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曾收养一孤儿,多次击败朱棣军队,并两次差点刺死朱棣

朱元璋曾收养一孤儿,多次击败朱棣军队,并两次差点刺死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30 更新时间:2023/12/13 14:59:39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的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代帝王,这一过程中朱元璋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天下,他所得到的是无上的权力,他所害怕失去的也是权力。纵观朱元璋一生,都在做着集权斗争。

建立大明后设置锦衣卫,在各大臣身边安插密探,法器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杀功臣,都是为了巩固其皇帝的权力。他还曾陆续收了二十多位养子,他们大都是孤儿。朱元璋就是希望养育他们,让他们绝对忠于自己,然后把他们安排到各大将领身边,一方面作为自己的视线监督在外任职的将领,另一方面也趁机培养这些养子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帮自己打天下。

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平安的武将,他小名叫保儿,他的父亲是朱元璋手下将领,后来作战牺牲,朱元璋便让还是孩子的平保儿接替其父亲的职位,并收他为养子。这样平安便和其他养子一起,逐渐被培养成绝对忠于朱元璋的武士,心甘情愿为朱元璋效命。

话虽这样说,但在朱元璋在位期间,甚至直到建文帝登基,追随朱棣在塞外作战,平安也只是随军参与战事,并未有特别出色的表现。让他真正留名青史的确是在之后朱棣夺位的纷争中。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此时的平安作为朝廷大军的将领,以列将的身份随军出征,并被任命为讨伐朱棣大军的先锋。起初朱棣听说是平安,想着他以前是自己手下,十分看不起他,认为可以轻易战胜平安,谁曾想当双方军队真正交战的时候,却迟迟不能击退平安,1400年4月,朱棣手下多名大将均被平安打败,不得已朱棣亲自上阵冲到前线和平安交战,但交战中平安差点刺死朱棣,幸好援军及时赶到,才化解危机。

这之后平安又屡次打败朱棣手下大将,并夺取了他的运粮船只,朱棣被迫只能撤军,从此再也不敢小瞧平安,。在之后的2年作战中,平安逐渐成长为建文帝对抗朱棣的主要作战将领,让朱棣军队吃了不少败仗,在这场持续数年的靖难之役中,能让朱棣败下阵来的也就是平安和盛庸两人,平安也因此成为这场战役中朱棣最畏惧的人之一。

1402年4四月,当朱棣和建文帝决一死战之际,朱棣大军和平安率领的4万骑兵在淝河遭遇,平安斩杀朱棣手下大将王真、陈文,逼迫朱棣亲自出战,在战斗中又险些刺死朱棣,最终朱棣大败。

在整个靖难之役过程中,平安多次击败朱棣军队,并两次差点刺死朱棣,如果这两次得手,那没有朱棣的靖难之役到底是建文帝胜利还是朱高炽当皇帝就很难说了,明朝的历史必将改写。但他没能最终刺死朱棣,靖难之役的形势逐渐对朱棣有利,单凭平安等少数将领的能力无法改变建文帝倒台的趋势,最后平安也成了朱棣的俘虏。

作战中朱棣畏惧这样的对手,但战后朱棣也敬重这样的对手,朱棣并没有杀他,还让他做了北平都指挥使。直到多年后,当朱棣看奏折时偶然看到平安的名字,问了句“平保儿还在世吗?”此事被平安听说,因害怕朱棣因当年的恩怨牵连他的家人,而选择自杀。一代名将就这样终结。

标签: 明朝朱元璋朱棣建文帝朱高炽

更多文章

  • 皇帝都得管他借钱,仅仅因为他说错一句话却皇帝抄家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沈万三,朱元璋,

    皇帝是天下之主,俗话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在封建社会整个国家所有东西都是皇帝的,那么一个人该有多富才能让皇帝都得管他借钱。元末明初的商人沈万三做到了!富可敌国真不是吹的,钱多的数不过来,一句话这样描述他: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当时朱元璋灭了不可一世的元朝,刚刚建立大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便想要在南京

  •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死前连谥号都没有留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承麟,宋徽宗,宋钦宗,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本来是一个将军,却被迫登基 ,他义气云天,接下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天的皇帝生活,就被杀死了,最后连谥号都没有,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无助的皇帝——金末帝完颜承麟。完颜家族是女真人,他们建立的大金灭亡了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和无数的皇家贵族,靖康之难堪称

  • 他是北宋著名宰相,救国家于危难中,可是晚年却被贬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寇准,宋真宗

    他是个英才少年,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十五岁就能精习《春秋》。他十九岁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深受宋太宗赏识,宋太宗亲篆其“旌忠”。他又辅佐宋真宗,最后却蒙冤糟贬,客死雷州。他就是北宋著名宰相寇准。寇准考中进士后,被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之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

  • 秦始皇若没有驾崩的话?秦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扶苏,秦二世,李斯,赵高,陈胜,吴广,

    有不少网友讨论过古代的历史,其中有一些人说过,如果秦始皇还在世的话,秦朝会不会被起义军给攻破呢?阿房宫应该不会成为一片废墟吧。在大部分人看来,这种结局是肯定不会发生的,秦始皇可不是谁都可以触碰的。关于秦朝的二世而亡,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不是一条一处就能够造成这种结果的。我们就说一下都有原因吧,看看是

  • 金朝大军灭亡北宋后,宋高宗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南宋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高宗,赵构,南宋

    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宋太宗赵光义从其兄长赵匡胤手中以“非正常”方式取得的北宋天下以及他的除了徽宗九子康王赵构之外的所有子孙后代,几乎被金国一网打尽。按说,如果康王赵构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并身体健康,则继之而起的南宋江山仍将为太宗一脉传承。然而,接下来的两个重大事件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其一

  • 安史之乱时,大唐正处于巅峰,为什么会被叛军那么轻易就攻破长安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安史之乱

    近日陈凯歌的《妖猫传》火爆,描述了大唐盛世的荣光与悲歌。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大唐盛世又是为何因为远在东北边疆的一场叛乱而嘎然而止呢?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正处于世界之巅,国力极盛,有着无尽的繁华。宋代王安石如此形容他对盛唐的向往:“愿为长安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斗鸡走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王安石

  • 唐朝时期在中亚的影响力有多大呢?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房玄龄,李世民

    从历史上看,唐人说话做事,都极为自信乐观,天大的事情,似乎都能搞得定,所以他们的血管里,满满都是热血和豪情。诗人们一个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平素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狂起来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自称臣是酒中仙”;粗暴起来起来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慈悲起来也能念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

  • 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估计这是最可信的解释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面像

    在明代帝王画像中,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最为特殊。帝王画像中多美化或写实,尤其是明代锦衣卫出身画家描绘的帝王像。而这位开国皇帝除了“标准”俊像外,还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丑化之像。在南薰殿旧藏中,朱元璋所存画像最多,一人就有13幅。如今,这13幅画像1幅在故宫博物院,12幅收藏在台北博物院。这13幅画像画了两个

  • 究竟是何宝物,随身携带的他直到二战结束后才上交给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宣统,也被称作清废帝。溥仪一生坎坷,三岁成为傀儡皇帝,十九岁时便被军阀将领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取消一切皇室优待,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溥仪离开紫禁城之前,曾带出不少珍贵的宝物,因为溥仪身无长技,大多宝物都被他变卖来维持生活。然而有一件宝物,却被溥仪一直

  •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妇好,武丁

    武丁与妇好的故事:公元前十二世纪时,正是中国殷商之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商王朝留给今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一位特殊的女人。揭秘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传奇女子她的名字叫“妇好”,是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的商王武丁之妻。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