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63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9: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原诸侯国贵族势力纷纷兴起,共诛暴秦。楚名将项梁听从范增建议,想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势来推翻暴秦,于是从民间找来楚怀王熊槐之后代熊心,仍立为楚怀王,称为义帝。

其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想要借楚怀王的名义,拉拢诛秦的各路义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举灭秦。

既然立熊心为楚怀王,哪怕是做傀儡,表面上还是应该尊重他,礼待他,那么为什么灭秦后,项羽就秘密杀害了楚怀王呢?这其中的原因请听小编分析分析:

项梁侄子盖世英雄项羽霸气冲霄汉,神勇无人能敌,他就像平原上一匹脱缰的千里马,一跃千里,无拘无束,只有他超越别人,管理别人,不可能听从他人的管束,掣肘他的思维与行动。

然而这个熊心在项梁战死后却假戏真做,当起了各路义军真正的义帝,准备接过项梁的衣钵自己统领义军。这项羽怎肯受制于人,于是一场内部争权的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项羽决不肯受制于人,熊心也有思想有抱负,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最后义帝被项羽秘密杀害,榴莲历史通觉得具体原因如下:

一、楚怀王发号施令时故意贬低项羽为副将,惹恼项羽埋下祸根

真作假来假意真!熊心由一收羊人被拥为楚怀王,挑起了他作为楚王后代的血性,在项梁战死后,便想勇挑大梁,做一回真正的楚怀王,于是他迁都彭城,分封刘邦、项羽等人,并亲自打理楚国政务和军事,开始调兵遣将,发号施令,急着收回军事大权。

楚怀王认为项羽最喜欢屠城,于是在分配军事任务是派自己的亲信宋义为上将,而让项羽为副将,故意贬低项羽身份,压制项羽的权力,让两人协同救赵,却又叫刘邦向西攻秦。

楚怀王的如意算盘打得当当响,他要不可一世的项羽屈居宋义之下,如救赵不成功,战死沙场,或战败而归,项羽都自毁前程;如救赵成功,功劳首先记在宋义身上,而军权却回到自己手上。

更可气的是楚怀王还与众路义军约定:先入关中灭秦者为关中王!这块大蛋糕可是人人想吃,却把项羽支去北方帮助赵国,这不是南辕北辙,离咸阳越来越远,这一号令对项羽极不公平,这楚怀王的心思,便就是要晾着实力最强的项羽。

谁知项羽不吃这一套,以宋义抗命不前杀了他,自己称为假将军,率领军士破釜沉舟,在巨鹿以一敌十,杀得秦军无还手之力,连章邯大将都不得不投降。

项羽此战以少胜多,声威大震,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军权更盛,这楚怀王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而项羽心中对楚怀王的不满怨恨却在累积,本来就只想让你做个牵线木偶,你却假戏真做,当起真王来跑到前台发号施令,而且又故意压制贬低实力战将项羽,这项羽又不是能够忍气吞声之辈,岂能就此罢休!从此以后在项羽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找楚怀王秋后算账那是迟早的事!

二、秦灭项羽申请分封,楚怀王回文如旧约,伤及项羽自尊增新恨

众所周知,刘邦在张良等的辅佐下,先入咸阳成功灭秦。项羽救赵成功再回头西进,已经晚了一步,项羽欲发兵攻打在函谷关设防的刘邦,却被刘邦得到了消息,刘邦深知自己实力难与项羽抗衡,便主动到鸿门谢罪,才免去一死。

项羽要封自己为关中王,刘邦不敢说半个不字,然而在向楚怀王申请的时候,楚怀王却说我不能在众义军面前食言,要按旧的约定封王。这把项羽的自尊心刺得拔凉拔凉,心想人家刘邦都没有说不肯,你一个傀儡管得也太宽了!

原来立你为楚怀王,是为了让你能够吸引更多的义军来灭秦,现在秦国已灭,楚怀王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留着伤及自尊及徒增掣肘的烦恼。

项羽一不做,二不休,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义军,完全不听楚怀王的聒噪,他要回大本营彭城,当然得遣走楚怀王,于是立楚怀王为义帝,送他离开彭城去郴州,又悄悄令英布等在路上不动声色动手杀了他,从此没人指手画脚,西楚霸王可以放开拳脚,称霸诸侯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项羽杀死义帝给了刘邦讨伐他的借口,刘邦与项羽断断续续打了四年,终究还是让先入咸阳灭秦的刘邦坐拥了天下,不但是关中王还是天下王,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意,楚怀王被项羽杀害,并没有给项羽带来好处,反而让他陷入被动,楚怀王死后还因他的政治影响力害苦了项羽。

楚怀王被项羽杀害,是一个傀儡必然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标签: 项羽汉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史记上是怎么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史记上是怎么写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从小就彰显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大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一六国,创造了大秦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不同凡响的。但历史上对他的身世似乎没有很确定的说法,到现在为止还有人对他的身世很感兴趣,他到底是谁的孩

  • 董狐直笔是什么样的故事?不畏强权的史官敢直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狐,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董狐直笔是我国古代一个历史典故,这一典故说的是史官董狐。现今,这一词语主要表达的就是那些不畏强权、敢于直笔的正直史官。董狐直笔这个历史典故来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董狐,也就是晋国的史官。晋国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国,它占据着中原的中心,可以

  • 明代文学家徐渭的百味人生:三次结婚,七年冤狱,九番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渭,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奇人不由得想起这样的一段话: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第,九番自杀,十分修仙。或许你会觉得这个人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然而并非如此,作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东南第一军师

  • 汉献帝一生分别被四个人挟持当成棋子 为什么他还会感谢此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献帝,曹丕

    还不知道:汉献帝为什么会感谢曹丕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献帝刘协是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英明睿智,聪明过人,可惜生不逢时,东汉末年,天下已乱成一锅粥,黄巾并起,群雄割据,他即使再英明,也扭转不了汉朝灭亡的命运。在我看来,他同明朝崇祯皇帝一样,都是可怜之人

  • 慈禧的科举改制是怎样的?却加速了大清的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千年以来,纵使王朝更替不休,科举制度却犹如定海神针般屹立不倒,为一代又一代的王朝选拔了大量的栋梁之才。然而,当历史走向“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时代后,清朝政府却突然一纸诏书废除了流传千年的科

  • 揭秘:清朝的14万皇族最后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军自入关以来,统治了中原二百多年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满清皇室成员也发展到了十四万之但是清朝灭亡之后,这十四万皇室成员的归宿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的去处大致有三个方向,其中很多人最后的归宿就是从事众所周知的一个职业

  • 孝贞显皇后:16岁进入后宫,统摄后宫30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贞显皇后,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孝贞显皇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现代社会,16岁不过是一个初中生而已,古代社会却有可能已经嫁人为妻了,清朝选秀的年龄就是13岁到17岁之间。本文要讲的是清朝历史上一位知名度颇高的皇后,她15岁选秀,入宫两个月便坐上了皇后之位,晋升速度堪称大清后宫之冠,她就是

  • 和珅的对是谁?不是刘墉也不是纪晓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章佳阿桂

    和珅的对是谁?不是刘墉也不是纪晓岚!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关于的贪官,乾隆时期,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又因为身处高位,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压过他的势头。关于和珅的形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老师通过表演表达出来的形象。在剧中,和珅有一个对头是纪晓岚

  •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骁勇善战为何却败给了吐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薛仁贵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骁勇善战为何却败给了吐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唐代题材的小说、电视剧或者戏剧中,名将薛仁贵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人物,“薛仁贵征东”、“三箭定天山”等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但是名将薛仁贵却没有其他知名将军“百战百胜”的头衔,因为在他的战争生涯中,有一场惨败始终是绕不过去

  • 史书评价隋炀帝,杨广真的那样荒诞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隋朝

    史书评价隋炀帝,杨广真的那样荒诞昏君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589年,隋朝南下灭陈,结束了西晋八王之乱后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格局。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休养生息,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然而他的儿子杨广继位之后,没过多久,隋朝就灭亡了。那么问题来了,隋文帝杨坚留下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