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精忠岳飞:岳母历史上没有刺字“精忠报国”

精忠岳飞:岳母历史上没有刺字“精忠报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2/7 14:17:31

清钱彩《说岳全传》称:岳飞“就将衣服脱下半边。安人取笔,先在岳飞背上正脊之中写了‘精忠报国’四字。”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自此流传了四百年,今人深信不疑。

《说岳全传》是一部小说,小说之言究竟是史实还是虚构?

首先要承认,《说岳全传》的这类情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宋朝招募兵勇时,兵勇面部要被刺字,是为入籍标志,亦防止兵丁开小差逃跑。所刺文字最初是军队编号,如武德军、陕军等,稍后亦可刺吉语、警策语。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说:“艺祖(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宋代募兵刺字面部,后面有所改变,如范仲淹任环庆路拒西夏招讨史主陕边务,所招募的兵勇只刺字于手背或手臂上。所以,岳飞从军时刺字,且刺于背部,不仅有可能,而且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网络配图

但是,《鄂王行实编年》中没有这个记载。《鄂王行实编年》为岳飞之孙岳珂所编,如果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属实,又非常重要,岳珂不会有这种疏漏。鄂王为岳飞平反封号,岳珂编纂此书,记录其祖的一生事迹。其原稿是岳珂之父岳霖委托国子博士顾杞所撰,编写时还“考于闻见,访于遗卒”,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被宋高宗秦桧掩盖的史实。但臆测和夸大的内容也较多,如著名的朱仙镇大捷,始见于此书,而此前的史籍中无记载,现史学界一般认为是一场普通的遭遇战,被岳珂夸大。神奇无敌的“拐子马”记载,也是臆测的。

岳飞背部刺字,见于正史《宋史》。《宋史》卷380《何铸传》记载,审问岳飞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岳飞蒙冤之际,自袒背部刺字,旨在表明他的报国之心。这件事见于国史,不见于家史,说明曾经有这么一回事,但这件事与岳飞之母不一定有多大关系。否则,家史将其遗漏就太不正常了。岳飞背部的刺字,《宋史》称是“尽忠报国”,《说岳全传》称是“精忠报国”,有一字之差,原因可能在于小说的虚构,而不是严谨的考证。

网络配图

岳母有没有可能为儿子刺字呢?岳飞之父岳和,是当地的一个普通富户,年过半百才得次子岳飞,爱子心切而供岳飞读书。其妻姚氏,出身乡野,更是普通农妇,随便识字,也是识字无多。岳飞从军时,岳母亲手在其背部刺字,难度是非常大的。当时的刺字,是一门技术活。刺字所用材料,一般是取“松烟墨”,入管状针头画字于身,直刺肌肤,涂以药酒。如果没有特有的工具、材料和手艺,要么达不到刺字效果,要么对人身有负面影响。《水浒传》第八回中,林冲被“刺配远恶军州”,是“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第十二回中杨志被判刑,也是“唤个文墨匠人,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给犯人刺字尚且如此,何况是给自家人,这不是一激动就能做的事!

岳飞忠君,岳母申明大义,岳珂撰《金佗稡编》中有一段记事:

先臣天性至孝,自北境纷扰,母命以从戎报国,辄不忍。屡趣之,不得已,乃留妻养母,独从高宗皇帝渡河。河北陷,沦失盗区,音问绝隔。先臣日夕求访,数年不获。俄有自母所来者,谓之曰:“而母寄余言:‘为我语五郎,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乃窃遣人迎之,阻於寇攘,往返者十有八,然後归。先臣欣拜且泣,谢不孝……

网络配图

《说岳全传》从赞美岳飞的角度,杜撰了之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作为小说无可厚非。除此之外,小说诸多传奇与神话,也只是艺术虚构。如岳母姚氏将未满月的岳飞抱入大瓮漂流,同大鹏鸟的神话,即并无二致。岳飞出生于崇宁二年(1103)三月,这个时候黄河发生水灾根本不可能。《宋史》卷95《河渠志》更确切记载:崇宁二年的黄河水灾,发生于秋季。而《嘉靖彰德府志》、《崇祯汤阴县志》、《乾隆汤阴县志》等地方志,甚至还找不出宋时汤阴有水灾的记录。

将小说当小说,这就对了!

标签: 岳飞

更多文章

  • 揭秘康熙帝荣妃:清代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荣妃

    在清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为皇家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共有三人,她们都为皇家生育了六个孩子。三人中,除一位皇太后、一位皇后外,还有一位妃子。她不是别人,正是深受康熙帝宠爱的荣妃。在我国的历代王朝中,一个后妃生育子女的多少,不仅间接展现了她是否得宠,而且还关乎着她今后的命运。这一点,在清代初期彰显的尤为突出

  • 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屎淹死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景公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121位帝王(有多种说法),有荒淫无度的,有凶残狂暴的,更有开明良君,他们身上的逸闻趣事也是寻常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但有一位帝王可谓是最悲剧的君主了——晋景公,姬姓,名獳。网络配图相传,六月某天晋景公突然想吃新麦,就吩咐左右煮好麦粥,这时想起之前有个神巫恐吓自己吃不到新麦了,于是

  • 古今三千事:皇帝的端午节—看乾隆如何过端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

    端午节在前几年不太被重视,近些年才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但在古代有不少皇帝就已经非常重视端午节了,而乾隆就是一位。盘点皇帝的端午节,乾隆皇帝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网络配图乾隆曾下谕旨宣称:以后每年五月一日起挂五毒荷包。因此,清朝皇室的端午节其实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直至初六结束,一连5天庆祝。初一至初四这

  • 解密:封狼居胥为何成为古代武将最高荣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霍去病

    封狼居胥成为古代武将最高荣誉出自于霍去病。成语也出自这里!霍去病,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短暂一生战功无数!网络配图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善骑射,用兵灵活,

  • 历史上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梁高祖武帝萧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衍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网络配图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博学多通,文武兼备。

  • 揭秘艺术天才宋徽宗赵佶遗留给后世的瑰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徽宗

    艺术天才宋徽宗给后世的人们遗留下多少瑰宝徽宗虽说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方面,却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富艺术气质而才华横溢的皇帝,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更是无与伦比的。徽宗天资聪明,从小就对书画情有独钟,到十六七岁时,已经成为知名度极高的艺术家。即位前,徽宗经常和驸马都尉王诜、

  • 名臣曾国藩竟曾给自己相面:一辈子当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

    咸丰皇帝的突然驾崩,让驻扎在安庆英王府的曾国藩惊恐不已。他清楚地知道,一场更大的战争厮杀,已经扑面而来。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已经不可能避免。不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化,该尽的臣子礼仪还是要尽到的。所以曾国藩下令,湘军暂时延缓进攻,所有大军披麻戴孝,并在主营内设置大行皇帝的牌位,所有文

  • 这个皇帝爱让大臣喝酒:不喝就挨揍喝了更严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皓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建立了吴国,可他毕竟没有统一中国。不是他不行,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謀这句话了,而是对手太强大。因此,吴国终究只能偏安一隅。最终,吴国亡在了孙权的孙子孙皓的手上。这位孙先生和大多数亡国之君一样,是个能整事的人。网络配图孙皓是孙权的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的庶长子,他爷爷孙权很喜

  • 此女贵为太后却色诱敌国国王 奉行利益主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宣太后

    自古及今,使用美人计的数不胜数。但以一国之尊身份亲自去实行美人计的,大秦宣太后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大秦宣太后,一般称芈八子,就是《芈月传》主角的原型。她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姬妾。秦武王暴亡无子,芈八子的儿子昭襄王当上国君,因年龄太小她就开始了摄政生涯。宣太后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实权人物,她执掌秦国政权达

  • 珍妃亲姐姐与其同时入宫 为何一生甘于寂寞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珍妃

    大清王朝最出名的妃子莫过于珍妃了,时至今日,有关珍妃的话题人们还议论不休。珍妃还有一位比她大两岁的姐姐,与其同时入宫,名气却远不如她。姐姐被封为瑾妃,虽然没有得到皇帝的专宠,但命运比妹妹好多了,得以善终,并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体面入葬帝陵的皇妃。史料介绍: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