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定边为何是明朝第一猛将?张定边生平介绍

张定边为何是明朝第一猛将?张定边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72 更新时间:2024/1/19 16:30:33

张定边(1318—1417),沔阳人,元末第一猛将,若论勇猛天下无出其右者。张定边原籍湖北沔阳州湖弦口,出身渔家。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潇洒英俊。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共谋前程!从陈友谅起义,定都武昌,转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攻无不克。

张定边之勇猛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投书伪降,张定边曾力阻其行,陈友谅专横独断,不纳其言,致遭江东桥之惨败。

石灰山战败,陈友谅仅以身免,不思劲敌当前,整军备战,而一意孤行,急于称帝,并以五通庙作行宫,张定边哭谏不纳,而分兵令其攻安庆而无功。

陈友谅称帝改元,退守九江;又疏于江防,迨朱元璋之兵,逼近九江之西门,造成惊惶失措,谓兵从天降,幸得张定边由安庆撤还之师,冒死争战,陈友谅才得以脱险,夜走武昌。

武汉为九省之通衢,有长江天堑之险阻,新败之余,不应急进动师,张定边再三劝谅,首在安民息兵,整军坚防,待机出击。陈友谅不纳忠言,我行我素,令制作大舰,扩充水师,集结举国之兵,号称六十万,且载文武百官,作孤注一掷。斯时定边审时度势,建议一支兵直捣南京,另一支兵围南昌,可使朱元璋首尾不能兼顾。确实陈友谅不纳忠言,空后防而深入南昌,南昌守将为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一面约日伪降,一面派使臣赴南京求援;陈友谅不吸取江东桥惨败之教训,而坚信朱文正的降城之约,实为缓兵之计,围城八十五日不下,坐待敌之二十万援兵从容集结,兵临城下,再图施展,已不可能。于是撤围而入鄱阳湖,朱元璋之兵已布要隘,大战鄱阳湖,火攻水寮,张定边在关键时刻单刀直入,连斩朱元璋三员大将,但最终被常遇春用箭射伤,不得不退出,最后朱元璋占据先机,陈友谅头颅中流矢而身亡,造成全军覆没。

此时,定边身披百矢,犹冒死黑夜驾小舟,载陈友谅之尸,护谅之子陈理。奔武昌,立理为帝。朱元璋乘

胜调军围困武昌,陈之元帅张必先被擒,而张定边守城益坚,为时两月,终以无外援,陈理幼弱无知,受胡美之诱献城出降。

张定边率一支兵,冒死突围,逐鹿于荆襄之间,明知大厦已倾,自感擎天无力,而且士卒疲命相从,斗志日趋消沉,于是劝慰士卒,解甲归田,以待机复兴,相注对泪,依依难舍。从此,张定边改名换姓,混迹江湖,携儿带女,辗转流离,终归故里,寿九十余而终。今仙桃市沔城湖口弦王姓,乃张太尉之后裔也。清光绪年间有进士王炳南(曾经历任陕西知县),主修王氏宗谱,即以张定边为一世祖,且在清初,亦有复姓归宗者。

张定边遁入空门

陈友谅身后,群龙无首,起义失败。张定边不愿做朱元璋的降将,遂于洪武元年(1368)戊甲孟秋,遁入泉南灵源山隐居。为避前嫌,削发为僧,自号沐讲禅师。

张定边入空门后,不闻尘俗事,究心佛理,赤足芒鞋,率领旧属僧侣,先后垦殖禅田50多亩,以桑麻蔬果植之,既能自给,亦可周给贫者。他看到广大贫苦农民因生病缺医少药而走投无路时,于是萌生悬壶义医和取灵源山中的甘草,用姑师井之水泡制药茶,广施万民,不求图报。洪武10年(1377)丁巳十月廿三凌晨,张定边正在西霞山晨练武功。突然林中狂风四起,林木摇曳,落叶纷披。猛一抬头,但见一条斑斓猛虎,正从岗上飞窜下来。那猛虎发现了定边,径直向他冲来。定边不免有点慌神。赶忙往右边一跳,闪在老虎的旁边,猛一拧身,举禅杖朝老虎前胛叉去。顷刻间,猛虎鲜血直流,脑浆四溅。从这点,可见张定边的武功。

更多文章

  • 明初五大猛将:常遇春第二,张定边天下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定边,明朝,明朝第一猛将

    明朝初年,战事未平,此期间猛将层出,但能排到前五者,都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队伍之中。朱元璋猛将阵容强大,最终击败陈友谅。但陈友谅有一猛将以一当百,天下无敌,朱元璋手下猛将无人能敌。以下是明初朱陈两军五大猛将:第五名:王弼(?~1393),其先定远人,明朝开国大将。擅使双刀,号称“双刀王”。最初自己成立

  • 关铃是谁?关铃跟关羽有关系吗?关铃的生平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关铃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虎将之首大刀关胜之子,在《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出场,岳云的结义兄弟,也是三国汉寿亭侯关羽的后代。外貌上继承了祖辈的基因,也是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使一口青龙偃月刀,跟其舅父陈葵学得了父亲大刀关胜的刀法,武艺十分高强,出场便与岳云大战了一日不分胜负。后来岳雷扫北时立下了不少

  • 蒲寿庚家世出生为何 朱元璋为什么禁止蒲家人入朝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蒲寿庚,元朝

    蒲寿庚,宋末元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生于公元1205年,去世于公元1290年,父亲是蒲开宗。蒲寿庚原本是南宋时期的泉州市舶司,担任这个职位长达三十年。景炎元年,丞相伯颜率军南下的时候,派人招安蒲寿庚。蒲寿庚欣然同意,在当年的十二月与元朝势力结盟,投靠元朝。在南宋宗室包括南宋最后两位帝王端宗和

  • 康熙留下800万,雍正留了6000万,乾隆留了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度也是非常的强盛,乾隆皇帝将大清自诩为天朝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自满清入关以后,到康熙中叶清朝开始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

  • 明孝宗身为皇帝,在三千粉黛的后宫中,为什么能坚守一夫一妻制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后宫佳丽三千,皇后,明孝宗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通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更有后宫三千佳丽。然而,有位皇帝却是例外,他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生活,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按照明朝祖制,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明孝宗张皇后是河北兴济人,父亲张峦原本是一个秀才,后来成为国子监生

  • 元朝李璮叛乱的真正原因究是什么?李璮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璮,元朝

    李璮简介中介绍到李璮是金末期山东的重要军阀李全的儿子,小字名叫松寿,李全在1227年的时候降蒙古,被任命为益都行省,四年之后李全去世他的儿子李璮得到了他的权利,在得到他的父亲的权利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集中兵权擅自组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到了一二九五年的时候李璮加快了准备叛乱的步伐,一方面向南

  • 史上最厉害的老太太,仅凭一个婴儿的声音判断家族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

    母亲的智慧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母亲的意见和建议更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儿女们提出她半生总结的经验。春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是晋国大夫叔向的母亲。叔向出身晋国公族,六世祖是晋武公的儿子伯侨。叔向排行第二,和哥哥伯华及弟弟叔鱼、叔虎合称羊舌四族。在叔向到了该娶妻的年龄时,他本人想娶申公

  • 温柔贤淑的李令月为什么会变成荒淫无度的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令月,唐朝

    李令月,生于665年,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小女儿。小公主长到八岁的时候,特别的可爱迷人,就像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一样。吐蕃国王听说了这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大唐公主,马上派人携带重礼来提亲。唐高宗特别宠爱这个幺女,不舍得让其远嫁吐蕃,将李令月送入了宫内道观,娶法号“太平”,以公主已经出家为借口拒绝了吐蕃的

  • 温僖贵妃生前很少与后妃争宠,为什么死后陵墓却三次被盗?温僖贵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温僖贵妃,清朝

    她算是死后有点不得安宁的贵妃之一了。其陵墓,1929年被盗两次,2015年被盗一次。后一次,丢失文物12件,皆已寻回。她是康熙皇帝的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初期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她的姐姐,也入侍康熙,“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也就是说,做了半年皇后。康熙每到孝

  • 康熙皇帝的悫惠皇贵妃是他的表妹兼小姨子,曾经抚养过乾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悫惠皇贵妃,清朝

    康熙皇帝娶过两个表妹,一个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一个就是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当然悫惠皇贵妃这个谥号是乾隆皇帝追封的,悫惠皇贵妃在康熙朝只是贵妃。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妹妹,都是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的女儿,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据说是庶女。不管是嫡女还是庶女,反正都是康熙生母孝康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