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皇帝唐文宗奇葩爱好:不爱江山爱爆乳

唐朝皇帝唐文宗奇葩爱好:不爱江山爱爆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26 7:21:18

古代科技不发达,女人的酥胸大多靠自然发育,人们的审美也似乎并不专注于乳房。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喜欢大胸女子的人呢?如果有,女人又是如何通过丰胸来迎合这种“喜欢”呢?在两本唐书里,有这方面的蛛丝马迹。

比如唐文宗的私生活好像不是一般的正经,他没有皇后,见于后妃传记的唯德妃一人而已,也就是废太子李永的母亲,貌似一夫一妻,举案齐眉,是个模范丈夫。然而,如果多读读史料,就会零散的发现,唐文宗其实也是个花心大萝卜,临幸宫女超随意,不做记录不说,还特喜欢爆乳女子。

唐文宗喜欢爆乳女子

唐武宗、文宗朝宰相杨嗣复李珏、安王李溶等人的传里,屡次提到一个叫杨贤妃的女子,她是唐文宗后宫里有册封的第二个贵妃。按唐制,贤妃位列德妃之后,属于第四等级,地位不算不低了。杨贤妃的上位,就跟丰胸有关。

杨贤妃的上位,就跟丰胸有关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这是唐文宗于开成三年写的一首《宫中题》,据说吟咏时,杨贤妃就伴在身侧,二人一起去看望生病了的王德妃。

大概的背景是,太子李永不务正业,常与戏子无赖在一起厮混,唐文宗很生气,动了废黜的念头。作为母亲的王德妃由于平素过于宠爱太子,遂又惊又惧,一病不起。杨贤妃也就是这个时期从昭容连升三级册为贵妃的。

杨贤妃很有女人味,唐文宗形容春雨的诗里有一句“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被学者推测为是临幸杨妃之后的描写,飘飘洒洒,如醉如痴,连下台阶都没了重心。当然枕头风是没少吹,“杨贤妃方幸,数谮之”。

她也没个儿子,这般的说王德妃和太子的坏话,不知图个啥?女子妒忌争宠吗?未必。还有更不可理喻的呢,不久,王德妃死了,李永被软禁,随后暴毙。据柏杨先生考证说,“李永是在文宗和杨贤妃暗示下被暗杀的”。

关于这一点,愚以为只说对了一半。虎毒尚且不食子,唐文宗当不至于残害亲生子,即便要杀,安个罪名就是,何须暗杀?杨贤妃有暗杀太子的动机,倒是正常。

后宫争宠靠胸部

随后发生的一件比较暧昧的事儿,足以证明。她不停的向文宗推荐安王李溶为皇太弟,难道他们之间有一腿?这个问题,不光唐文宗怀疑,其后的唐武宗也断言李溶“恭维”了杨贤妃。李溶是个小白脸!

还有一个事儿,宰相杨嗣复曾写信给杨贤妃,希望她成为摄政皇太后,并在信中称她为姑母(《旧唐书》)。这也得画一个一个大大的问号。杨嗣复是一代名臣杨于陵的小儿子,难道杨贤妃是杨于陵的姐妹或堂姐妹?

当时的杨嗣复已经五十多岁,而杨贤妃才二十多岁,唐武宗还说杨贤妃是杨玄思的姐姐。年龄、辈分都不对,显得相当蹊跷。愚以为其中的奥妙,一在于杨嗣复拜相,得益于杨贤妃的帮助,二在于杨贤妃的姿色受到了杨嗣复的垂涎。

至此,答案明了了,此女之所以不安分,是因为自信自己很有料,男人都为她着迷。那么,杨贤妃到底多有料?为何三个男人为她痴迷?在野史里有“开成间,京畿豆贵,石十金。……故事,如妃子笑”的记载。

这里的“豆”,十有八九是指黄豆。而妃子笑,则是借杨玉环吃荔枝的事儿暗指当朝妃子,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开成年间,姓杨的妃子,不是杨贤妃又会是谁?那么,这个女人需要那么多豆子干嘛?还严重助推了物价的上涨。原来,文宗喜欢大胸女子,王德妃就是因为爆乳而被临幸,从宫女直接升格为昭仪,生了太子后又晋升德妃的。有这个成功的先例在,杨贤妃等后宫其他女子偏爱豆类,也就有理有据了。

文宗喜欢大胸女子,王德妃就是因为爆乳而被临幸

豆类食品,在中医理论里确有丰胸之效。如黄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E和多种人体不能合成但又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也是高含量。常食黄豆,可以使皮肤细嫩、白皙、润泽,可以营养肌肤、毛发,令肌体丰满结实,毛发乌黑亮泽,容颜不老。

杨贤妃得宠,极有可能长期食用豆类

再如红豆(不是“红豆生南国”里的红豆,那是相思子,此处或是赤豆),《妇人良方补遗》里说,可“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原来如此。

杨贤妃得宠,极有可能长期食用豆类,外加御医提供的穴道按摩术,比如挤压两个乳头中间的檀中穴、檀中穴和乳头之间的神封穴、乳房下缘沿胸下围的乳根穴等等,从而助长了胸部汹涌,让唐文宗惊喜地发现“上林花满枝”,多了一位极品女郎,而原先常去的王德妃居所,如今只能是“辇路生秋草”了。

然而,唐文宗的这种“无复侍臣知”的喜悦仅维系了两年,开成五年,即在宦官擅权的阴影中抑郁而死。那位靠豆类爆乳的极品杨贤妃,也因为介入立储纷争,同一年在宦官怂恿下,被唐武宗责令自杀。历史再次告诉女人们,胸大是风景,无脑却要命!

标签: 唐文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张定边为何是明朝第一猛将?张定边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定边,明朝,明朝第一猛将

    张定边(1318—1417),沔阳人,元末第一猛将,若论勇猛天下无出其右者。张定边原籍湖北沔阳州湖弦口,出身渔家。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潇洒英俊。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共谋前程!从

  • 明初五大猛将:常遇春第二,张定边天下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定边,明朝,明朝第一猛将

    明朝初年,战事未平,此期间猛将层出,但能排到前五者,都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队伍之中。朱元璋猛将阵容强大,最终击败陈友谅。但陈友谅有一猛将以一当百,天下无敌,朱元璋手下猛将无人能敌。以下是明初朱陈两军五大猛将:第五名:王弼(?~1393),其先定远人,明朝开国大将。擅使双刀,号称“双刀王”。最初自己成立

  • 关铃是谁?关铃跟关羽有关系吗?关铃的生平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关铃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虎将之首大刀关胜之子,在《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出场,岳云的结义兄弟,也是三国汉寿亭侯关羽的后代。外貌上继承了祖辈的基因,也是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使一口青龙偃月刀,跟其舅父陈葵学得了父亲大刀关胜的刀法,武艺十分高强,出场便与岳云大战了一日不分胜负。后来岳雷扫北时立下了不少

  • 蒲寿庚家世出生为何 朱元璋为什么禁止蒲家人入朝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蒲寿庚,元朝

    蒲寿庚,宋末元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生于公元1205年,去世于公元1290年,父亲是蒲开宗。蒲寿庚原本是南宋时期的泉州市舶司,担任这个职位长达三十年。景炎元年,丞相伯颜率军南下的时候,派人招安蒲寿庚。蒲寿庚欣然同意,在当年的十二月与元朝势力结盟,投靠元朝。在南宋宗室包括南宋最后两位帝王端宗和

  • 康熙留下800万,雍正留了6000万,乾隆留了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度也是非常的强盛,乾隆皇帝将大清自诩为天朝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自满清入关以后,到康熙中叶清朝开始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

  • 明孝宗身为皇帝,在三千粉黛的后宫中,为什么能坚守一夫一妻制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后宫佳丽三千,皇后,明孝宗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通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更有后宫三千佳丽。然而,有位皇帝却是例外,他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生活,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按照明朝祖制,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明孝宗张皇后是河北兴济人,父亲张峦原本是一个秀才,后来成为国子监生

  • 元朝李璮叛乱的真正原因究是什么?李璮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璮,元朝

    李璮简介中介绍到李璮是金末期山东的重要军阀李全的儿子,小字名叫松寿,李全在1227年的时候降蒙古,被任命为益都行省,四年之后李全去世他的儿子李璮得到了他的权利,在得到他的父亲的权利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集中兵权擅自组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到了一二九五年的时候李璮加快了准备叛乱的步伐,一方面向南

  • 史上最厉害的老太太,仅凭一个婴儿的声音判断家族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

    母亲的智慧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母亲的意见和建议更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儿女们提出她半生总结的经验。春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是晋国大夫叔向的母亲。叔向出身晋国公族,六世祖是晋武公的儿子伯侨。叔向排行第二,和哥哥伯华及弟弟叔鱼、叔虎合称羊舌四族。在叔向到了该娶妻的年龄时,他本人想娶申公

  • 温柔贤淑的李令月为什么会变成荒淫无度的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令月,唐朝

    李令月,生于665年,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小女儿。小公主长到八岁的时候,特别的可爱迷人,就像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一样。吐蕃国王听说了这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大唐公主,马上派人携带重礼来提亲。唐高宗特别宠爱这个幺女,不舍得让其远嫁吐蕃,将李令月送入了宫内道观,娶法号“太平”,以公主已经出家为借口拒绝了吐蕃的

  • 温僖贵妃生前很少与后妃争宠,为什么死后陵墓却三次被盗?温僖贵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温僖贵妃,清朝

    她算是死后有点不得安宁的贵妃之一了。其陵墓,1929年被盗两次,2015年被盗一次。后一次,丢失文物12件,皆已寻回。她是康熙皇帝的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初期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她的姐姐,也入侍康熙,“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也就是说,做了半年皇后。康熙每到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