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3万兵力,敌军20万,他是怎么打赢的?

韩信3万兵力,敌军20万,他是怎么打赢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1/28 14:03:0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韩信,在中国古代史里可谓是响当当的历史名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都是后人对他的专属评价,多亏了他,刘邦才得以战胜项羽,消灭各诸侯国,最终成就大汉江山霸业。

起初,韩信只是秦末时期的一介草民,由于秦二世胡亥的无度暴政,他很早就加入了反秦的起义队伍,一开始,他投奔的是项羽的部队,但项羽并没有看到他的才华,没有将他委以重任。直到刘邦的部队入蜀后,韩信直接跳槽转投了刘邦,但刘邦也并没有觉得这个无名小卒有什么过人之处,让他做了个仓库管理员。

后来,仓库被盗,身为管理员的韩信因为失职被连坐,也要被问斩。轮到他时,法场上韩信怒目圆睁,对着台上的夏侯婴喊道“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见这人相貌堂堂,人高马大,加上是因为连坐被判杀头,于是就放了韩信一马。

之后,韩信和夏侯婴相谈甚欢,夏侯婴觉得自己果然救对了人,就把韩信推给了刘邦。但刘邦只是随口答应,并没有将韩信这人放在心上。一直到之后韩信遇到萧何,其才算真正遇到了伯乐,开始正式带兵,戎马生涯终于拉开帷幕,这也就是我们后人熟知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韩信作为汉军的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可以说是战功累累,也一直享有“兵仙”的美誉,估计这会项羽看到肠子都要悔青了,所以说,想要成就霸业,才华和勇猛并不是最重要的,看人准才是第一要务。

民间常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韩信的极致夸奖,只用用兵如神的人才能经得住此番赞美,而韩信,也确实配得上这句话。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韩信曾用3万汉军击败20万赵军,直接就这么征服了赵国。这么悬殊的兵力差距,若不是用兵如神的韩信做统帅,正常将领是相当难以取胜的。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前204年,井陉之战爆发,为击垮项羽在赵国的割据势力,刘邦授意韩信率兵出征,在井陉口这个地方,韩信用3万兵力大破20万赵军,成就了这一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战争开打前,韩信先布了1万士兵在河边拉开防守之势,又安排了3000名精兵在山上埋伏,自己则和副将张耳领着10000士兵前去正面应敌。赵军看到韩信就来了这么点人,顿时一阵嗤笑,韩信也佯装打不过,别打别退,一点一点将赵军诱入布置好的陷阱中。

最后,韩信退到了河边,和河边那10000名士兵汇合。他神情严肃地对身后的士兵说,今天我们退无可退,身后就是大河,只能殊死一搏,杀出一条生路。听到这番话后,汉军士气大涨,每个士兵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斗志,竟奇迹般地挡住了赵军的攻势。

但毕竟兵力差距悬殊,一直僵持下去肯定会被耗死。此时,埋伏在山上的3000精兵就出手了,他们之前一直按兵不动,在观察赵军部队的动静。他们的任务并不是从后面夹击,而是绕到对方空虚的营地,将所有的赵军军旗全部拔出,换成了汉军的军旗。

完事后,3000骑兵奔赴战场,对前方的鏖战的汉军和赵军大喊“汉军胜利喽!汉军胜利喽!”听到这番话的赵军统帅和士兵们心里一惊,回头一看自己的大本营竟全都插上了汉军军旗,以为汉军大部队来袭,早就拿下了自己后方,顿时军心涣散,溃不成军。

而更前面的20000艰苦奋战的汉军见此情景,以为杀出生天马上就能拥抱胜利,结果越战越勇,一鼓作气,将赵军冲得七零八落。如此前后夹击下,赵军完败,统帅赵召被韩信生擒。

值得一提的是,韩信这个布阵正是成语“背水一战”的由来,加上韩信兵不厌诈的阴招,将20万赵军刷的团团转,最终以微弱的军力吃掉了庞大了赵军。

所谓背水一战,和项羽当年的破釜沉舟如出一辙,人在被逼到绝境时,往往会发挥想象不到的力量,韩信正是抓住了这点,再加上换旗的阴招,终获得胜利。不过,敢用这招制敌的将领之后鲜有其人,毕竟条件苛刻,而且太险,需要对敌军的心理摸得十分清楚,韩信之后,无人敢再用。

这也是“兵仙”为何只能是韩信的原因,换做是谁,都承担不来这个称号。

标签: 韩信西汉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最讨厌秦氏 这个姓氏到底怎么惹到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雍正

    还不知道:雍正为什么最讨厌秦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皇帝里最出名的要当属乾隆、康熙和雍正了,他们三人都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推动了清朝的发展和壮大,都能被堪称为明君,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关于雍正的事情,雍正在位期间,积极改革,改良旧制度,同时将严打腐败问

  • 秦惠文王为何要诛杀商鞅?商鞅的存在威胁到秦惠文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商鞅

    秦惠文王为何要诛杀商鞅?商鞅的存在威胁到秦惠文王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提起秦国,我们总是能想起一个叫做“商鞅”的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商鞅,秦国不说东出称霸,更不用说一统天下,就连存国,恐怕也成问题。我们都知道,商鞅主持的变法,使得秦国一扫此前的颓势,成为了战国时期

  • 司马穰苴和司马迁是什么关系?司马迁为何为他单独立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和司马迁是什么关系?司马迁为何为他单独立传?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穰苴庶族,人微权轻。燕晋压境,齐国殆倾。晏婴明识,举苴用兵。法斩贵族,一军皆惊。再加恩驭,莫不奋兴。未经血战,势已雷轰。敌人潜遁,追奔扫清。尊为司马,兵法存名。——黄道周《广名将传》说起春秋战国,不少人会

  • 她出身世家却心甘情愿的嫁给穷小子 最终成为帝国最尊贵的妇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娄昭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娄昭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在我华夏史册里,并不缺乏一些经历传奇的女子,虽然说,数千年的时光,是属于男人的舞台,但有些女子的光彩,仍旧无法掩藏,甚至于有不少的女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比少部分的男人还要耀眼。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她的人生谈起来很有传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不是宋孝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高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高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宋孝宗。宋孝宗一生在位27年。前十多年的时间,他积极北伐。虽然北伐并没有成功,但他有效地遏制了金国想继续南下的雄心。从此后,金国除了最后阶段对宋朝有过一次报复性的侵略以外,就再也没有

  • 爱新觉罗·胤祥:“九子夺嫡”里最聪明的人,受雍正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爱新觉罗·胤祥,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胤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九子夺嫡”老生常谈之话题,但是每每谈及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心得体会。研究历史有时候就好比打麻将,都是那几张牌,但是每一次得到的排列组合都不一样,而且即便是同样一副牌,同样的牌局,不同的人来看,都会是不同的结局,而学习历史

  • 苏秦早年的经历有多坎坷?苏秦为何“锥刺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苏秦

    苏秦早年的经历有多坎坷?苏秦为何“锥刺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但他早期的仕途之路却十分坎坷。苏秦年轻时到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苏秦将目标定在了洛阳。他立即动身前去求见周显王,但苏秦名声还是太小,周显王根本就看不上他。后来苏秦来到秦国,游说秦

  • 清朝立国三百年,真的没有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清立国三百年,共传十二帝。虽然,这十二位帝王说不上个个是明君,但是,却没有一个是昏君,都勤勤恳恳没有一个耽于享乐、荒淫无道的,几乎都能说的过去。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从清朝皇帝的节俭一项就能看得出来。清朝的康熙皇帝,自小受祖母孝庄皇太

  • 王莽到底有多倒霉 赤眉军都没有解决又来一个大麻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汉朝

    还不知道:王莽到底有多倒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是一个被上天遗弃的年份,这年夏天,关东一带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土地龟裂,庄稼绝收。在靠天气吃饭的小农社会里,旱情无异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更可怕的是,随后中原和关中地区又发生了大面积的蝗灾。不知道从哪

  • 他是西汉最后一个皇帝 他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汉平帝

    还不知道:汉平帝刘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年,年仅25岁的汉哀帝刘欣驾崩。汉哀帝的死,留给西汉王朝一个烂摊子。由于过度信任毫无才能的男宠董贤,哀帝的身体被色欲掏空了身子,至死没有子嗣。皇帝突然驾崩,西汉王朝局面一度失控。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王政君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