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是开国皇帝,却埋在土堆之下,2000年无人可盗

此人是开国皇帝,却埋在土堆之下,2000年无人可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3/12/18 19:29:58

刘秀身上承担的是延续大汉的重任,王莽建立新朝之时他不过是一介布衣罢了,名为汉室宗亲,实际上跟后来的刘备没什么大区别。可刘秀厉害,他再三衡量天下大势,明白王莽所为已经犯了众怒,便高居汉室宗亲的旗帜,起兵图谋大事了。“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者数不胜数,皇族血脉也大有人在,为何刘秀就能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者呢?

因为刘秀是个位面之子,他的运气实在是太无敌了。每每遇到不可能得胜的战役时,刘秀仿佛都能够得到上天的帮助。比如说昆阳之战,先是流星入敌营,战时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涨。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了许多反常的恶劣天气,并无一例外的都是对王莽军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刘秀军趁势进攻,一举定乾坤,万人之军将数十万人镇守的营盘给攻下了。没错,这样小说般的情节,在刘秀的生涯里实在实属正常。

后来,刘秀便一步步成为了有资格称帝的刘氏子孙,天下人也服气了,跟人抢皇帝可以,跟老天抢有意思?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刘秀对于风水学说十分迷信。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的时候,刘秀命风水大家给自己寻找合适的陵寝所在。位面之子的陵寝选址都不同于其他皇帝,历代皇帝选择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规。据说在看风水的时候大师说了,这北邙山和黄河相隔之地,当年可是龙马背负“河图”、神龟背负“洛书”出现的地方,天下没哪里比这里风水更好了。

河图和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被认为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简单来说,河图、洛书一起出现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没错了。

那么,道士之言是否成真呢?你还别说,光武帝陵真的一直安然无恙。因为黄河的多次改道,导致光武帝陵在后来被河水覆盖,埋葬在了泥沙之下。可这座陵墓也因祸得福,有了黄河之水的庇佑,任凭本事再通天的盗墓贼也进不来。看来,刘秀位面之子的称号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刘备为筹集军费,听取刘巴的这个建议,让老百姓叫苦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大家是否已经被蜀汉的这位仁义之君刘备圈粉了呢?可是大家真的了解刘备吗?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可不是小说中的这般的,为了筹集军费,刘备与曹操的做法大相径庭,却更加的残酷。看过电影《寻龙诀》之后,大家是否对摸金校尉这个名词有一些的了解了呢?摸金校尉在三国时期就是曹操手下的一支特种部队,他

  • 这位老人随口一哼,诞生了清朝国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歌

    一说起国歌,大家最熟悉的当然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每当雄壮的国歌响起,每一个中国人都内心澎湃激动不已。那么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有国歌吗?当然有,而且你一定听说过还会唱!李鸿章其实,在大清朝时期人们心中并没有“国歌”的概念。随着世界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世界新鲜事物名词也随之传入中国,包括“国歌”。

  •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崇祯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最早是在宋朝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上提到的: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而到了近现代抗战初期,成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积极剿共,消极抗日的误国思想。“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还是有其正确的思想价值的,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是否都适用而已。历史倒退个几

  • 清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内务府,是如何推动清朝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顺治

    顺治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即清王朝第三位皇帝。内务府就是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后设立的,总管皇宫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机构。随着清王朝的统治和建设,内务府经历过裁撤重组之后变得逐渐庞大,取代之前重要的宦官机构,人数达到了三千多人。是清王朝管理机构中官职人数最多,组织覆盖最广的,在后来维护清朝统治和支持皇权起到

  • 董卓残暴,连曹操都想诛杀他,却又为何董卓能够聚集了那么多能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董卓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就曾用巧施连环计的王允赠给他的七星宝刀欲谋害董卓,可惜失败。董卓这样的一个恶人,连奸雄曹操都想诛杀他,却又为何董卓能聚集了那么多的能人在身边呢?董卓有绝顶聪明的军师,李儒。董卓有武力第一的猛将,吕布。此外,董卓还另有郭汜,李傕,华雄,徐荣等猛将。单是一个徐荣,曾经在荥阳一战中,

  • 官印丢失, 宰相照样喝酒: 别声张, 会自己回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宪宗,裴度

    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历仕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坚持与权奸、宦官、藩镇割据势力斗争,平定地方节度使吴元济、李师道之乱,帮助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他对唐朝一片赤子丹心,为将相二十余年,功勋卓著,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被时

  • 统治者责任有多重大? 让宋太祖感慨不易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

    历史上所有的统治者和达官显贵们,其实也如舞台上的演员一样,都只能在特定的历史场合“表演一段时间”,很快就会散场。有的统治者可能自视过高,以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从而放肆地为所欲为起来。真正有智慧的统治者,不炫耀一时的“唯我独尊”,只是想着尽到当下的责任而已。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统

  • 此人曾帮助康熙铲除鳌拜,最终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鳌拜

    康熙八岁登基当皇帝,当时他还很小,所以需要靠四大辅政大臣帮忙打理朝政,不过后来基本被鳌拜给收拾了,等到康熙14岁该掌权时,鳌拜仍旧握着权力不放,而且他在朝中已根深蒂固,康熙一下子也无法除掉他,于是便整天跟一群小伙子拳打脚踢练武功,让鳌拜掉以轻心,最终用这些功夫少年,把鳌拜给擒获了。这段故事在金庸的小

  • 本是三国一代雄主,功绩卓越却完全被父亲的光辉所掩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

    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加上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相互斗争,吏治黑暗,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著自己的财力组织自

  • 春秋时期诸侯国家林立,为何军队能穿越别国国境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周,周天子

    春秋时期,孔子在蔡国居住了三年,吴国征伐陈国,楚国出兵救陈陈国。楚王听说孔子在蔡国,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打算带着弟子前往楚国。陈国亲吴派大夫们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会更强大,便派兵追孔子,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的幽谷被追上围困长达七日,绝粮几乎饿死,幸而楚国边防军赶到才得以解脱。从孔子在蔡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