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一年要吃15万个苹果,平均每天410个,她真的吃得下吗?

慈禧一年要吃15万个苹果,平均每天410个,她真的吃得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2/15 4:01:27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卒于1908年,满洲人。16岁那年,慈禧入宫,幸运的是,在第二年,就被晋封懿嫔,在她18岁那年,又被晋封懿贵妃。

当时在位的是咸丰帝,咸丰帝对她也是十分的看重。可是咸丰帝体弱多病,不幸的是在她26岁那年,咸丰帝驾崩。她与孝贞显皇后,称之为两宫共存,这时的慈禧称圣母皇太后,由于她的皇帝生前地位较高,因此皇帝的驾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的地位。

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她联合恭亲王奕訢慈安太后、发动一场辛酉政变,并且杀害顾命八大臣,以此夺取政权,让自己的势力更加的强大。因此才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另外,再加上同治帝作为她的儿子,因此整个朝廷都是她们说了算。

1875年同治帝驾崩,扶持她的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位,定年号光绪,两宫继续垂帘听政。在1881年时,慈安太后去世。过了三年,慈禧发动了“甲申易枢”一次罢免的职务恭亲王,慈禧从此开始独掌大权、垂帘听政的人生;

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有着实权,对于光绪帝其实也不过是个摆设罢了。可是真正的是慈禧的奢华享受。就拿吃饭而言,人家有专门的厨房,而且是全国最好的御厨。每顿饭大概有100大概有100道菜,就是所谓的满汉全席。对于水果而言,慈禧一年要吃下15万个,一天大概需要吃下410个苹果,难道慈禧太后真能吃得完吗?不仅如此,

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其实她并吃不完,只是为了摆果闻香罢了。

由此可见,慈禧得奢华之极。有人说,慈禧死后的陪葬品起码可以养活2个北洋军师,让我们看看她的陪葬品就知道了。

慈禧死后,就光棺材的加工就让世人眼前一亮,棺材底部铺的是有金花的丝褥,尸体的两边摆满了珠宝。不仅如此,头上、脚下都有翡翠相伴。

看看她身上的装饰珠宝,你肯定大吃一惊,头上带着珠冠,身穿的串珠袍褂价值120万两,身上穿着金子铸成的披风,并且嘴里含着夜明珠。据说在孙殿英当时用了30多辆马车运走的。

慈禧在执政的48年里,奢华到了极致,为了她的虚荣心,可谓拿着中国的辛劳结晶,不断挥霍,试想,如果那个朝代,没有慈禧的参与,中国那时还会不会落后挨打呢?各位觉得呢?

标签: 慈禧,清朝

更多文章

  • 昆阳之战,刘秀是如何带领大军以少胜多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刘秀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了镇压更始政权,王莽派虎牙将军王邑率20大军前去御敌,这里大军里除了巨无霸这样的“超人”外,还有一支由老虎、狮子、豹子、犀牛、大象等猛兽组成的超级“特种部队”。他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很快抵达昆阳城北,摆出的阵势是“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后”。面对此情此景,汉军的表情已由惊愕万分

  • 三国时期赵云为什么拒绝了漂亮寡妇? 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

    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所以人称常山赵子龙。赵云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进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禅。刘备得到益州后,赵云出任翊军将军。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跟随诸葛亮攻打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第二年去世。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

  • 被称“三百年才出的奇人”吴昌时,最后被一个平庸皇帝清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昌时

    明朝在历史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宦官,因为宦官权利太大导致皇权被进一步削弱。崇祯在位时做了两件让人大块人心的事,其一铲除宦官魏忠贤党羽,整治宦官削弱权利。其二就是亲自审判罪臣,还亲自打断了他的双腿。这位让皇帝违规惯例的罪臣就是明朝年前众人所说的:三百年才出的奇人吴昌时。吴昌时要放到现在说那就是一个十

  • 吴昌时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

    吴昌时(?-1644年),字来之,浙江秀水人,一说嘉兴人。天启四年(1624年),与郡中名士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等十一人组织复社。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吏部郎中。崇祯十年,薛国观因受贿,被吴昌时弹劾免职。昌时后依附周延儒,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当相,昌时为文选郎中。昌时

  • 明朝第一个宰相李善长,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善长,明朝

    在所有的开国功臣中,李善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虽然功劳不一定最大,而且没有战功,之前做的都是后勤工作。在朱元璋眼里,他是第一功臣,比战功赫赫的徐达功劳还大,所以第一任宰相“理应”由他来担任。李善长也是得到过免死牌的人,有了这个玩意儿,除了起兵造反,无论犯了多大的罪,都可免死两次,儿子免死一次。当然了

  • 首任闯王高迎祥的终结者、陪伴崇祯皇帝走到最后的骁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高迎祥

    不久之前,我跟随单位同事一起前往山西。车行至雁门关,听说此地现在只剩五户人家,村支书全年的工资只有一百五十快。我仰望巍巍雄关,不禁感叹:在冷兵器时代,要拿下这样一座陡峭的关卡,需要多少的勇气、智慧和鲜血啊!于是明白,史书中关于名将的记载

  • 薛瑄:两袖清风留书诫子,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瑄

    自古以来,在家庭教育的分工上,我国的传统方法是“严父慈母”,父亲是严肃可畏的,而母亲则是慈祥可亲的。当然,这也与传统的社会制度有关,父亲的地位总是高高在上的,他们是家庭中权威的代表。但是也有例外的。如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世人尊称他为“薛夫子”。在学问上,他清修笃学、自成一派,堪称一代之宗。在为官上,

  • 大阿哥胤禔被圈禁26年,竟生育了29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胤禔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正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上以皇太子胤礽“合法祖德,没有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乱弄”的借口,当众公布发表铲除胤礽的太子之位。但是令康熙皇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决定竟然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诸位皇子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刚刚起头离心离德,兄弟相残,终极的局面

  • 朱棣死前为什么说“夏元吉爱我” ?为何让他如此牵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

    1424年秋天,北方已颇有肃杀之气了。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北征回师,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时一病不起。当时,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半生征战,一世劳苦,让这位老人耗尽精力,油尽灯枯,步入人生的最后时光。朱棣躺在病榻上,环顾左右,突然说了5个字:“夏原吉爱我。”夏原吉是谁?为何令朱棣临死之际还念

  • 明清最有名的美食家--张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张岱

    张岱(公元1597~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为著名散文家、史学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所处时期为明末清初时期。明中叶以后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不但货物种类繁多,且谷布丝棉、盐糖茶酒酒等日用消费品的比重上升,以致交换的领域,从地方市场走向跨区域市场,甚至远达海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