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的“不倒翁”曹振镛:当官52年历经三朝都不倒

清朝的“不倒翁”曹振镛:当官52年历经三朝都不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5:18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振镛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儿子曹振镛,虽然有耀眼出身光环的他学习倒十分努力。由于天资聪颖,27岁便考取进士,按照当时惯例,安排到庶吉士梯队进行培养。十年后,参加翰林大考,虽然只是取得三等,此刻他的父亲正担任尚书,乾隆对其父印象很好,所以加恩特授翰林院四品侍讲。

此后其政治仕途犹如东风吹起的大帆,无比通畅平稳。先后任通政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在嘉庆十八年(1813)官拜体仁阁大学士,登上首辅位置。道光继位后,得到全面使用,是道光最器重、最宠信的一位权臣。任武英殿大学士,简授军机大臣。

在长达52年的仕途中,清代论官位之高,做官时间之长再无第二人,曹振镛屡次打破清代官员各项指标的记录。

然而奇怪的是,《清史稿》在撰写曹振镛履历时,只有寥寥几百字,与其宦途时间之长形成强烈反差,形成了清代三朝元老当官时间最长,简历却最短的罕见现象。

巧官好当

如果我们认为曹振镛平庸无奇,却也真正被曹振镛给迷惑了,起码曹振镛绝非平庸之辈。只不过“小心谨慎,一守文法”是他围绕权利周围攫取政治资源的手段。小心行得万年船,作为高级官员的儿子,这些家传的为官套路,曹振镛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其政治手段和学识历经三朝不倒,绝非偶然。

他的一生就是波澜不惊的一生,任何过人之举,都能让他在跌倒在通往官场成功的路上。他既要表现的无所为,又要在恰当时候表现自己的特殊能力,毕竟古往今来的领导者都不会真正喜欢一个窝囊废。这就需要一个度,如何在关键时刻发力,在曹振镛看来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就是用巧劲儿,做巧官。别人把一生的学识和能力用在建功立业上,而他用在了如何做官上,行走官道使用厚黑,不被厚黑,从而成为政坛不倒翁的古今大成者。

如果说乾隆、嘉庆是曹振镛的政治起点,那么道光帝的继位则让曹振镛一下子跃升到高点。

道光继位后,也本想有一番作为,但当面对每天大量官员们递上来的奏折“高可数尺”还是感觉吃不消。没多久,道光就问曹振镛这事怎么办才好?曹振镛马上就提出了巧妙办法说:“皇上几暇,但抽阅数本,见有点画谬误者,用朱笔抹出。发出后,臣下传观,此后都知道皇上精细,没有大事,他们就不敢给您递折子了。”道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离不开曹振镛。

以勤俭著称的道光帝在处理内务府报销款项时,有一次发现鸡蛋报销价格实在太高,但由于自己不知道鸡蛋到底该卖多少钱时,问曹振镛鸡蛋多少钱一个?曹振镛一听就知道是内务府虚报价格,忽悠道光,但内务府的官员可是不好得罪的,于是曹振镛赶忙回答说:“臣不知道,臣身体不好,不吃鸡蛋,所以也不买鸡蛋。”

这些小细节完整体现了曹振镛为官使用的“巧劲儿”,尽量把“多磕头,少说话”发挥到极致。曹振镛越是这样“低调”,道光就越喜欢他。夸他工作能力:“承书谕旨,尽心竭力”,在他去世后,道光更是给了曹振镛高度评价:“大学士曹振镛,人品端方。自授军机大臣以来,靖恭正直,历久不渝。”最后给了当时文臣最高谥号文正。

曹振镛的运气

与其说曹振镛无所作为,只做巧官,倒不如说自乾隆中后期到嘉庆、道光,最高层的统治风格便是“不生事”,所选用的官吏大抵必须按照这一风格选用,而曹振镛却是这一风格的代表和受益人。

许多人往往以为曹振镛做官秘笈是大清最成功的一个,然而这都是表面。本质上,曹振镛做官手段并不新鲜,以“少说话”作为当官风格,他不是历史上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

宋代是宰相辈出的一超,其职位更迭,人数之多都创历史之最。其中有几位宰相能够长时间在岗,也大多源于迎合皇帝为政的风格和胃口。如宋真宗时大力宣传“祖宗旧法”,一切因循守旧,官场争相做老成持重的榜样。按照宋代管理官员制度三年一次“磨勘”(考核),官员们只要在三年内不出什么差错,就会正常得到提拔。李沆做宰相时,接待宾客都轻易不多说一句话,他的弟弟对他说:“外边人议论,大哥是个没嘴的葫芦。”章得象更是以默默无所为得到重用,一直当到宰相。

曹振镛的成功在于他遇到了嘉庆、道光一类的人物,如果遇到康熙雍正一类开拓性的帝王,则断不至于如此受到宠信。虽然嘉庆、道光对官员们不作为,不负责任进行过痛批:“自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百司,皆唯诺成风”但却明知此等官员作风现象严重不加以大力纠正,而是不断重用这类官员,看来曹振镛这类的“庸官”始作俑者即是嘉庆和他的儿子道光。

许多人往往将曹振镛形容成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毫无能力的官场老狐狸,这也不符合常情,如果一个人如同木偶,毫无能力,断然不会持续受到嘉庆、道光的重用。

曹振镛做官既有能力,又无神奇之处。为官52年,未有受贿等指控,其担任主考官时能坚持原则,为当时的清朝选拔出了“林则徐”一类的清流高官。但是总体看来,他的不作为,整整引领了一个潮流。后来的帝师和大学士们无不如同曹振镛一般。

曾国藩对此现象曾给他的至交郭嵩焘写信痛批,大谈朝廷高层官僚的不作为和政坛元老不倒翁:

“往在京师,如祁(祁寯藻)、杜(杜受田)、贾、(贾祯)、翁老(翁心存),鄙意均不以为然,恶其不白不黑,不痛不痒,假颟顸(糊涂马虎)为浑厚,冒乡愿为中庸,一遇真伪相争之际,辄先倡为游言,导为邪论,以阴排善类,而自居老成持平之列。”

这些人都是在嘉庆、道光帝选人用人培养下的一批“曹振镛”们,彻底把晚清带入死气沉沉。

可以说,曹振镛能够三朝不倒翁,除了运气好,还在于自身的守成之道。但是从当时的国家角度来讲,在世界大格局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已经形成,却一味强调“守成法祖”任用以曹振镛为代表的“没嘴葫芦”的官僚阵营,这些官僚队伍又以不作为的力度,将逐渐走向滑坡前夜的大清往下推了一把,加速了清朝最终的“抽心一烂”。

标签: 曹振镛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廷为何总抓不住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

    咸丰三年(1853年),天下大乱,农民兵太平军队决定派兵北伐。朝廷大臣胜保在山东高唐州垒墙拦截,俘获多名人员,其中有一名竟然是太平军头目。狡猾的头目想保全性命的同时也想凸显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如数家珍似的把自己收集来的消息悉数告诉胜保。这个头目把自己并不掌握或者根本不知情的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推敲,胡说

  • 解密:东王杨秀清在太平天国政权为何能排老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

    1848年lO月,冯云山走出了桂平监狱。以杨秀清、萧朝贵为核心的平在山烧炭工,即使生活都非常贫苦,但为了能营救冯云山出狱,各人还是从自己的微薄收入里挤出一点钱来,聚沙成塔,筹集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这就是太平天国史上常提及的“科炭”钱,交由当过讼师的拜上帝会成员黄玉昆,向衙门行贿。桂平知县于是从轻

  • 洪秀全为啥向杨秀清下跪?因东王懂得“特异功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秀全,杨秀清,清朝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境内发动起义,之后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在永安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征战初期,人们常常会见到奇怪的一幕,那就是天王洪秀全时不时的要给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下跪,聆听他俩的训话,有时候洪秀全甚至要挨骂,挨打。按道理讲,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杨秀清是老三,萧朝贵是老四,怎么哥哥给兄

  • 杨秀清手握重兵 为什么斗不过一个没有实权的洪秀全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洪秀全

    还不知道: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对于

  • 杨秀清的手中握有军权 他为什么最后会被洪秀全给弄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

    杨秀清为何斗不过洪秀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杨秀清手握军权,最终却被洪秀全处死,这是为什么呢?总的来说原因只有5个字:得罪人太多!他喜爱用“天神下凡”这种把戏,来体现自己的权威。有次因为洪秀全打骂了办事不利的官女,杨秀清突发奇想的开始

  • 杨秀清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为什么洪秀全杀他却丝毫还手之力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洪秀全

    杨秀清为什么不知道洪秀全要杀他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很聪明,有勇有谋,政治敏锐性极高,可是,这么有勇有谋的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发现洪秀全对他布下的天网,并且最后,他的族人被无情地杀害了两个月,他竟没有丝毫还手之力。杨秀清虽然政治灵敏度高。但他

  • 杨秀清以前是一个烧炭的 他的才能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秀清的才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杨秀清如果对这个人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以前是做什么的其实他以前竟然是烧炭的,通俗的说就是耕山烧炭了,那么这样的工作其实是个人都是能做的,所以不需要什么聪明才智,但是最后杨秀清带兵打仗的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杨秀

  •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怎么样?杨秀清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杨秀清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怎么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秀清能够在“永安建制”受封东王,有着太平天国特殊的权力构架原则,他不但有着宗教神权的身份,也有世俗的军事控制权。杨秀清是烧炭工出身,从小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世道艰难,上山成了烧炭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后,在

  • 洪秀全权力比架空后,为何还能灭掉杨秀清、韦昌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洪秀全,清朝

    被架空的洪秀全,为何能灭掉实力派的杨秀清、韦昌辉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1856年9月,正在江西瑞州督师的北王韦昌辉接到一封“密诏”,而后直接率北殿3000精锐将士星夜兼程赶回天京,半路拉上秦日纲。在佐天侯兼丞相陈承瑢配合下,韦昌辉顺利进入都城而后直接杀向东王府,杨秀清还没

  • 政治嗅觉灵敏的杨秀清为什么没有察觉洪秀全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秀清,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秀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秀清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已经成功地架空了洪秀全,掌控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而且他也很聪明,政治敏锐性非常强(从杨秀清在洪秀全前往营救冯云山的权力真空期,突然自称自己是天父下凡来看,其政治嗅觉多么灵敏)。但是,这么敏锐的一个人,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