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预言刘濞会反!孙子刘启杀死吴王太子点燃导火索!

刘邦预言刘濞会反!孙子刘启杀死吴王太子点燃导火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4/1/30 23:04:22

刘邦预言刘濞会反!孙子杀死吴王太子点燃导火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直言敢谏的袁盎因何重提“人彘”之事及去藩国任职的原因中我讲述了袁盎在长安城期间对汉文帝刘恒的几次劝谏,此后,袁盎便外放去了地方,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吴王刘濞,那么,这位吴王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二哥刘仲的儿子,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入侵代地,当时的代王,便是刘仲,刘仲见匈奴来势汹汹,选择了弃国而逃,从小道逃回了洛阳,话说这刘家兄弟,在逃跑的这方面,还真的都是天赋异禀啊!

刘仲向刘邦请罪,刘邦感念手足之情,不忍心对其施加刑罚制裁,只是,削去了王爵,贬为郃阳侯。等到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天,淮南王英布谋反,向东吞并了荆王的地盘,收编了荆国的部队,继而向西渡过淮河,攻打楚国,刘邦亲自领军前去征讨英布。

这时候,刘仲之子刘濞年方二十,孔武有力,以骑将的身份追随在刘邦身边,英布战败逃跑之后,因为,荆王刘贾已经被英布给杀了,刘贾又没有子嗣,所以,刘邦很担忧吴郡,会稽郡因民风彪悍轻慢。没有一个强壮的诸侯王,是无法镇抚的。

自己的几个儿子还都很年幼,所以,便将目光放到了刘濞身上,于是,刘邦便在老家沛县封刘濞为吴王,让他管辖三郡五十三城。举行完封拜仪式后,刘邦召见了刘濞,看了看刘濞的面相,然后,对其说道:“我看你的面相有造反之色。”

刘邦此时的心中已经开始后悔了,不过,君无戏言,已经封拜完毕了,没有办法,只能拍着刘濞的背告诫他:“汉朝五十年后,东南有造反的人,难道就是你么?可是,天下同姓刘的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反叛。“刘濞叩首道:”臣不敢。“

此时,刘邦怀疑刘濞有反心,但是,刘濞此时并无此意,刘邦也不会想到,真正逼反刘濞的,恰恰是自己的孙子——汉景帝刘启,如果,不是刘启杀死了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也许,汉初未必会爆发七国之乱。

在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以及吕雉主政时期,因为天下刚刚平定,所以,各诸侯国及其郡县都在尽力地安抚自己的人民。吴国的豫章郡有一座铜矿,刘濞招致天下逃亡的罪犯私自铸钱,又煮海水制盐,因为,这个缘故,吴国并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但是,封国内却财用富足充盈。

等到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吴王派太子刘贤入京朝见。也正是这一次朝见为日后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这一次朝见,刘贤得以有机会与太子刘启一起饮宴下棋,殊不知,这次下棋,就让他断送了年轻的生命。

因为,刘贤得太师太傅都是楚人,因此,受他们的影响刘贤本人性情轻躁彪悍,一向骄横,所以在下棋争子的时候,对太子刘启极为不恭敬,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何况皇太子乎。刘启大怒,握起棋盘就将刘贤给砸死了。

刘恒得知此事,并没有怎么处置自己的儿子,而是派人将刘贤的尸体送回吴国安葬,吴王刘濞见到爱子的尸体,不由得老泪纵横,大怒道:”天下同是一家,儿子在长安死了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安葬。“

后来,吴王刘濞又将太子刘贤尸身送回来长安安葬,从此,便不再遵守藩臣的礼节,称病不再前往京师朝拜。刘恒也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才称病不来朝见的,所以,在查明刘濞无病之后,便将吴国派来的一批批使臣都给扣押治罪了。

刘濞知道后,很是惶恐,于是,便开始加紧谋划自保的计划,不久之后,刘濞再次派人代行秋季的朝见礼仪,刘恒再次斥责吴王使臣,吴国使者回答道:”吴王的确没病,但是,朝廷扣押了几批吴国使臣,所以,吴王才称病不敢前来京师。

俗话说‘察见渊中鱼,不祥。‘如今吴王诈称有病被朝廷发现,又眼见追查紧迫,所以,就会行为更加隐秘,害怕被皇上处死,无可奈何之下才想出来此无聊的计谋,希望皇上能够既往不咎,让吴王改过自新。“刘恒听后,赦免了吴国的使者。

让他们回到了吴国,并赏赐了吴王一张几案和一根拐杖,并特许吴王年高不必到京朝拜。刘濞见朝廷赦免了自己,阴谋也就逐渐停止了。因为,吴国境内既产铜又产盐,所以,百姓被没有被征收赋税,朝廷征发的服役士兵,刘濞也发放了与雇工等价的代役钱。

逢年过节,刘濞也会慰问有德之士,并给予百姓赏赐,每当别的郡国,有罪犯逃到吴国,刘濞都为他们提供庇护,这样的政策在吴国执行了四十多年,因此,刘濞才可以随意调遣他的臣民,为日后的七国之乱奠定了基础。

其实,吴王刘濞的一事,其封国内物产的确助长了他的野心,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汉景帝刘启杀了他的儿子,以及汉文帝刘恒处置不当的原因,在刘贤死后,刘恒对刘濞不是安抚,反而是猜忌,这不就是在逼刘濞造反么。

而且,刘恒这个人也是护短,这件事从他对淮南王刘长,车骑将军薄昭以及太子刘启的纵容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因为他的纵容也不得不自己买单,那就是刘长之死,以及逼杀舅父,当然七国之乱刘恒本人也难以置身事外。没错他是一个好皇帝,但这些也实实在在是他人性上的弱点了。

标签: 汉朝刘濞刘启

更多文章

  • 西汉汉景帝是个怎么样的人?刘启刻薄寡恩为什么被后世称为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启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西汉汉景帝是个怎么样的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里,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几乎掌握了天下所有人的生杀大权,而缺乏制约的君权在古代一直都十分任性,酿成无数惨祸。然而即使是这样,古代依然出现了许多以仁慈著称的君主,例如宋仁宗、明仁宗等等。仔细

  • 那些辅佐康熙的汉臣,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对于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这三人并不陌生。周培公,手握康熙“老师”伍次友的推荐信,却流落在京城街头,机缘巧合下被康熙皇帝发现并给予了重用。而周培公也不负众望,在国家最为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康熙

  • 夏启是谁?一个天才级的权谋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启,夏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夏启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被大舜禅让成为了部族联盟的老大。大禹这个人不仅治水能力一流,当老大的水平也非常高,走一步看三步。大禹接掌部落联盟老大的位置之后,立即就悄悄部署了一件事:如何将位置传给儿子启。因为当时流行的是禅让制,如果强

  • 夏朝皇帝姒启是如何稳定统治的?他为何又要迁都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朝,启

    夏朝皇帝姒启,在位年不详,姒禹之子。姒禹病死后,姒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继位后,姒启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姒启在位晚期,发生武观之乱,政局动荡。姒启骄奢淫逸,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姒启的母亲是涂山

  • 同样都是窦太后的儿子 窦太后为何不喜欢刘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窦太后,刘启

    很多人都不了解窦太后和刘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古以来,从不缺少励志女性登上后位,获得专宠。在西汉时候,一共有四位传奇女性出身卑微,但却凭着本身就有的资历在君王的后宫中掌权。她们的故事本身就赋有不一样的色彩,今天主要说一下窦太后。《汉史》记载中,窦氏是个很贫寒的女子,自入宫

  • 程学启是什么人?一战杀九将的他到底有多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学启,清朝

    程学启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提起晚清的军队,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湘军的骁勇剽悍,闻名天下。湘军的名将鲍超、江忠源、李续宾、曾国华等,给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鲍超,身上足足有108处伤疤,可以说战功赫赫;江忠源曾经击毙过太平天国的“南王”冯云山;李续宾

  • 揭秘:“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高启笔下的大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启,明朝

    明太祖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当时的高启被招到当时新王朝的首都参与《元史》的学习,这一年也是御史中丞汪广洋上任陕西参政的时候,高启的好朋友左司郎中也是跟随者沈某随行,高启也因此创作了这首送别诗。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也发生了太多的好事,这种喜悦之情我们在诗人的诗中也可以很容易便可以看出

  • 汉景帝执政期间的汉朝是什么样的?为大汉王朝开"启"了盛世之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景帝,汉朝

    汉景帝刘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历史上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合称为"文景之治",即他爹在位时就干的很不错,但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有刘启的雄才伟略,我估计整个西汉的历史将会被改写。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看看汉文帝刘恒在位时的几大施政措施。汉文帝的一些政绩汉文帝

  • 古代神童之孟尝君以语启父,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孟尝君以语启父

    孟尝君,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政治家,也是闻名于世的“战国四公子”(即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和孟尝君)之一。孟尝君年仅五岁的时候,有一个以语启父的故事,至今为人们传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尝君,小时名田文。他的父亲名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弟弟,在齐国当

  • 姒太康是怎么死的?姒太康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姒太康,夏朝

    姒太康是怎么死的:姒太康,生卒年不详,夏代君主,姒启长子,姒启病死后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矛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