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为何会在小姨子美色面前折戟沉沙

明成祖朱棣为何会在小姨子美色面前折戟沉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4/1/18 15:53:55

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却无所顾忌,他们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这些少女诱骗到手。然而,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有例外,明成祖朱棣绞尽脑计,用尽手段,也没有把年轻美貌、风情万种的小姨子弄到手。那么,这位重权在握,一言九鼎的大明皇帝为何在小姨子的美色面前折戟沉沙呢?

中国古代已婚的男人,大都心下总是暗藏着小姨子情结的。那么,小姨子是什么人?妻子之妹妹也!据考证,男人们特指的小姨子,是为老婆待嫁之妹妹也!也就是老婆家中还没有结婚的妹妹。小姨子,这个称谓虽然众所周知,就这么简单,但是,许多姐夫与小姨子背后所发生的故事,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古代男女之间是授受不亲的,男人虽说可在外偷情,甚至可以青楼招妓,但是在正经的良家女子面前,仍旧要规规矩矩,不可造次放肆。而小姨子却是例外,男人在她们面前大可举止随意,尽展男人倜傥之风,卖弄调侃之能,即便言语轻薄些,作派霸道些,妻子不以为然,旁人亦不以为然。因此,对于男女之间的关系,除了妻子,中国古代男人无不暗藏对小姨子有占有欲,这恐怕是中国男人的特色之一。小姨子是姐夫的一块自留地,小姨子和姐夫有一腿好象是天经地义。

网络配图

在中国古代,民间姐夫和小姨子关系庸俗直白,小姨子是姐夫的贴身小棉袄。大凡有小姨子的男人,姐夫对小姨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疼爱让作为妻子的都感到嫉妒。古代皇室贵族的姐夫和小姨子关系虽然华丽晦涩,但是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却无所顾忌,他们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这些少女诱骗到手。然而,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有例外,明成祖朱棣绞尽脑计,用尽手段,也没有把年轻美貌、风情万种的小姨子弄到手。那么,这位重权在握,一言九鼎的大明皇帝为何在小姨子的美色面前折戟沉沙呢?还还要从朱棣做燕王的时候说起。

还是朱棣在做燕王时,朱元璋便为他册封了王妃,那便是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徐氏“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诸生”即秀才,就是说她是一位女秀才,有如此才华,自然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一天,朱元璋对徐达说:“我与你是布衣之交,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朱棣配焉。”不知徐达此时是感到皇恩浩荡,还是认为君命难违,总之,立马就顿首谢恩了。

正式册封是在洪武九年,即公元1367年,这一年朱棣17岁,徐氏小他两岁,只有15岁。徐达的这个女儿虽是将门之女,却读书识礼才华出众,被册为燕王妃后,深得她的婆婆高皇后的喜爱。这位徐王妃,身体里流淌着大将徐达的血液,平常文静有加,但毕竟是将门之女。就在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朝廷派李景隆围攻北平,而此时的朱棣前往宁王朱权那里去求援,北京城空,危在旦夕。就是这位徐王妃,在危急之中披上战甲,挽救了北平,也挽救了朱棣。

因为当时李景隆的军队号称50万,北平城在他日夜攻击之下,情势真是千钧一发。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水深,易守难攻。于是李景隆就下令军队主要攻击北平的九个城门,正南方的丽正门,就是今天的正阳门,是攻击的重点,当时情况更是十分危急。守城将士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向王妃徐氏告急。这位徐王妃,别看平时文静端庄,但毕竟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儿,所谓将门虎子,这女儿也巾帼不让须眉了。城里的男子都已经登城战斗了,没有后备的男子,于是她就亲自率领城中妇女,登城助战,奋力厮杀。她一登上城墙,守军的士气顿时大振,立刻就把朝廷军队攻城的气势给压了下去。

北平西边的阜成门,也是朝廷军队攻击的重点。据说部分朝廷军队一度在都督瞿能父子率领下已经攻入城门,但李景隆唯恐他们夺了头功,下令等待大军并进。结果燕军将士连夜在城墙上泼水,那时正是寒冬,水很块在夜里结成冰,第二天再战,城墙已经无法攀登了。就这样,一座仅仅有守军万人的孤城,抵抗了数十万朝廷大军的日夜进攻。

网络配图

朱棣攻取南京后,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徐王妃自然就成为母仪天下的徐皇后。朱棣与她是相敬如宾,敬爱有加。此时,朱棣的皇位尚未做稳,徐皇后为其分忧,采用夫人策略,在宫中隆重接见朝中七位重要官员的夫人,以稳定朝野上下的人心。

徐皇后曾经著书,采集《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她还经常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宠外戚。永乐五年,即公元1407年,也就是徐皇后46岁那年,因病去世。徐皇后病逝,临终她还劝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宠外戚。徐皇后英年早逝,朱棣大为悲痛,谥曰仁孝文皇后,并为她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了大斋,群臣纷纷前来致祭。后来朱棣在北京天寿山为自己营建了陵墓长陵,首先将徐皇后安葬其中。

徐皇后去世后,朱棣便开始打起了皇后的妹妹徐妙锦的主意。徐妙锦是徐达的三女儿,美貌超群,才华出众,甚至超过了她姐姐仁孝文皇后。因此,朱棣早就对徐妙锦垂涎三尺,将她作为新皇后不二人选,一心要把徐妙锦迎进宫去,填补她姐姐留下的那张空位,从此母仪天下。但是,徐妙锦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位狡诈强横、冷血暴虐的永乐皇帝,所以她递上一封情词哀恳的《答永乐帝书》,婉言谢绝了朱棣的“美意”。她在《答永乐帝书》中这样说道:

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愿去荒庵小院,青磬红鱼;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愿作山中小草,独自枯荣。听墙外秋虫,人嫌凄切;睹窗前冷月,自觉清辉。盖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观赏异趣。矧臣女素耽寂静,处此幽旷清寂之境,隔绝荣华富贵之场,心胸颇觉朗然。

乃日昨阿兄遣使捧上谕来,臣女跪读之下,深感陛下哀怜臣女之至意,臣女诚万死莫赎也。伏思陛下以万乘之尊,宵旰勤劳,自宜求愉快身心之乐。幸外有台阁诸臣,袍笏跻跄;内有六宫嫔御,粉黛如云。而臣女一弱女子耳:才不足以辅佐万岁,德不足以母仪天下。既得失无裨于陛下,而实违臣女之素志。臣女之所未愿者,谅陛下亦未必强愿之也。

臣女愿为世外闲人,不做繁华之想。前经面奏,陛下犹能忆之也。伏乞陛下俯允所求,并乞从此弗再以臣女为念,则尤为万幸耳。盖人善夭桃秾李,我爱翠竹丹枫。从此贝叶蒲团,青灯古佛,长参寂静,了此余生。臣女前曾荷沐圣恩,万千眷注。伏肯再哀而怜之,以全臣女之志愿,则不胜衔感待命之至。

徐妙锦熟读史书,深知暴君如狂龙恶虎,绝对不能使他受到过度刺激,暴君一旦被激怒,便会六亲不认,大开杀戒。因此她巧妙设辞,没有拗着性子一味地强调她不想进宫,不想母仪天下,不想成为笼中苦鸟失去自由,不想与众妃嫔争夺皇帝的宠幸。而是反复强调自己从小生长于豪门大户,性甘淡泊,不慕荣华,而且一心向佛,无复入世之念,宁愿远离红尘俗世,长伴古卷青灯,以此了却余生。不难看出,这正是徐妙锦的聪明之处。

网络配图

其实,徐妙锦严词拒绝朱棣的“美意”,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原来,当姐姐嫁给了燕王朱棣时,徐妙锦却大力支持建文帝朱允炆。当朱棣带兵攻打南京之时,徐妙锦曾对朱允炆说:“你哪也别去,就在这皇宫大殿上等着朱棣,看他能把你怎么样!”

可是,朱允炆哪里有这样的胆略。朱棣还未攻进南京,朱允炆就离京逃难去了。朱棣夺取皇位后,提出想要娶徐妙锦,遭到了她严词拒绝。朱棣说:“你不肯嫁给我,我看谁还敢娶你!”徐妙锦十分执拗,坚守气节,终生谁也不嫁,到庙里出家做尼姑去了。朱棣也从此在宫中不再册立皇后。

后来,高丽权妃成了明成祖朱棣最宠爱的妃子,即便是远征千里的时候也要将她带在身边随侍左右,可见朱棣对她是十分的宠爱,后来权妃病死军中,朱棣伤心欲绝。因怀疑是死于中毒,朱棣在后宫与大行杀戮。这个权妃,神似徐妙锦,据汉王朱高煦的话,就是“权娘娘七分神似小姨”。谁知道不是朱棣移情于她呢?然而,徐妙锦如此不畏强权,一生未嫁,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刘备白帝托孤布局完美 诸葛亮三招破局轻松化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刘玄德白帝托孤。先托诸葛亮:你的能力胜过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不可以辅佐你就废了他,自立为成都之主。然后让刘禅兄弟三人拜诸葛亮为相父,以父礼事之。跟李严等人说:我已经托孤给诸葛亮,我的儿子就是他的儿子,你们给我记住了。最后叮嘱赵云:我和你相识于患难

  • 元顺帝脱欢铁木儿:竟然是宋朝皇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顺帝

    历史真真假假,野史杂陈,难辨真伪。因此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帝王是他人私生子的趣闻,诸如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不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而是文明太后的私生子。网络配图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清朝乾隆皇帝是汉人。诸如此类,权当民间传说一看,不足为信,但元朝

  • 崇祯皇帝朱由检:竟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由检

    公元1627年,大明王朝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大明皇帝明熹宗落水病重,服瑶驾崩。因为无子,明熹宗朱由校临终前传位于皇弟信王朱由检,是为大明思宗,崇祯皇帝。关于崇祯皇帝,那能说的事儿真是一箩筐又一箩筐。这位死后葬于十三陵思陵的大明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说他勤于政事,生活节俭,年轻有为不为过;但说他生性

  • 著名丞相管仲后人管宁交友的一套标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管宁交友的一套标准是什么

    管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丞相管仲的后人,后世流传的管宁的故事很多,那么管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要探究管宁是个怎样的人,要从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事业方面。管宁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却始终没有踏入仕途一步,曾经曹魏几代的统治者都听说他的贤明征召过他,但是管宁却都拒绝了,他宁愿过着清心寡欲无忧无虑的生活,也不想

  • 唐玄宗在位的时期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并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玄宗

    在唐朝的历史上,仔细数来,也就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在前两者统治的时期国家基本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动乱。基本都是国泰民安,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只有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期,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并存。唐朝由繁荣又一次开始向衰败转变。唐玄宗李隆基是唐

  • 大汉后宫秘史: 汉代第一偶像级皇后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子夫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之句,似乎在说,贵妃拥有了无数“环迷”,其实不然。《资治通鉴》有注解,“……天下从风而靡。民间歌之曰:‘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就是说,杨玉环的偶像价值,体现在“靡”字上,浪费而奢侈,不怎么正面。前溯八百年,也有一则类似的民歌,歌曰:

  • 诸葛亮军事上的哪三大致命失误使蜀汉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要说诸葛亮的权谋和神机妙算,那是人人佩服,但是,从具体才能来看,诸葛亮政治才能更胜一筹,军事才能差一些。而正是诸葛亮军事上的三大致命失误,使得蜀汉一蹶不振,导致最早灭亡!这到底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第一大失误,隆中分兵。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给他提出了,隆中对战略,就是先占

  • 刘备举兵征讨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

    公元221年,刘备举全国之力,率十万大军,发动了三国最后一场大战役——夷陵之战,东征孙吴的口号是为二弟关羽报仇,难道刘备真的只是为关羽报仇吗?真的理由是什么呢?刘备以仁义立世,如果不给关羽报仇,以后如何面对世人?后世又如何评价呢?所以刘备为了仁义,也不得不东征。网络配图2.汉中之战亲自领军大败曹操后

  • 历史趣闻:万历皇帝曾然被当面辱骂“酒色财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

    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有时你以为已经遗忘了的东西,转个圈后却又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就像失散的故友,带着旧日的模糊面容,令你百感交集。比如,最近“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忽然刷屏。模糊的记忆也回来了,想起这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开篇第一句。那么多年前曾看过、激动过,并随着岁月遗忘的句子,能重新想起的概率真

  • 被西汉四位皇帝忌惮的的“奇葩”——万石君石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帝

    一个懵懂的少年在西汉官场中闯荡最终混成四朝元老,他的一生就和小说一般。中国的历史很长,青史留名的人太多太多了,但凡能被人记住的无一不是惊才艳艳之辈,石奋只是这些人中最最普通的一位,或许大多数人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在读完《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后,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可以说是西汉前期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