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一猛将,发现一石碑上刻着三个字,竟当场自杀

古代一猛将,发现一石碑上刻着三个字,竟当场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62 更新时间:2024/2/28 11:58:34

我们都熟悉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一口金刀八杆枪,对宋朝的贡献很大,当然我们对他们的崇拜不仅仅由于他们的悍勇,而是由于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那份爱国的赤子之心。

杨继业在攻打佘王城时遇到了他的妻子,也就是佘太君,她是佘王的女儿,他打下佘王城后,娶了佘王的女儿,可谓是人生赢家。

后来佘王城被辽军攻破,杨继业发兵来救,却没能拿下。当时辽国的萧太后是个神奇的女人,她不仅有男人的胸襟,还有男人的韬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她知晓各类兵法甚至旁门左道,在她的巧妙布阵下,杨继业失败,并且失去他的一个儿子。

宋朝军队只得如潮水般撤退,杨继业也跟随前行,他们最终来到两狼山处,却发现自己中了计,这里才是萧太后布置下的奇阵,而他误入其中只能束手就擒。

杨继业不愿意做战俘,也不愿意被别人砍杀,他带着两个儿子冲上山坡看到三个大字,顿觉是一个上天的预示,说明自己将魂断这里,他思来想去,一头撞死在石碑上,想要保住忠烈的名节。

这碑文到底刻了什么字呢?——李陵碑。如果这是萧太后的安排,她也太富有心计了,她是想要勇猛的宋将为她服务,而杨继业却只想到不能像李陵一样千古蒙羞,还不如以死明志,保全名节。

男人对名节更为看重,因为那是他们事业的基础,也是别人信任你的保障,如果一个男人连脸都不要了,那谁还敢信任你,谁还敢重用你呢?

杨继业自杀后,他的儿子回头看到父亲目呲欲裂,死得很痛苦,心里很受震动,抱着父亲的尸体跟敌军拼杀,像赵子龙一样有万夫不敌之悍勇,然而他还是寡不敌众,兵败身亡。

杨家将的男丁就剩下一个人,可谓满门忠烈,都为保护国家而死。

历史上杨家将的故事未必真实,但是却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为什么戏曲总是爱演这些忠烈之事?其实跟封建社会的洗脑制度有关,封建统治者需要忠勇的武将,听话的文臣和没文化的百姓。

不过上文提到那块石碑,在卧羊台,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宋史中杨继业有七个儿子,不过名字都对不上,这说明民间演义小说对他的事件做了很大的修改,引起了后人反复探究,很多史学家都加入探究的行列中来,有人考证,当年穆桂英家族就是在阴山脚下生活的。

穆桂英姓“慕容”,这个姓氏是鲜卑族的,后来将慕容改为“穆”,杨文广和“慕容氏”联姻也却有其事,所以一切故事都绝非空穴来风。

杨继业战死沙场后,萧太后很为他的忠烈所感动,所以将他们的尸体运到洪羊洞安葬,好让他不要暴尸荒野,古人传统,觉得人死后要安葬在老家,不管异地多么繁华,尸体睡得多么舒服,都要回老家。

在老家哪怕睡荒地也比皇宫的金砖强,所以杨延昭设法盗取尸骨,他让孟良去洪羊洞。

后来孟良在此错杀了一个人,这人也是杨延昭派来的,他错杀人后捶胸顿足无比悔恨,最终拔剑自刎,死前他让别人带回尸体。

后来杨延昭知道这事被弄得这么复杂,也很懊悔,加上看到父亲的尸体更加悲痛,结果病情严重,一病不起。

洪羊洞因为这个故事成为一个景点,它的景色以独险为特色,幽深而秀美。在洪羊洞墙壁上有个神龛,供奉着两尊塑像,一尊为孟良,另一尊是被他错杀的焦赞。

杨家将的故事我们不需要太较真是否真实,只需要体会汉民族这种抵御外敌入侵的抗争精神,很多人说汉民族骨头软,其实并不,汉民族只是不爱找事,但不表明好欺负。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千百年来,言犹在耳,矢志不忘。

标签: 杨继业,杨家将

更多文章

  • 靠讨好皇帝当上了大官,碰巧打赢一次胜仗,皇帝竟把自己女人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攸

    中国古代每朝每代,都是以明君开国,而后又以昏君结束了统治地位。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明君非常之多,而昏君也不少。宋徽宗是个实打实的昏君。有昏君的朝堂,必然有一群奸臣。而宋徽宗手下就有蔡京和蔡攸这对父子两个最臭名昭著的奸臣。蔡攸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不过这人虽然不爱读书,脑袋可不笨。而且从小就在蔡京这个大奸臣的

  • 古代最惨公主,被敌人捉走凌辱,最后还被送去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徽宗

    谈及中国古代最惨的公主,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1)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先后嫁给匈奴可汗的祖孙三人,还都生了孩子,(2)有的公主身处乱世,或成为娼妓,或被玩弄致死等。总之,古往今来,中国皇帝都有495个,公主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在太平王朝还好,最多是被送出去和亲,但如果一旦遭遇乱世,那么公主

  • 全天下只有和珅有的两件宝贝,为何和珅还摔了一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

    一说起和珅,大家首先就会想起他是巨贪大恶。他自己的钱就能抵得上国库,关于和珅的种种传说种种事件,已经传遍大家小巷。当然他能有这样的局面,和和珅的能力是有关系的,要不然他也无法做官做的这么高,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来看看。有一次,和珅得到了两件宝物,这两件宝贝是个古董,是宋朝时期的汝窑三足笔洗,据说当时

  • 朱元璋曾收养一孤儿,多次击败朱棣军队,并两次差点刺死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棣,建文帝,朱高炽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的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代帝王,这一过程中朱元璋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天下,他所得到的是无上的权力,他所害怕失去的也是权力。纵观朱元璋一生,都在做着集权斗争。建立大明后设置锦衣卫,在各大臣身边安插密探,法器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杀功臣,都是为了巩固其皇帝的权力。他还曾陆续收了二十多位养子

  • 皇帝都得管他借钱,仅仅因为他说错一句话却皇帝抄家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沈万三,朱元璋,

    皇帝是天下之主,俗话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在封建社会整个国家所有东西都是皇帝的,那么一个人该有多富才能让皇帝都得管他借钱。元末明初的商人沈万三做到了!富可敌国真不是吹的,钱多的数不过来,一句话这样描述他: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当时朱元璋灭了不可一世的元朝,刚刚建立大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便想要在南京

  •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死前连谥号都没有留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承麟,宋徽宗,宋钦宗,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本来是一个将军,却被迫登基 ,他义气云天,接下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天的皇帝生活,就被杀死了,最后连谥号都没有,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无助的皇帝——金末帝完颜承麟。完颜家族是女真人,他们建立的大金灭亡了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和无数的皇家贵族,靖康之难堪称

  • 他是北宋著名宰相,救国家于危难中,可是晚年却被贬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寇准,宋真宗

    他是个英才少年,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十五岁就能精习《春秋》。他十九岁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深受宋太宗赏识,宋太宗亲篆其“旌忠”。他又辅佐宋真宗,最后却蒙冤糟贬,客死雷州。他就是北宋著名宰相寇准。寇准考中进士后,被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之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

  • 秦始皇若没有驾崩的话?秦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扶苏,秦二世,李斯,赵高,陈胜,吴广,

    有不少网友讨论过古代的历史,其中有一些人说过,如果秦始皇还在世的话,秦朝会不会被起义军给攻破呢?阿房宫应该不会成为一片废墟吧。在大部分人看来,这种结局是肯定不会发生的,秦始皇可不是谁都可以触碰的。关于秦朝的二世而亡,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不是一条一处就能够造成这种结果的。我们就说一下都有原因吧,看看是

  • 金朝大军灭亡北宋后,宋高宗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南宋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高宗,赵构,南宋

    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宋太宗赵光义从其兄长赵匡胤手中以“非正常”方式取得的北宋天下以及他的除了徽宗九子康王赵构之外的所有子孙后代,几乎被金国一网打尽。按说,如果康王赵构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并身体健康,则继之而起的南宋江山仍将为太宗一脉传承。然而,接下来的两个重大事件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其一

  • 安史之乱时,大唐正处于巅峰,为什么会被叛军那么轻易就攻破长安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安史之乱

    近日陈凯歌的《妖猫传》火爆,描述了大唐盛世的荣光与悲歌。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大唐盛世又是为何因为远在东北边疆的一场叛乱而嘎然而止呢?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正处于世界之巅,国力极盛,有着无尽的繁华。宋代王安石如此形容他对盛唐的向往:“愿为长安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斗鸡走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