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一个缺点让蜀汉直接败亡

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一个缺点让蜀汉直接败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72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4:31

诸葛亮是三国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被神话的神乎其神,鲁迅先生就曾经评价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刻画的无所不能,就好像一个神仙和一群凡人在打架,每次要么借东风,要么制造木牛流马,要么脚踏北斗,为自己续命,总之次次是料事如神,让人过足了瘾,没办法,小说作者中的主角总是很牛的,次次功德圆满,但难得的是罗贯中先生还比较尊重史实,在诸葛亮的忠心辅佐下,蜀汉帝国还是败亡了。

网络配图

实际上正史中的诸葛亮远远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神奇,相反诸葛亮作为一个凡人在战略战术上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而且根本算不上足智多谋,正史中的诸葛亮善于战前谋划,而不善于战场上根据战争需要灵活变通,说白了就是按着规划打仗,将战争的每一个细节提前都想好,但是一旦战争出现了意外环节,诸葛亮就没招了,所以诸葛亮属于那种稳扎稳打类型的,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刻画出了诸葛亮的这一特点,例如空城计为啥能够成功呢?主要是因为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所以才会对其防备。促成空城计的成功,在蜀汉基业刚刚建立的时候,这种稳扎稳打的战争方式确实帮助蜀汉赢得了主动权,夺得了生存的机会,但是在三国战争的白热化状态中,诸葛亮却一反常态,拼了命的去讨伐魏国。

网络配图

按照诸葛亮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多次北伐主要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希望能够早日统一中原,还于旧都,但是诸葛亮却没有从大局出发,对三国的实力没有做一个认真的比较,贸然去攻打魏国,还一连攻打了五次,最终都失败而回,其实这就反映了诸葛亮的一个缺点:遇事冲动,没有大局意识。当时蜀汉王朝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当年去攻打东吴还被人家用火烧死了几十万人,再加上人口少,粮草不足,蜀汉最好的方式就是休养生息,厉兵秣马,鼓励生育,从长计议,但是诸葛亮却被刘备的恩情冲昏了头脑,拿着老本和人家拼,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自己也折在了五丈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如果诸葛亮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就会想要坐稳江山比打江山更重要,治国理政,伺机而动是最好的选择。

网络配图

诸葛亮目光短浅,遇事冲动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对魏延的态度上,魏延因为脑后长有反骨,所以很不受诸葛亮待见,诸葛亮对魏延只是用而不信任,因此就剥夺了人家的话语权,但是对于一个人也得分正反两方面去看,因为人家魏延在战场上还是非常卖力的,诸葛亮整天对人家板着个脸,人家自己不高兴了,傻子都会看出来诸葛亮对自己有意见,但是魏延心胸还是比较大度的,正在北伐一筹莫展之际,魏延提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计策:兵出子午谷,这里道路非常狭窄,而且是关中通往汉中的一条捷径,魏军把守的兵力又很少,如果能从这里攻击,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诸葛亮却拒绝了,连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后来魏延知趣而退,而诸葛亮依然用老办法和人家强大的魏国死磕,结果把蜀汉家底全打没了。

后来诸葛亮死后没几个年头,蜀汉就被魏国灭亡了,其实这不能全怪后主刘禅无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诸葛亮的穷兵黩武导致的,如果当时诸葛亮能够从全局出发,从长计议,积极为蜀汉帝国培养顶尖人才,或许历史将会被改写!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乾隆生前为何要留着和珅?这两点是主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

    乾隆皇帝生前为啥要留着和珅呢?对于一个一国之君来说,难道不应该以天下为重,杀尽贪官吗?在清官们看来,这种思维非常正常,圣明的天子必定像诸葛亮说的那样,亲贤臣远小人,但是乾隆皇帝为啥要反其道而行之呢?难道是因为乾隆皇帝不知道和珅的贪污事迹,还是被和珅的甜言蜜语冲昏了头脑?网络配图实际上乾隆皇帝始终将和

  • 明孝宗朱佑樘被称为中国第一好皇帝 堪称完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佑樘

    现在一提到皇帝,国人想到的无非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绝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朱佑樘到底是谁,这位伟大的帝王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时间或许可以磨去历史的菱角,却永远也无法磨灭史书中的记忆,历史永远都不会忘记,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伟大的帝王。朱佑樘皇位之路十分坎坷,历经磨难终于登基后,穷尽毕生

  • 唐太宗竟然特赦290名死囚犯是受到谁的启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唐朝是个思想开放的时代,思想影响思维,思维引领行动,行动创造奇迹,在这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个典范,他曾放出二百九十名死囚犯回家过年。其实,李世民此仁德之举,是受到了一个大胆县官的启发,此人名叫唐临。网络配图唐临(601年—660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年轻时就有很响亮的名声。武德初年,事太子李

  • 多尔衮这么牛为何他的生母被人活活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

    对于多尔衮,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此人不仅有勇有谋、能征善战,而且还曾掌管大清政权长达七年之久,逼迫顺治帝称他为皇父摄政王——成了皇帝的父亲。而且,就功勋来说,可以说如果没有多尔衮,满清就不可能那么顺利地拿下山海关,进而统治整个中国。那么,有朋友就会问了——既然多尔衮这么牛,为何还有人胆敢活活逼死他

  • 清宫秘史:揭开慈禧太后幼年的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太后

    在中国提起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在清末执掌朝政近50年的女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名显赫又据今不远的大人物,其身世却始终是个谜。网络配图《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咸丰元年,被选

  • 烛影斧声后宋太宗只用了两个字就稳定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暴毙身亡以后,宋皇后派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没想到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王继恩出宫以后直奔赵光义府,叫了赵光义入宫,宋皇后一看是赵光义进攻,也没有办法,只能向赵光义乞求“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就这样赵光义即位成为皇帝,就是宋太宗

  • 古代没有网络 在乡下的诸葛亮怎能熟知天下形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首先,诸葛亮并非真的住在乡下,虽然南阳和襄阳哪个是诸葛亮隐居之处尚有争议,但南阳和襄阳诸葛故居都离城址非常近,襄阳诸葛故居距离城址约二十里,南阳诸葛故居更近,仅不倒一公里,现在这样的距离连城郊都算不上,即便按照当时的概念,诸葛亮也只是居住在近郊区。网络配图第二,诸葛亮是官二代,叔父诸葛玄曾官至太守,

  • 刘备当汉中王之后 为何没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众所周知,前半生屡遭失败、寄人篱下的刘备之所以能咸鱼翻身,最终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而有其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诸葛亮。而刘备每次取得成功后,诸葛亮的地位也会大幅提升,最终成为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与刘备上演了“君臣佳话”。网络配图但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却罕见第没

  • 魏忠贤为何能从小混混变成九千岁?因做到三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忠贤

    魏忠贤,明朝末年赫赫有名的大宦官,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九千九百岁”。那么,魏忠贤是如何发迹的?他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一度操纵大明朝的最高权柄呢?无赖出身,自行阉割魏忠贤是河北沧州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念过什么书,属于混迹于街头小巷的市井无赖。但他老兄也是有

  • 此人靠一习惯活到百岁 妻妾居然也有百人之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苍

    我们常常能看到电视中有人采访一些百岁老人能长命百岁的秘方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无非就是多锻炼身体,多吃素食,或者是早睡早起之类的套话,总之他们能够活到过百的年纪或多或少会与这些因素有关,但是更多可能还是因为个人体质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些习惯都还算是积极向上的,不细想的话似乎也有那么些道理,可是历史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