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场不倒翁曹振镛的从政秘诀是什么?主要有哪三点?

官场不倒翁曹振镛的从政秘诀是什么?主要有哪三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3:0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曹振镛的故事。

做官五十余载,历三朝,相二帝,生极恩宠,死亦哀荣——揭秘官场不倒翁曹振镛的从政秘诀

清朝有个叫曹振镛的奇人,26岁中举,80岁致仕退休,足足当了53年的官,更厉害的是他不仅当的久而且当的好,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位性格迥异的皇帝,他始终圣眷在身,没遭遇过贬黜,官运亨通到极点,从正七品编修一路做到正一品太傅,死后道光帝不仅亲临凭吊,还追谥他正。"文正"是最高规格的谥号,清朝得谥文正的不过区区8人。因此曹振镛一生可谓荣宠备至。回顾曹振镛这一生,我认为他的从政秘诀主要有三点:

一、谨慎克制、言行得体

曹振镛个性内稳重,《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小心谨慎,一守文法","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自古官场风云变幻,稍有不慎,轻则丢官,重则丧命,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仅嘉庆、道光两朝因种种原因而被罢黜革职、坐牢、流放充军和被杀的官员就有450多人。而曹振镛则一生谨慎,处处小心,循规蹈矩,从不会有出格的举动、过激的言论,甚至给人以"木讷"的印象,但这些特点却很好地保护了他,使他在官场不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相反是一帆风顺,如鱼得水。

他把自己的经验精辟地概括为"多磕头,少说话",虽然这六字经后来备受批评,但认真思量,这未尝不是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所以有史书说他"服官五十余年,历事三朝,身跻崇要,从未稍蹈愆尤,动循矩法。"

二、体会上意,投其所好

道光帝可以说是一个"非典型皇帝",与父祖儿孙都不同,他年轻的时候就崇尚节俭,认为大清朝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只有崇俭去奢,才能保持王朝万世不衰。当皇帝后,他将节俭思想上升为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并带头践行自己的主张,衣服破了他命人缝补后接着穿,嫌御膳规格过于庞大,便消减御膳菜肴数量,就连笔墨纸砚他都觉得所用过于珍贵,命人到坊间购买一般的笔使用。而在前朝,他召来阅历丰富、人脉广泛的曹振镛,任命他为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即实际上的宰相,配合皇帝推行新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曹振镛完全可以借着皇帝喜好节俭这个理由,大肆排除异己。然而曹振镛却没有"烧"任人,他的第一把火直接烧到了自己身上,他带头效仿道光帝的行为,每日穿着打了补丁故意做旧的官服上朝,同时加紧补充功课,向家里的奴仆杂役请教"省钱小妙招",然后在皇帝召见他的时候,他就与皇帝大谈如何节俭。宰相与自己如此合拍,道光帝自然高兴非常,大笔一挥给曹振镛题了四个大字:恭俭惟德!

三、明处不争,暗处杀人

清代官场倾轧排挤之风严重 ,

稍有不慎辄被中伤。曹振镛混出头自然也是一位斗争高手。他的斗争策略非常巧妙,他团结大多数威胁不到他的官员,甚至常有分功之举,据《清史稿》记载,曹振镛曾为平叛立下大功,道光帝打算绘制他的肖像陈列在紫光阁中以表彰他的功勋。而曹振镛则坚决推辞,并上书希望给所有参与此事的军机大臣们都绘图列于紫光阁中。这样的要求让其他大臣对他非常感激,所以如果你和他同殿为官,那你一定觉得曹振镛让人如沐春风,是个"老好人"。

如果有人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他便毫不留情的铲除异己,比如道光朝有一大臣名阮元与曹振镛同为三朝元老,阮元在很多省份担任过总督,政绩斐然,曹振镛相比之下就逊色多了。而且阮元还是大学问家,书法精深、文采出众。这样一来曹振镛自然对他忌惮非常,但他明白皇帝对阮元青睐有加,决不能贸然打击,于是他一直等待着机会,直到某一天皇帝偶然对他谈起阮元,皇帝说:"阮元担任一方大员已有30年,他三十多岁就升到了正二品,他为什么升官这么快?",曹振镛诚恳的夸赞阮元的学问高深,能力出众。皇帝又问,你怎么知道他学问高深?曹振镛话锋一转绵里藏针的回答到:臣在京城常能看到有人传颂阮元的文章,听说他在云贵地区时长举办文会,与当地的文人彼此应和,创作出许多佳作。云贵地区素来难以治理,阮元却尚有时间吟诗作对可见能力非常出众。道光帝听完果然大怒,不久就把阮元召回京城安置在一个闲职上直到退休。

借刀杀人是曹振镛一贯的手段,其手段高超令人赞叹,就连被他排挤的蒋襄平都对家人言"曹之智巧,含意不申,而出自上意。当面排挤,真可畏也"。

职场与官场有许多共通之处,不知各位看客,看到这是否有什么感悟呢?

标签: 曹振镛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的“不倒翁”曹振镛:当官52年历经三朝都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振镛,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振镛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儿子曹振镛,虽然有耀眼出身光环的他学习倒十分努力。由于天资聪颖,27岁便考取进士,按照当时惯例,安排到庶吉士梯队进行培养。十年后,参加翰林大考,虽然只是取得三等,此刻他的父亲正担任尚书,

  • 清朝廷为何总抓不住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

    咸丰三年(1853年),天下大乱,农民兵太平军队决定派兵北伐。朝廷大臣胜保在山东高唐州垒墙拦截,俘获多名人员,其中有一名竟然是太平军头目。狡猾的头目想保全性命的同时也想凸显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如数家珍似的把自己收集来的消息悉数告诉胜保。这个头目把自己并不掌握或者根本不知情的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推敲,胡说

  • 解密:东王杨秀清在太平天国政权为何能排老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

    1848年lO月,冯云山走出了桂平监狱。以杨秀清、萧朝贵为核心的平在山烧炭工,即使生活都非常贫苦,但为了能营救冯云山出狱,各人还是从自己的微薄收入里挤出一点钱来,聚沙成塔,筹集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这就是太平天国史上常提及的“科炭”钱,交由当过讼师的拜上帝会成员黄玉昆,向衙门行贿。桂平知县于是从轻

  • 洪秀全为啥向杨秀清下跪?因东王懂得“特异功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秀全,杨秀清,清朝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境内发动起义,之后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在永安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征战初期,人们常常会见到奇怪的一幕,那就是天王洪秀全时不时的要给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下跪,聆听他俩的训话,有时候洪秀全甚至要挨骂,挨打。按道理讲,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杨秀清是老三,萧朝贵是老四,怎么哥哥给兄

  • 杨秀清手握重兵 为什么斗不过一个没有实权的洪秀全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洪秀全

    还不知道: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对于

  • 杨秀清的手中握有军权 他为什么最后会被洪秀全给弄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

    杨秀清为何斗不过洪秀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杨秀清手握军权,最终却被洪秀全处死,这是为什么呢?总的来说原因只有5个字:得罪人太多!他喜爱用“天神下凡”这种把戏,来体现自己的权威。有次因为洪秀全打骂了办事不利的官女,杨秀清突发奇想的开始

  • 杨秀清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为什么洪秀全杀他却丝毫还手之力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洪秀全

    杨秀清为什么不知道洪秀全要杀他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很聪明,有勇有谋,政治敏锐性极高,可是,这么有勇有谋的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发现洪秀全对他布下的天网,并且最后,他的族人被无情地杀害了两个月,他竟没有丝毫还手之力。杨秀清虽然政治灵敏度高。但他

  • 杨秀清以前是一个烧炭的 他的才能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秀清的才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杨秀清如果对这个人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以前是做什么的其实他以前竟然是烧炭的,通俗的说就是耕山烧炭了,那么这样的工作其实是个人都是能做的,所以不需要什么聪明才智,但是最后杨秀清带兵打仗的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杨秀

  •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怎么样?杨秀清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杨秀清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怎么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秀清能够在“永安建制”受封东王,有着太平天国特殊的权力构架原则,他不但有着宗教神权的身份,也有世俗的军事控制权。杨秀清是烧炭工出身,从小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世道艰难,上山成了烧炭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后,在

  • 洪秀全权力比架空后,为何还能灭掉杨秀清、韦昌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洪秀全,清朝

    被架空的洪秀全,为何能灭掉实力派的杨秀清、韦昌辉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1856年9月,正在江西瑞州督师的北王韦昌辉接到一封“密诏”,而后直接率北殿3000精锐将士星夜兼程赶回天京,半路拉上秦日纲。在佐天侯兼丞相陈承瑢配合下,韦昌辉顺利进入都城而后直接杀向东王府,杨秀清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