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子与齐景公什么关系 外交家晏子的故事有哪些

晏子与齐景公什么关系 外交家晏子的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1/2 16:08:42

齐桓公死后,由于齐国内部矛盾重重,自顾不屑。后来由于齐景公上位,面临国内矛盾,和外部夹击的局面下,幸亏有宴婴的协助,周旋在列国中间,这才维护了齐国形象。可以说是宴婴是齐国的救国功臣。

但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来说,也可以说是“和而不同的友谊”。齐景公和宴婴虽然是君臣,但也是朋友关系。像这样朋友关系的君臣估计只有在先秦时代能够看得见吧。当初,齐景公想要为他换一间住所,被宴婴所拒绝。景公没办法于是趁宴婴出国办事时,将他的家人安排住进了一套好的房子里。但宴婴回国后又执意让家人搬回自己的屋子。

梁丘据善于迎合景公,景公很是高兴,便对宴婴说也只有梁丘据与他“和”。宴婴不以为然,便提出了为国效应“和而不同”,强调臣民的反对声是“和”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君主施政的合理性。多少年后,齐景公在海边游玩,忽然传来宴婴病危的消息,大吃一惊,便选择了一辆最好的马和最好的车,令驾车的人赶紧前往宴婴的住处。当马车行驶不过一百步的距离,齐景公嫌御手赶马车的速度不够快,于是立马夺过缰绳,亲自驾车。又过了一段距离,还是感觉车速不够快,于是对马失去了信心,便干脆跳下车,自己飞奔快跑,还是见了好朋友最后一面。从这可见,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一般,似乎超越了君臣的关系。

外交家晏子的故事介绍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

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定会让你听到有关我的好话。”果不其然,三年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夸赞晏子。景公准备给予赏赐,但都被晏子拒绝了。景公就问他原因,晏子就对他说:“以前我铁面无私,认真执法,别人都说我的坏话,现在我改变了做法,对待事物听之任之,无为而治。所以都来夸赞我。原本的奖赏现在因该是惩罚,于是通过这件事后景公开始信任晏子了。

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当走进一家店,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于是就问原因,老板解释说,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脚就被砍了去。不买假脚的话,如何进行生产,养活自己呢。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发现房子很是破烂,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景公看来很是有所触动。

其三、景公喜欢出游喝酒,晏子则想方设法让他少喝。可是事与愿违,景公又喜欢上了建造楼阁。晏子知道拦不住,就主动把工程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增加预算,拖延工期,一拨又一拨的雇佣劳动工人,三年之后,工程完成了,受灾百姓也顺利度过了灾难。

晏子辞千金讲了什么道理

在《晏子辞千金》中,全文语言风格质朴,每一处小地方都有一个大道理。其中通过几处简短的场景,写出了晏子家境清贫如洗,也正是晏子的简朴行为于含辛茹苦的一贯作风,成就了晏子“辞千金”的缘起。

一天,晏子刚吃完饭,齐景公派使臣到来,于是晏子把食物分出来,请使臣吃,使臣没有吃饱,而晏子也没有吃饱。于是乎,使臣回去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感叹道;“晏子的家境居然这样穷,作为皇帝的我居然不知道,是我的过错。”便立即派人带了黄金千两和部分税租交给晏子好让他款待宾客。可谁知,这么好的事,晏子居然拒绝了。齐景公经过多次派人相送,他还是没有接受。最终拜了两拜谢道;“我的家境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母妻子甚至延伸到朋友,你这样的封赏足够了。我的家并不贫困啊,听别人说,从君主那里得到赏赐然以后你分发给百姓,这是臣子越权代替君主统治人民的行为,而忠诚的人可不会这么做;另一个从君主那里拿到封赏又不发散给百姓,这是占为己有的行为,仁义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只要有衣服穿,有饭可以吃,心理得到满足就好了,这样还可以不用想那么多。齐景公仍就不明白。晏子说道,旁人曾说过,聪明人难免会有失误,再愚蠢的人多几次思虑还有是有可取之处的,想来是管仲的错,我得对吧?因此只能再次拜谢而不能接受了。

晏子论社鼠表达了什么内容

晏子论社鼠一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在这篇典故里所表达的内容的是:国君身边的人奸佞小人就像一只社鼠一样,危害力很强,在朝廷上让皇帝不要听取忠臣之话,在朝廷外则向百姓们卖弄自己的权势。

一天,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就是那些社庙中的老鼠”。景公很是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晏子回答说:“说起社,就是把木头有秩序的一根根立在一起,然后给他们浇上泥土,老鼠便会来到这里栖居。如果用烟熏赶走这些老鼠就会害怕其中的木头被烧坏,如果用水去浇灌害怕的是会毁害泥土。所以这些老鼠不能够被杀灭,一直存活,结果导致了社庙的问题。国家一样也不列外,君主身边的奸佞之人就如同社鼠一般,迫害忠臣,劝诫君主屏蔽忠诚的劝告。在外面,则欺压百姓,玩弄自己的权势。像这样的社鼠,不铲除他们就会导致国家祸乱。若要杀除,却往往得到君主的庇护,成为亲信。这就是社会的社鼠啊!”

因此,要想铲除此患,就需要国君亲信忠诚人士,远离奸佞小人。否则就会危害到国家社稷。晏子劝诫景公要善用良臣,使景公深切的感受到,身边人的重要性,若运用不当,将可能给自己或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立身而行,亲师友,远小人。这样才能少走些弯路,也能提携我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晏子名言有哪些

作为春秋时代的著名历史人物--晏子,史上有很多关于他的评价。刘向还将他比作管仲,为人机智勇敢,作为一朝相大夫,能够时时事事替帝王考虑,远出他国,不仅仅保存了自己的尊严,还保住了国家的尊严。

关于他流传下来的名言有很多,就让我们一一来解读。

一、“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这则名言是墨子告诫齐景公的话,而景公却不领情,嫌故人知道自己的实情,摸自己的老底,不肯听取晏子的劝诫。后来晏子辞去了官职,百姓不安,朝廷一片混乱,景公不得不将晏子请回宫中。这两句名言就是来自于此,至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这两句话告诫人们不要一味的相争,这样只会导致祸端。而是要相互歉让,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和睦安乐。

三、“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这两句话出自《晏子春秋》,告诫人们为人处事的一些方法,近贤远佞。表明在接触他人时要有一定的谨慎性。

四、“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出自晏子的经典语录,他告诉人们在任用他人时要知人善任,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若一味的看人的短处和长处,那就会是事情的成败大打折扣。

五、“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这句话主要赞扬了刚正无私的品格,针砭了那些媚上压下的人,至今都有借鉴意义。

更多文章

  • 晏子与齐景公什么关系 外交家晏子的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晏子与齐景公,外交家晏子

    齐桓公死后,由于齐国内部矛盾重重,自顾不屑。后来由于齐景公上位,面临国内矛盾,和外部夹击的局面下,幸亏有宴婴的协助,周旋在列国中间,这才维护了齐国形象。可以说是宴婴是齐国的救国功臣。但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来说,也可以说是“和而不同的友谊”。齐景公和宴婴虽然是君臣,但也是朋友关系。像这样朋友关系的君臣估

  • 春秋宰相晏子曾三次辞谢国君赏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宰相,晏子,国君

    这是春秋时晏子的话。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此典中的“智者”,原为“圣人”。齐国的宰相晏婴正在吃饭,齐景公差遣的使者到了。晏婴见使者光临,便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一份饭两个人吃,结果使者没吃饱,晏婴也没吃饱。二人都很尴尬。网络配图使者回到朝廷,把在晏府吃饭的情况禀报给齐景公。齐景公听后说:“唉!晏

  • 晏子为齐相的时候的历史背景究竟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晏子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故事?晏子兵不血刃干掉己方三员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晏子,二桃杀三士,春秋战国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局

  • 齐景公想留孔子晏子为何反对?晏子和孔子有过节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孔子,晏子

    齐景公想留孔子晏子为何反对?晏子和孔子有过节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的家臣,和齐景公也有过会面。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为人,还有他的理念,打算把尼溪赏给孔子,让他留在齐国。但晏子却劝齐景公不要给孔子封地,他还称孔子的那套理论在实际场景中根本无法运用。齐景公算是默许了晏子的建议

  • 褒姒身世之谜:老宫女怀孕四十一年生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褒姒,褒姒身世之谜

    据说在夏桀末年,褒城有神仙变成了两条巨龙,二龙飞到夏桀的殿前,向无道夏桀吐下龙涎,震怒说:“我才是褒城二君,你还不让位啊!”夏桀有些害怕,命人赶紧杀掉二龙。古代人相信占卜,结果卦象显示吉兆。那就不杀了吧!可夏桀总觉得不满意,仍然让人再占卜,果然得到了不吉的卦象。于是,还要驱逐二龙。占卜师也感觉奇异,

  • 中国十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褒姒、郑旦、冯小怜、赵飞燕、甄宓、苏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十大美女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贵妃。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 烽火戏诸侯留下的疑问:褒姒最终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褒姒最终命运如何

    历史书中记述的褒姒的故事有些离奇。周幽王在位期间,传说一位宫女没夫先孕,忽然生下一名女婴。宫女自己讲述八百年前,夏朝期间,有两条龙在朝堂内,口留龙沫。夏桀命令下人拿来金盆,收取龙的唾液放在匣子里。八百年过去了,历王登基。匣子里的龙沫忽然发出幽光。历王命令宫女将其打开。有一条小虫爬了出来,继而不见了。

  • 褒姒真的是宫女无夫怀孕生下的女婴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褒姒

    历史书中记述的褒姒的故事有些离奇。褒姒是谁?她是宫女无夫有孕四十年生下的?今天小编为您揭开褒姒的身世之谜。褒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字,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周幽王在位期间,传说一位宫女没夫先孕,忽然生下一名女婴。宫女自己讲述八百年前,夏朝期间,有两条

  • 褒姒身世之谜:宫女怀孕四十一年才生下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褒姒

    据说在夏桀末年,褒城有神仙变成了两条巨龙,二龙飞到夏桀的殿前,向无道夏桀吐下龙涎,震怒说:“我才是褒城二君,你还不让位啊!”夏桀有些害怕,命人赶紧杀掉二龙。古代人相信占卜,结果卦象显示吉兆。那就不杀了吧!可夏桀总觉得不满意,仍然让人再占卜,果然得到了不吉的卦象。于是,还要驱逐二龙。占卜师也感觉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