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临死前留有一记 为何崇祯不用呢

朱棣临死前留有一记 为何崇祯不用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21 1:39:44

还不知道:崇祯为何不用朱棣的计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上,能如大明王朝一般传奇的王朝少之又少,开国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真正的农民出身,做过乞丐,几十年的斗争,任用蓝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击败陈友谅,驱逐元朝于蒙古草原,成就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其功卓绝,但又为了维护皇权,其孙子朱允炆能安稳上位,将名将功臣屠戮殆尽,蓝玉案、胡惟庸案堪称屠夫。可即便屠尽功勋,防了外人,却对自己的子嗣未尝防备,以至于燕王朱棣便有了可乘之机。

年轻的建文帝,在自己的三位大儒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指导下,开始削藩。可当面对燕王朱棣之时,身处应天(南京)的建文帝却如他的老师一般妇人之仁,而朱棣自北京而南下,济南遇阻,本是必死之局,却在小舅子徐增寿等人的通风报信中知晓京城空虚,长驱直入,而建文帝直到其渡过长江才将其诛杀。可惜为时已晚,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靖难成功的藩王。但是明成祖朱棣起家北京,在南京虽然也是贵为天子,但是面对建文遗臣景清等人的刺杀,也让他对南京可谓是日渐害怕,心有余悸,而更加坚定了他迁都的决定。

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定都北京。但是与众多朝代迁都不同的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安葬于南京(也就造成了南京的地位是同于北京的),更加之要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外加此时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朱棣也就选择了南京继续作为陪都,正如丘濬说“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这也是他保留2都制的原因所在。

而朱棣也在南京保留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同时继续设置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事实上也就成为了一个政府2套班子的结构,而且此时的南京六部管辖范围虽然很小,但是却是当时最为富庶的南直隶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地区,而且当时的南京户部、兵部权利也重。

如是和平年代,这样的设置可能会造成推诿扯皮,但要是战争年代,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可谓是多了一个选择,迁都避难,东山再起。这也是朱棣为大明江山留下的一计。

1627年,明熹宗去世,而年仅18岁的崇祯帝继位,而1629年李自成起义,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且如摧枯拉朽一般连克数城,直逼北京,也正是在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

崇祯帝却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在煤山自缢而死,年34岁。由此,对于当时的崇祯帝而言,也便有了众多的声音,为什么不选择朱棣遗留下来的计策南迁呢?而也就在崇祯帝自缢后,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建立弘光政权。

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崇祯帝不用此计谋呢?事实上,从其临死前的一句话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而作为崇祯帝临死之言,这句话多少有一些悲愤之情,难免也让人觉得有失偏颇。

众多人说他是忘却了,也有说是其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低估了李自成农民军的实力,而本人也是犹豫不决,更有甚者言语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成祖朱棣立下的圣旨便是如此“外敌入侵,大明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

但事实上,历史上因为避乱而迁的不胜枚举,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逃往蜀地,宋高宗赵构所谓的海上行都,元顺帝逃亡,无不是例证,而根据《明史》记载,崇祯帝实则也有此意迁都,而且至少三次想迁都。只不过碍于其与群臣之间关系紧张“对待臣子反复无常,刻薄寡恩”,最后也不了了之,成了这亡国之君。

当李自成大军攻入山西之时,崇祯便已暗示户部尚书,左都御史李邦华,翰林学士李明睿,少詹事项煜等人支持南迁,本大可以借坡下驴,就此南迁的,可是由于当时众多的北方籍官员反对,更是直接拿出“遗弃国土,放弃北方”的由头阻止。这也导致了朝会不了了之。

而等到李自成攻陷太原,再次朝会,对于李邦华提出的太子归南组织抵抗,但面对农民军的滔天局势,事实上崇祯帝并不想坚守,也想南下,但是无奈大臣不允,便反对此计谋,而面对首辅陈演等的支持,兵科给事中却站出来反对,而第二次也便失败告终。

而当面对打到了家门口的李自成,崇祯帝无奈之下召集吴三桂勤王之时,兵科给事中又言语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一句治正确的口号,又有谁还敢在说话?不得不说的就是,所谓的得失也在这三次的朝会之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士大夫阶层的无耻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正是由于与大臣之间的不和睦,崇祯帝又不能违背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传统,用我们现实中的话就是“人心散了,兄弟不好带了,外加自己面子薄—我也想走但不好意思”也才导致了崇祯帝无法实现祖上朱棣留下的南京为都的计策,自己最后留得一个自缢的结局。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朱棣崇祯

更多文章

  • 南阳公主有多惨?丈夫及三个儿子全部横死,自己则被亲儿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阳公主,隋朝

    北朝极其苦命的公主,丈夫及三个儿子全部横死,自己则被亲儿所杀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她是天之骄女,不仅容貌艳丽,而且贤良淑德,堪称皇室女子中的典范。然而命运对于她来讲却是过于残忍,不仅与之无比恩爱的丈夫被堂弟所杀,他们所生的三个儿子全部横死,就连她自己也落得被亲

  • 宋神宗为什么不重用潘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神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潘美重孙堪称名将,皇帝为何不敢重用?原来他是柴荣后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潘美是北宋初年的名将,加上他的女儿嫁给宋真宗,所以潘氏家族非常显赫。潘美的后人不少,但像他这样能干的人却不多,除了潘夙外。潘夙生活在宋仁宗到宋神宗年间,历任地方知州,素有军事才能

  • “千军万马避白袍”,古代有哪些白袍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

    “千军万马避白袍”,古代有哪些白袍将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电视剧的时候,总能被烽火狼烟的战场所吸引,更为那些骁勇善战的大将军着迷,他们身手矫健聪明过人,总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实在是太英勇了。实际上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有名的大将军,他们有的平定叛乱打天下,有的收复河山安定民心

  • 宣姜的最后是怎么沦为工具的 只因被国师看了一眼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宣姜

    还不知道:宣姜是怎么沦为工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荒唐事,父亲跟儿子抢老婆的事情在古代也不止出现过一次,唐玄宗就这么做过,杨玉环本来是玄宗儿子的妃子,结果玄宗见到她以后以后,就爱上了她,并强行将她纳为妃子。除了玄宗皇帝以外,这样的事情在春秋

  • 她是康熙的妃子 一生与世无争赢得了两代皇帝的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的定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人的性命有长有短,最主要是要看你怎么活,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医疗技术发达,饮食起居样样好,几乎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那种,在古代生活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大夏天的时候还要穿着长长的衣服,头上顶着重重的发饰。如果你是

  • 玉华公主:迷恋韩子高,想不到这只是自己一番痴心错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玉华公主,南北朝

    迷恋韩子高的玉华公主,想不到只是自己一番痴心错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是要长得好看,而且又有才华的人追求者肯定不少,不要说平民百姓,王公贵族也会倾心相付,甚至想方设法把他弄进府中,女子呢便是,分为宠姬之类,毫无辩驳的权利,但男子就不一样,

  • 章要儿是怎么做到由妾转正的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章要儿,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由妾转正的皇后,儿子却被自己立的皇帝侄子所杀,她靠什么报了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南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或者第四个王朝,前面三个分别是刘裕的南朝宋,萧道成的南齐,萧衍的南梁,因为萧衍是南齐的宗室,虽然血缘隔得有点远,所以南梁跟南齐算同一个王朝也说得过去

  • 沈婺华为什么会出家为尼?活到唐朝贞观年间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沈婺华,南北朝

    南北朝末代皇后,南陈亡国,她出家为尼,活到唐朝贞观年间去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一段承上启下的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启隋朝大一统。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派出数十万大军南下,完成了对南陈的灭国战,成功统一了分裂了数百年的华夏大地,也宣告了南北朝的终结。因此

  • 庐江王李瑗到底是怎么死的 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后捅了刀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李瑗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玄武门事变之后,也爆发了两起比较严重的案件,其中一件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庐江王李瑗的谋反案。庐江王李瑗是唐高祖李渊的族侄,任职幽州大都督。李渊上位以来一直都不信任外形的将领,他只敢把兵权交给自己的宗亲,

  • 汉宣帝刘病已的命运到底有多坎坷呢 称得上是一段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汉,汉宣帝

    汉宣帝刘病已的命运到底有多坎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宣帝刘病已也叫刘询,他是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曾孙。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因巫蛊之祸被杀,他也从小被关押在狱中,后被好心人收养在掖庭,最后被大将军霍光立为皇帝。刘病已即位后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