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丞相范雎: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

秦国丞相范雎: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1/10 1:32:34

战国时代,不仅名将辈出,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也大有人在,秦国后期的范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范雎是魏国人,自负有才,便四处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是都没有成功。只好屈居魏国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手下做门客。

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谷出使齐国,齐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便重赏于他。须谷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权贵魏齐,魏齐认定范雎通敌卖国,命人将他打个半死,还让人往他身上撒尿。范雎装死逃了出去,跟着秦国使臣逃到了秦国去了。

秦国当时的国王是秦昭王嬴稷,他以武力征服了周边小国,对范雎这种靠最边吃饭的辩士不以为然。于是,范雎给秦王上书一封,历陈秦国之弊端,秦王之险境,秦王这才召见了范雎。

当时,秦国的内政由宣太后和穰侯把持,范雎要上位,就得将宣太后和“国舅”穰侯等权贵排挤出朝廷,但当时的范雎只是一介布衣,与秦王也没有交清,而宣太后和穰侯都是秦王的骨肉至亲。所以,范雎先不忙着表达自己的主张,而是先试探秦王,见秦王情词恳切,这才说了心里话。范雎先是举了姜太公和文王的例子,表明即使交情很浅也可以对彼此深信不疑;又举出伍子胥的例子,以示自己愿意对秦王忠心不二。秦王听后深受感动。不久,秦昭王废弃了宣太后,将穰侯等四大贵族赶出京城,拜范雎为相。范雎说秦王的成功,是范雎走上政治高峰的起点,也体现了古人超高的语言智慧。

范雎与白起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

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于范雎的妒忌。那么,范雎与白起究竟是什么关系,范雎是怎么杀掉白起的呢?

范雎本是魏国人,因为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能,所以封他为宰相。范雎当上宰相之后,也确实靠着一张利嘴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白起是秦国人,武将出身,擅长攻坚战,后世对他的军事评价很高,是战国四位著名将领之一。所以,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是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他们二人关系可以比对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但是,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没那么“喜剧”来了。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括,并杀死赵国几十万降兵,令东方六国失去抵抗的意志。韩赵两国对白起十分忌惮,便派人重金贿赂范雎,并对范雎说:“秦国一旦统一,秦王必定称帝,到时白起位列三公,难道您甘心屈居他之下吗?”于是,范雎劝秦王命白起收兵,白起听说此事,从此与范雎有了嫌隙。不久,秦王下令让白起再次领兵攻赵,白起不从,认为最佳的进攻时机已过。秦王认定白起抗旨,再三命令白起出征,白起只好带病上路。但是,范雎对秦王进言说,白起目无君上,有谋反之意。于是,秦王就赐了一把宝剑,命令白起自杀。就这样,一代名将归于尘土。白起死得冤枉,秦人为他建祠,而范雎却因此背上了一个馋杀功臣的污名。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范雎进谗杀白起

自古以来,越是优秀的人才,就越会被“躲在角落里”的阴暗小人盯上,然后,他们会想尽办法弄死你。也许,你和他并无交集,但是,小人终究是小人,他们就会借他人之手毁灭掉你,这虽然是比较悲催的,但是谁让你优秀呢!

白起便是这样,因为白起足够优秀,因为白起,功劳足够高。所以,白起就被奸诈小人盯上,于是便有了——范雎进谗杀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无人能及的统帅、将领。白起,善于用兵,为秦昭王办事,在秦国统一六国的事情上立下过不世之功。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打下的战役无数多长,并且,没有异常败仗。最经典的战役,也是在后世争议最大的战役便是白起参与指挥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另外,白起还攻克了楚国都城,挖掘楚国先王的坟墓,使其他敌对国家闻风丧胆。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是统一六国的最强候选者,因为秦国,文有范睢、武有白起,可谓是天下无敌。然而,坏就坏在这个范睢,他身为相国但是却极度嫉妒白起,并且总是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与秦王的误会越来越深,最后,因为白起的不配合,秦王就刺死了白起,使白起自杀。秦国也因为白起的死,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时间。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前赵王刘聪:堪称史上最为残暴的君王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前赵王刘聪

    刘聪/"刘聪曾经追随父亲在司马颖手下担任官职。汉赵魏建立之前,刘聪到洛阳得到达官贵族的赏识,在西晋朝廷为官。刘聪很有才能,官职逐步得到升迁。西晋内乱,司马颖自立为王,在成都邺城驻守,因为父亲刘渊也在邺城,刘聪于是投靠了司马颖。刘渊起兵之前,司马颖封刘氏父子官爵,指派父子二人回匈奴请援军。刘渊和刘聪父

  • 康熙的后宫:康熙四位皇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四位皇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在清廷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数康熙皇帝的后妃最多,先后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1个贵妃,11个妃子,8个嫔,10个贵人,8个常在,10个答应;此外还有一大群难以确定的没有名位的后宫佳丽。您看看,光皇后就有四个。1、康熙皇帝和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之谜康熙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

  • 史上周培公被康熙发配盛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培公被康熙发配盛京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习一下

  • 司马懿为什么能一统三国?除了智谋还有一个高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蜀、魏、吴,三家鼎足而立。这三个集团的老板,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杰,再加上他们手上一批顶级天才,才辛苦打下了一点基业。可凭什么,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结果让司马懿得了大便宜。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河内司马家虽然是一个名门望族,但比起袁绍这样四世三公的家族来说,还是差了点。司马懿的智谋不错,

  • 曹操权力那么大为什么不敢杀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东汉末年,汉献帝各个诸侯都想争夺的吉祥物。挟天子已令诸侯,最早提出的,可不止是曹操一方。汉献帝的一生,基本上过的都是傀儡的生活。刚刚即位当皇帝的时候,是被董卓扶上马。杀了董卓以后,又被西凉军阀给控制住。刚迎来曹操,以为自己碰到了大救星,结果还是栽倒坑里去。网络配图而反观曹操,虽然年轻时候失意过,甚至

  • 一生未尝败绩的李牧为何死在一个奸臣的嘴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牧

    老福读战国:昨天老福说到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去世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撤除带兵在外攻打魏国的廉颇职务,并派乐乘去接收廉颇的部队。面对这样的昏君,廉颇很生气,他一怒之下就造反了。赶跑了乐乘,自己投降魏国。对于廉颇晚年的这个“叛国”行为,史界还是有人批评的。但廉颇若不主动

  • 唐代最荒唐皇帝50多岁竟还在想怎么玩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隆基

    唐朝色情狂李隆基,后宫的美女曾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几倍,而他的招数也比司马炎更鲜,更奇。那四五万美人,排成一字横队有几十里路长,别说叫皇帝老爷挨个临幸啦,即使挨排瞅上一眼,也瞅得头晕眼花,走得腰酸腿疼,身体弱得恐怕没看完就要昏倒在地。网络配图李隆基掐指一算,就是每夜“御”上10个美人,也要十几年才能“御

  • 揭秘努尔哈赤娶妻16人是政治联姻不是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

    佟悦是沈阳故宫研究所的主任,他对努尔哈赤有一定的研究,在他看来,努尔哈赤娶妻16人均是政治联姻,和爱情没有关系。佟悦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他指出,当时的女真族的婚姻十分混乱,既不讲究辈分,也不讲究是不是二婚,比如在努尔哈赤的妻子里,富察氏是二婚的,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皇太极,因为他的4个妃子中

  • 历史上的唯一:皇帝因贪吃喝屁股被群臣打烂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完颜吴乞买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大臣们对皇帝拜见时总要山呼“圣躬万福”(非电视剧里演绎的山呼“万岁”)。皇帝的身体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当活化石一样小心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

  • 司马迁对陈平与汉初三杰的评价竟然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迁对陈平与汉初三杰的评价

    众所周知,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之典范。《史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记载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其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