霸上。

刘邦入关后,犯了一件错事,派重兵把守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项羽破关而入驻扎在鸿门。以刘邦的实力跟项羽硬碰硬,无疑是以卵击石。第二天刘邦只好去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项羽看见谦卑的刘邦,便原谅了他,设宴款待刘邦。

刘邦能够糊弄项羽,却骗不了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范增一眼看出刘邦的野心,便命项庄以舞剑为由刺杀刘邦。张良立即将行刺之事告诉了樊哙,樊哙闯入项营对项羽说:“我们沛公自入关以来封锁仓库,还军霸上,等待大王的到来,沛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王竟然听信小人之言,怀疑沛公,离间沛公与大王的兄弟之情。”项羽听后越发的内疚,刘邦趁机偷偷的溜走,在樊哙、陈平纪信等人的掩护下回到霸上。

刘邦还定三秦之时,樊哙英勇杀敌,重是冲锋陷阵,斩杀、俘虏秦军,樊哙是杀敌最多的将领,因还定三秦有功被刘邦升为将军,赐樊乡作为食邑。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之时,由于项羽后方不稳,而且韩信已经将齐国占领,黥布也叛楚归汉,对项羽的老巢彭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无奈之下,项羽只好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协议达成后,项羽便挥师东归。刘邦在张良等人的劝说下,撕毁合约追击项羽,樊哙英雄杀敌,俘虏楚军四千人,后来与韩信等人将项羽围困在陈县,项羽突围逃往垓下,最终兵败自刎。

刘邦称帝以后打击异姓诸侯王,樊哙被任命为主帅先后平定燕地、楚地、代地。后来陈稀在赵国巨鹿起事反汉,樊哙率兵收复赵地27个县,樊哙因功绩显著升任为左丞相,加封食邑一千五百户。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因先前平息陈稀叛乱受了箭伤,在平息英布叛乱之后,旧伤复发,回到长安还没有歇息一会儿,就听闻燕王卢绾叛乱,于是命樊哙讨伐卢绾。

樊哙一走,就有人给刘邦打小报告:樊哙早就与吕后狼狈为奸,他们都盼着你死呢,等您死后,樊哙会将戚夫人一族赶尽杀绝,再将赵王刘如意杀死。

刘邦听后非常生气,他本来就对吕后不满,先前还一直想废除吕后之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储君。现在听闻吕后与妹夫狼狈为奸,非常气愤。刘邦便问计于陈平,在陈平的建议下,刘邦派周勃到前线取代樊哙,平息燕地,派陈平到樊哙营中斩杀樊哙。临走前刘邦叮嘱陈平,要赶快将樊哙的人头提来见他。

就这么一位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也受到刘邦的猜忌,樊哙可以说是刘邦的老部下了。陈平和周勃在去往燕地的途中,两人开始商量,陈平说:樊哙是老革命了,跟随陛下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又是吕后的妹夫,我们走后,吕后姐妹一定会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到时候我们吃不了兜着走。

经过一番商议以后,周勃和陈平打算将樊哙押回京城,由刘邦自己处置,陈平来到樊哙军营前,樊哙见是文官陈平一个人,便放松了警惕,以为是来传达皇帝的敕令,随后,武将周勃突然窜出将樊哙拿下,押回长安。

在返回长安的途中,陈平听闻刘邦驾崩,心理松了一口气,幸好自己没有杀樊哙,不然刘邦去死后,吕后主政,自己的小命可就不保了。与此同时,陈平也很担心,万一小人趁机给他穿小鞋,那岂不是也难逃一死。

陈平一回到长安,就跑到刘邦灵前啕嚎大哭:你让我们处决功臣,我们可没有那个胆子啊。这番话无非是说给吕后听的,吕后姐妹看到樊哙安然无恙便安心了,吕后随即恢复了樊哙的爵位。公元前189年,樊哙病逝,享年53岁。

标签: 樊哙西汉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名将李典:屡立战功 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典,名将,曹操,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

  • 为何三国大将李典的形象总是让人颇为钦佩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李典

    东吴三世老将程普曾高度评价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里着重表明了周瑜为人儒雅、胸怀宽阔,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汉末三国,不仅是东吴的周瑜有儒将之风,在曹魏,也有一位谦谦君子,陈寿评价其“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个人就是李典。恂恂长者-李

  • 三国曹操部下李典究竟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典

    三国李典李典是东汉末年之时,曹操麾下的一员名将。李典为人谦虚谨慎,深明大义,又好儒学,颇有长者之风,军中的人都对他十分尊敬。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典的简介吧。李典画像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活了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了。后来,曹丕念在他往日的功劳和高尚的节操,追谥其为愍侯。李

  • 李典:名将李陵的七世孙,还是曹操的爱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典,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曹操的爱将,就不得不提五子良将,五子良将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了,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但是除了这五位之外,还有很多武将都是非常的出色,比如被称作“古之恶来”的典韦,“虎痴“许褚等,而除了这些名气比较响亮的武将之外,

  • 李典的军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典,曹魏

    大魏有儒将,巨鹿李曼成。少自有雄气,不与诸人争。好文习左传,博观卓不群。恂恂若不及,谆谆长者风。英华三十六,花谢满院庭。读三国,品人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和朋友们来聊聊曹魏名将李典。在曹魏阵营中,李典属于年轻的元老,他投靠到曹操帐下比较早。曹操刺董失败后,逃回故乡陈留县,树起义旗,延揽天下英雄才

  • 揭秘东汉隐士庞德公究竟是庞统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隐士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出名的隐士。庞德公,字尚长,是襄阳人。庞德公才华洋溢,为人低调俭朴,深受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的敬佩。庞德公为人友善,闲暇之时,会和司马徽等人把酒言欢,日子过得惬意而舒适。有一天,司马徽来到庞德公家中,碰巧庞德公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走入庞德公家中,让庞德公的妻子与儿女备好下酒

  • 庞德忠义度武力值不输关羽为何名气没有关羽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

    庞德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一员猛将,他武力超绝,曾经力战关羽而不败,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勇武过人,后来在和关羽作战的时候被关羽水淹七军,当场擒获,因为誓死不降所以被杀。庞德年少的时候就很骁勇善战,当时他在马腾的手下办事,跟着马腾一起抗击外族,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后来庞德跟着马腾一起对抗袁尚,当时有个叫郭

  • 曹操都为之落泪的庞德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庞德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一员猛将,他武力超绝,曾经力战关羽而不败,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勇武过人,后来在和关羽作战的时候被关羽水淹七军,当场擒获,因为誓死不降所以被杀。庞德年少的时候就很骁勇善战,当时他在马腾的手下办事,跟着马腾一起抗击外族,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后来庞德跟着马腾一起对抗袁尚,当时有个叫郭

  • 庞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为什么关于他的评价会有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庞德,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时期名将庞德的历史评价,真的有那么高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先简单介绍下庞德,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

  • 庞德为什么不降关羽?他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庞德,三国

    庞德不降关羽,其实只有一个原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三国演义》,刘备当上汉中王以后,命令关羽攻取樊城。关羽率领兵马,首战告捷,攻取了襄阳城,赏军抚民之后,又率领兵马,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见关羽智勇双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吓得惊慌失措,急忙派人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