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商汤均用此巫术收买人心,千百年来帝王惯用此法

曹操、商汤均用此巫术收买人心,千百年来帝王惯用此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3/12/11 21:10:43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张绣。当时正值麦熟季节,为了笼络民心,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军令一下,大小军官经过麦田时都纷纷下马,用手扶着麦子走,唯恐践踏了谷物。身为主帅,曹操并没有下马。

岂料,偏偏出了意外。当曹操经过麦田时,田中忽然飞出一头鸠鸟,曹操的坐骑受到惊吓,慌忙窜入麦田中,践踏了一大片麦子。

为了以身作则、严明法纪,曹操拿起手中佩剑便要自刎。众位将士赶忙拦住,郭嘉进而引用《春秋》大义为之辩解。沉思良久后,曹操便用佩剑割下一缕头发,以代替自己的脑袋,并传令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小说中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桥段,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瞒传》。对于曹操的这种行为,通常认为是他权谋之术的一种体现——为了笼络人心而故作姿态。

因而,罗贯中即在书中作诗评论道: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曹操的做法是否为诈术并非本文所关心的,我想探讨的是:曹操为什么会采取割发代首的行为,而且大家还都买账呢?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一、商汤求雨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商汤灭夏后,天下大旱,连续五年,百姓都颗粒无收。这种情形下,商汤亲自往桑林去祈祷,他对上帝祷告说:

假如是我一人有罪,请不要波及百姓。如果百姓有罪,那么也请惩罚我一个人。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不好,使得上帝鬼神伤害万民的性命。

之后,商汤剪掉他的头发,用木头夹自己的手指,并用自己的身体作牺牲(祭祀用品的专称),以此来向上天祈福,大雨不久就到来了,百姓因而十分高兴。

上面说的是商汤祭祀求雨的故事。

远古时期,当久旱不雨之时,人们常常祭祀鬼神以祈求降雨。而且,祭祀常常采用人祀的方式,也就是焚烧活人以求雨。

这种习俗一直到春秋时期还存在。《左传》记载,鲁僖公二十一年夏季时,鲁国大旱,僖公便打算焚烧巫人和仰面朝天的畸形人,希望以此求雨。所幸,最后被大臣所劝阻了。

商汤爱民如子,不忍心牺牲他人性命,于是便用自己为牺牲,来祭祀上天。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不能自焚去求雨,割发、夹手指便成了一种替代手段,它等同于将一个人的性命拿去做牺牲以祭祀上帝。

可以看出,在这里,头发是生命的一种替代物。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二、干将莫邪铸剑

《吴越春秋》记载了干将与妻子莫邪的铸剑故事。

吴王阖闾闻听干将善于铸剑,于是便请他铸造两枚宝剑。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宝剑却迟迟无法成型。

莫邪:你以善于铸剑著称,如今大王让你铸剑,但三个月过去了,都没有成功,你难道是有意为之吗?

干将: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莫邪:要想炼就神物,必须要有人做牺牲才行。如今你想要制作宝剑,却没有人去牺牲,这怎么能成功呢?

干将:当年我老师冶炼宝剑时,金铁无法熔化,于是他们夫妻自身跳入火炉之中,宝剑便因而成型。如今我铸剑也不成功,难道也是这个原因吗?

于是干将夫妻便割掉头发斩断指甲,将发爪投到炉中。果然,宝剑很快就铸成了。

干将莫邪的故事,与商汤祈雨的故事一样,都反映了古人以发爪代替人身为牺牲的传统。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三、头发巫术

通过商汤祈雨以及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们对头发的迷信由来已久,曹操割发代首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灵机一动,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这种割发代首的行为,其实就是头发巫术的一种。

什么是头发巫术呢?

在古代巫师和巫术信仰者看来,一个人的头发,就是这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损害了这一部分,也就损害了一个人的生命。而一个人如果舍弃了自己的头发,也就等于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头发与个体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如果你相对某个人施加某种巫术,那么只要针对他的头发施加相应的巫术即可。这便是头发巫术。

除了上面所说的割发代首外,头发巫术还有其他种类。

传统巫术信仰认为,子女与父母的头发会发生感应。因此,河北民间曾经有过这样一种头发巫术:

如果父母的坟墓被人践踏隐没了,如何寻找呢?你可以将自己的头发剪下了,在坟墓附近的地方拖着走,遇到拖不动的地方,就是你父母的埋骨处。

所以,如果你有祖先的坟墓找不到了,不妨试试这招。当然,效果不予保证。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曹操干将商汤

更多文章

  • “网开三面”背后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和商汤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汤,商朝

    网开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那么关于网开三面的历史故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商汤,又名履、天乙、大乙、武汤、武唐、天一汤等,史称“汤有七名”,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创建者。商朝远古的始祖名叫契,曾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封地在商(即今河南

  • 商汤是如何辨味识才的?后世对商汤有哪些纪念?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汤,商朝

    商汤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那么关于商汤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为政之道,唯在人才。如何用人历来是关系社稷安危和国家治乱兴衰的根本大计。中国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无不高度重视选人、用人的问题。商汤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夏

  • 商纣王自焚背后隐藏什么:十五万殷商军队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皇帝,商纣王

    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江山易主,政权更迭。对于殷商而言,随着牧野之战的失败,末代君王商纣帝辛以一把烈火,宣告了一个朝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西周接纳了商的土地和奴隶,成为中华大地新的主人。然而,历史的滚滚车轮一往直前,数千年后,一切都已如过眼云烟。无论是胜利的号角还是失败的哀号,都已

  • 商纣王自焚背后隐藏着什么?十五万殷商军队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皇帝,纣王

    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江山易主,政权更迭。对于殷商而言,随着牧野之战的失败,末代君王商纣帝辛以一把烈火,宣告了一个朝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西周接纳了商的土地和奴隶,成为中华大地新的主人。然而,历史的滚滚车轮一往直前,数千年后,一切都已如过眼云烟。无论是胜利的号角还是失败的哀号,都已

  • 揭秘:王叔比干真的是被商纣王下令挖心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纣王,比干,商朝

    比干之所以被称国神。是因为其人品非常之好。他忠心为国。这时候大概会有人说,他是王族嘛,他不为谁为啊?这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前途,或者为了自己的宝藏,是不喜欢说实话的。可是比干不这样,比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纣王越不愿意听,他就越偏偏要讲。为了突出他的忠心直谏嘛。其次就是比

  • 这个皇帝被妖魔化!商纣王其实是个贤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纣王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丑化和诋毁失败者,是胜利者的惯用手段。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阐述自己改朝换代是顺应天意,是众望所归。商纣王就是一个被严重妖魔化的失败者。网络配图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容貌俊美、力大无穷的帅哥猛男,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 为何说商纣王是史上最早热衷于摆谱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纣王

    昔日的明主由于好大喜功而变成了昏君,他的“谱”摆得太大了,以至于让举国上下的人民都难以忍受,最后在牧野之战中居然发生了“倒戈”事件。可怜的商纣王,只能在断送江山社稷的一刹那自焚于鹿台了。摆谱,不光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历史悠久的。古往今来,摆谱的大有人在。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风俗”。“摆谱”风俗

  • 千古奇冤!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纣王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和夏朝的亡国之君桀一直都是暴君的代名词,我们多数人也都传承着这个观点。然而,历史上为纣王翻案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究竟是怎样的?商纣王历来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典型。然而毛泽东却认为把他看作坏人是错误的,他其实 "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

  • 商纣王残忍杀害伯邑考 还烤了给周文王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纣王

    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长子,还是嫡长子。按照古代继承制度,不出意外伯邑考就是周文王的继承人。伯邑考是妥妥的官二代,就算他爸当不了皇帝,继承他爸的封地完全没什么问题。据记载伯邑考从小品行就很好,长得也是风度翩翩,还会一些乐器。在《封神演义》中伯邑考同志就以其风度翩翩的外貌,温文尔雅的气质吸引了苏妲己,但是这

  • 商纣王真的像历史上说的那么荒淫无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纣王

    印象之中的商纣王,骄奢淫逸荒淫无道,沉迷于美色酒池肉林,实际上事实并非是这样的。《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其他史料中也有“形容俊美”和“帝辛受德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抚梁移柱之力”的记述。作为当时世界超级大国的国君,商纣王同历代帝王一样,固然有淫逸奢侈、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