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从骑都尉一直晋升到魏王,此人功不可没

曹操从骑都尉一直晋升到魏王,此人功不可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99 更新时间:2024/2/12 4:25:32

汉文帝曾经作了个梦,梦见自己上天,就差那一点点,怎么也上不去。焦急无计之时,一个戴黄头巾的人推了他一把,把他送上天了。文帝后来看见邓通,长得和梦里的黄巾人很像,于是大加宠信,邓通飞黄腾达,成为富贵的代名词。

三国时曹操从骑都尉做起,一步步向上,最终成为魏王,达到权力的巅峰。助他登顶的黄头巾人叫个董昭。一个汉魏期间的奇士,胡三省在点评这个人物时,说他的谋略不下于二荀(荀彧、荀攸),为人品德上嘛,那就呵呵了。

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_图

快刀斩乱麻

董昭出场就给人一个诡计百出,心狠手辣的印象。他原先是袁绍的部下,袁绍和公孙瓒交手时,钜鹿太守及郡里的豪强偏向公孙瓒。袁绍派董昭去,问他有什么打算?董昭说,随机应变。

为首煽风点火的叫李伉,董昭一到郡里,来个擒贼擒王,当即假造一份檄文。说我军捉到一个山贼的内奸,本郡李伉,勾结盗贼,罪大恶极。檄文到日,马上逮捕军法从事。其他人全不过问,包括他的妻子。抓住李伉,立马斩首。郡里人惊呆了,董昭给了他们一巴掌,立马又递上一口糖。抚慰大众,没有其他人的事,大家别慌,民众平静下来。钜鹿郡归顺了袁军。

又到下一个混乱的地方魏郡,好几股势力分分合合,时敌时友。董昭大用离间计,趁各方心怀鬼胎之际,发兵猛打。两日内捷报三传,一下子扫平了魏郡。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办事效率,让人目眩神迷,是一流高手处理事情的手法。

袁绍是个猜忌心很强的人,董昭的老弟董访在军阀张邈手下。张邈和袁绍不和,董昭的猪队友给袁绍打小报告,袁绍就想收拾董昭。董昭跑路,在河内被军阀张扬收容,算是暂时有个落脚地。

董昭和当时那些有见识的高手一样,认定曹操是能够平定天下的人物。虽然还没和曹操见过面,他开始暗地里帮助曹操。曹操当时占据兖州,派使者到长安贡献,向朝廷表忠心。路过河内张扬的地盘,张扬不让过。董昭就对他说:“曹操是实际上的英雄,应该多结交他啊。现在这个机会正要抓住。以后讲起来,这就是个很深的交情嘛!”张扬同意,让曹操的使者过去。董昭再为曹操给当时把持朝政的李傕郭汜等写信,送钱送物,打通各个关节。曹操和张扬交好,到长安的路算通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从一个地方军阀到掌握中央大权,关键一着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建安元年,曹操平定许昌的黄巾军,实力增强,听从了谋士毛玠、荀彧等人的建议,打算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盘,号令天下。正碰上长安大乱,汉献帝跑到洛阳。皇帝身边的几部军阀互相不服气,乱成一锅粥,其中最大的军阀叫杨奉。

董昭真是个大忽悠,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信。信上说,将军您辅助皇帝迁到洛阳,建立了不世奇功。现在天下大乱,皇帝最为重要,需要大家同心协力辅佐他。将军在内,我在外,好比心脏和四肢相互呼应,就可以共渡患难了。杨奉接信大喜,对大家说,“曹衮州近在许县,足兵足粮,是国家可以信赖的人。”大家一致推荐曹操任镇东将军,继承他老爸曹嵩的费亭侯。

杨奉(?-公元197年)_图

曹操到洛阳朝见皇帝。见到了董昭,握手致意。问计老董,以后该怎么办。董昭说:“将军将行春秋五霸奉迎天子,辅佐王室类的大事业,功高盖世。但目前皇上身边的众将,各行其事,不会服从您。留在此地不是办法,最好是移皇上大驾到许县。只是才从长安移到洛阳,大家心中都求安稳。又来一次迁移不容易。做大事要有超乎平常的办法,将军要权衡利弊。”迁都到许县和曹操的本意不谋而合,曹操大为高兴,但还是担心杨奉的实力太大,到时会有不利行动。

董昭说杨奉是有勇无谋的主儿,好对付。您看,镇东将军、费亭侯就是三言两语忽悠来的嘛!咱们借口洛阳缺粮,把皇帝移到鲁阳,离许县又近了一步。将军您再给他送点钱财,他一定不怀疑我们。等使者来来去去,我们已迁到许县了嘛。

一切都按这次谈话所规划,汉献帝顺利到达许昌。杨奉省悟过来已经太晚了,要出手再来争权,被曹操打的稀巴烂。这样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汉皇室终于有个稳定的家,重立宗庙社稷在许县,称为许都,改年号为建安元年。

曹操因奉迎天子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顺利开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征服天下的雄图大略。董昭在其中的穿针引线,出谋献策大有一锤定音的分量。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_图

魏王

建安十七年,曹操消灭了关中的割据军阀马超、韩遂各部,整个北方纳入曹军的势力范围。事实上天下三分曹操已握二分,曹操的名望声誉达到新高点。

其时他依旧是汉丞相,可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即,朝见皇帝时佩剑穿鞋上殿,不用急步走,赞礼官只称官名,不称名字。享受臣子的最高级待遇。如果想要再上一个台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董昭站了出来。

他提议恢复古代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分封制度。他说以曹丞相的功劳,已经不是一个臣子的位子可以马虎过去的。要有相对应的爵位,才符合发展的需要嘛。曹操谦虚了一下,我何德何能,只怕担当不起。董昭说,现在的形势,要有个大人物镇的住。要教化百姓,团结人心,您不能没有进一步的打算。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劝进。东汉建国之初,大将耿弇就劝光武帝刘秀:“天下这么重要,怎么能落入他人之手!”董昭就用这故事劝曹操,最后说了:“我董昭受您的大恩,所以我讲出大实话。”

东汉十三州地图_图

于是由董昭建议,封曹操为魏国公。这样在大汉国之下,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个魏国,曹公曹公,方是真正的国公嘛!虽然也有人反对,但大势所趋,军政各界都是曹操的人,大家都在等着一个带头人召唤一下,就一起拥戴曹操上位。董昭就是这个人。次年五月,汉廷正式册封曹操为魏国公,加九锡。魏代汉的程序动。

建安十八年七月,魏国建社稷宗庙;十一月,设置了尚书、侍中、六卿,有了自己的班子;十九年,魏公曹操位在诸侯王上。到了二十一年五月,曹操再一次进爵为魏王。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_图

剩下的事,就水到渠成了。魏国已经从里到外都替代了汉家天下,所谓大汉,只余一个名头而已。

到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给曹操上书,自称臣子,让曹操称皇帝。曹操把他的信给大臣们看,说:“这小子想让我在炉火上烤嘛!”大臣们都说,孙权说的在理,这个是必须的!现在当皇帝没有什么不行的嘛!曹操不愧为一流的政治家,知道称帝给别人的口实。就说:“真的天命在我的话,我还是选择当周文王。”周文王势力超大时,依旧奉殷商为主,改朝换代的事,由他的儿子周武王完成。曹操的意思也是这样,代汉的事,让我儿子去做吧!

董昭这一推,曹操终于上天了。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_图

能力和人品

青史留名的人,德才两方面俱全的不多。有偏于才能,有偏于德行。汉魏之间,天下鼎沸,要的是先平定天下,能力是第一位,品德要求就不怎么高了。

曹操多次下的求贤令就要求“唯才是举”,明确提出如汉高祖刘邦手下的智囊陈平盗嫂欺金的品行,但才华横溢的人物都要用起来。如果一定要找到廉洁的人来用,还靠什么来打天下嘛!董昭就是这一类的人。

董昭的用计,很阴毒,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樊城。孙权要抄关羽的后路,给曹操去信表忠心。请求曹操保密。曹操问大家怎么看。董昭说,帮他保什么密!这时候正该把他的计划抖露出去。一方面我们被围的将士得到消息,自然斗志昂扬;另一方面让关羽、孙权杀个两败俱伤,咱们不是渔翁得利吗?最后他说:“关羽的为人强横超自信,即使得到消息,也以为自己还顶的住,一定不会退兵。”曹操同意这么办。果然关羽硬扛,被曹孙俩面夹击,兵败而死。

樊城之战示意图_图

董昭政治军事上的老辣干练,绝对是一流人才的水准。曹操几次关键时刻的华丽转身,董昭出了大力气,也得到了曹魏的大恩赐。最后他是位列曹魏的“三公”之一司徒去世。只不过他的所作所为为正直的士人所不耻。

汉魏有个官叫“侍中”,权力很大,但要在内殿值夜班。所以俗话笑话侍中为“执虎子”——帮皇帝倒尿壶。董昭担任侍中时,和另一个叫苏则的硬汉子一起值班,可能是困得不行了,倒在苏则的大腿上就睡。苏则一把把他的脑袋推了下来:“苏则的膝盖,不是小人的枕头!”

这大约就是董昭在正人君子眼里的形象了。

标签: 魏国,曹操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死后李治是怎么对待老爹的后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留下了一后十五位嫔妃,当然这是比较有名份的女人,其他的女人不计入考虑之列。毕竟皇帝李世民的女人不止十几个吧。平常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外加82世妇,我算数不太好,你帮我算算?李世民的后世子孙唐明皇,有后宫佳丽3000,李世民再不济,至少有他的三分之一吧。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

  • 南宋有一对兄弟名将,要论其功绩、谋略以及胆识,全然不在岳飞等人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吴璘,宋金,吴玠,

    大宋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军事将领,似乎总是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像“杨家将”、“呼家将”、“折家军”、“种家军”等等,皆是将才辈出。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与他的老哥一同出道,而且位极人臣,撑起了大宋的半边天。谁呢?吴璘。说到吴璘,想必各位历史爱好者都不会陌生,而他的老哥吴玠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 明朝圣旨流传到外国,竟让外国专家直呼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武宗,圣旨

    一说到圣旨,大部分人脑海里都会立刻想起在各种古装剧中被无数太监说过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每一部剧都是这样断句,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是先念“奉天承运皇帝”这六个字,最后再念“诏曰”。因为“奉天承运”是一个形容词,修饰后面的“皇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受命于天上且继承五德运行的皇帝下旨说。”从

  • 一代诗圣杜甫之死真相,竟然是被给酒肉活活撑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甫,诗人,诗圣,

    杜甫之名家喻户晓,想必大家都学过他的诗,更是被后世誉为“诗圣”。杜甫生活贫困世人皆知,而杜甫最后却不是饿死的,竟是被酒肉活活撑死的,杜甫之死真的是这样吗?编者为你揭秘杜甫之死的背后真相。一、杜甫是被撑死的关于杜甫的死,《新唐书》中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

  • 史上最令人痛恨的6大罪人,秦桧排行第二,第一毋庸置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高,石敬瑭,吴三桂,范文程,秦桧,慈禧,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人令人痛恨的历史罪人,他们身居高位,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了令世人不可原谅之事。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在“耻辱”的史册上,今天咱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史上最令人痛恨的6大罪人。第六名:赵高赵高,嬴姓赵氏,本为秦国宗室远亲,后入宫做了太监。秦始皇死后,赵高就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到底嫁给了谁?她们的典故都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中国古典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代表着中国古代最美丽的女子。那么,四大美女都嫁给了谁呢?沉鱼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女子叫西施。有一次西施在河边洗衣服,鱼儿在水中看到西施的倒影,忘记了游泳的本能沉到了河底,可能是看到西施而窒息了。于是西施就有了“沉鱼”的美

  • 古代一猛将,发现一石碑上刻着三个字,竟当场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继业,杨家将

    我们都熟悉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一口金刀八杆枪,对宋朝的贡献很大,当然我们对他们的崇拜不仅仅由于他们的悍勇,而是由于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那份爱国的赤子之心。杨继业在攻打佘王城时遇到了他的妻子,也就是佘太君,她是佘王的女儿,他打下佘王城后,娶了佘王的女儿,可谓是人生赢家。后来佘王城被辽军攻破,杨继业发兵来

  • 靠讨好皇帝当上了大官,碰巧打赢一次胜仗,皇帝竟把自己女人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攸

    中国古代每朝每代,都是以明君开国,而后又以昏君结束了统治地位。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明君非常之多,而昏君也不少。宋徽宗是个实打实的昏君。有昏君的朝堂,必然有一群奸臣。而宋徽宗手下就有蔡京和蔡攸这对父子两个最臭名昭著的奸臣。蔡攸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不过这人虽然不爱读书,脑袋可不笨。而且从小就在蔡京这个大奸臣的

  • 古代最惨公主,被敌人捉走凌辱,最后还被送去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徽宗

    谈及中国古代最惨的公主,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1)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先后嫁给匈奴可汗的祖孙三人,还都生了孩子,(2)有的公主身处乱世,或成为娼妓,或被玩弄致死等。总之,古往今来,中国皇帝都有495个,公主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在太平王朝还好,最多是被送出去和亲,但如果一旦遭遇乱世,那么公主

  • 全天下只有和珅有的两件宝贝,为何和珅还摔了一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

    一说起和珅,大家首先就会想起他是巨贪大恶。他自己的钱就能抵得上国库,关于和珅的种种传说种种事件,已经传遍大家小巷。当然他能有这样的局面,和和珅的能力是有关系的,要不然他也无法做官做的这么高,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来看看。有一次,和珅得到了两件宝物,这两件宝贝是个古董,是宋朝时期的汝窑三足笔洗,据说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