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想复兴东汉王朝 为什么不投志同道合的刘备

荀彧想复兴东汉王朝 为什么不投志同道合的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3/12/27 11:24:32

三国时期,作为曹操得力的助手,荀彧是个有理想的谋士,他不像程昱那样忠心于他的主公,他忠心的是汉室。早期的曹操,应该是有匡扶汉室的理想,和荀彧可谓是志同道合,他们当然走到了一起,但最后,曹操随着力量的增强,权力欲急剧膨胀,他开始偏离自己的初衷,但荀彧没有变,他依然忠心他的汉室,为了他自己的理想,他与曹操开始出现分歧,直到封魏王的时候,他们彻底翻脸了。荀彧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环境,于是,我们都知道,他不得不自尽了。

网络配图

荀彧心似乎还是向大汉的,既然他心向大汉,为什么追随刘备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曹操相较刘备更早具备声望,而从最初的作為也确实是忠於汉室,荀彧的目标是匡复汉室,而实际上他也曾是袁绍的一员,然他不看好袁绍而转投曹操。实际上他与曹操真的也是相当的投契,他是所以选择曹操以复兴汉室為目标之下也是明智的决定,刘备对他来说如前面其他先进所提,其实与其他的军阀是无异的(虽然刘备打著汉室但是实际野心荀彧的智商不会看不出来的).

网络配图

第二原因:汉代,文人学士一般不会轻易易主,好像是和儒家思想有关。这怎么说呢,易主就好比女人改嫁,反正文人一般都不喜欢这么做,有点失节的味道。汉末虽然很乱,很多武将会易主,但是大多数出身于名门世家的文人一般都不会易主。大概与教育修养和传统思想有关吧。

第三原因是,那个时候的汉朝君主是献帝啊!!刘备只是个远亲,不能因为他姓刘,就好像他是正统、是官方对不对?姓刘的人多了去了,刘表啊,刘璋啊,甚至是袁绍举兵要立的刘虞,这么多,难道都要一一投靠吗?

网络配图

刘备出道就是打着刘皇叔的旗号起事的。在低阶阶层中也许具有号召力,但是矗立百年的门阀豪强会对之嗤之以鼻,加之其政权偏安一隅,没有战略纵深,并不被其看好。所以,即便刘备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可终归正统的皇帝在曹操手里,荀彧也不得不为曹魏谋划。

很明显,荀彧的眼中只认准了献帝一人而已。曹操奉天子,天子虽然没什么实权了,但是总比以前逃亡的日子、被抢来抢去的日子好多了。仔细想想,荀彧很多时候都是留在后方,留在许昌,留在天子身边的。这也是他忠于汉朝的体现之一吧。就像刘备征讨荆州,诸葛亮虽然心里觉得不可以,但是他是荆州那些人的利益代表,所以不能公开反对。当他们的决定关乎众多人存亡的时候,就无法轻易地做一个选择了,如果荀彧支持曹操称王,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几十年的所作所为,人格上的代价太大了。就是曹操,恐怕也会轻视他。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死法奇葩的四位皇帝 最后一位掉到厕所被淹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法奇葩的四位皇帝

    在古代,皇帝可谓是一呼百应,享受的可都是最高级的待遇。可是,有一些帝王貌似喜欢不走寻常路,他们的人生甚至带着一些戏剧色彩。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死的奇特"的帝王。秦武王--比拼举鼎而亡历史上记载秦武王身高体壮,天生好战。曾经带领军队攻克宜阳孤城,斩首6万,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可秦

  • 韩信不称帝!来个三国鼎立原因不只是妇人之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

    易中天曾讲过韩信,说他不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是因“妇人之仁”。也有别人说,多归之于韩信主观上没有准备三分天下的决心、意志或缺乏政治头脑等。这些说法对吗?其实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韩信思想中充满了“妇人之仁”之类愚蠢想法,而失去了良机;另一种可能则是韩信审时度势,认为脱离刘邦自成第三势力是不可能的,因

  • 最坑人渣坑了隋唐4代帝王 还被当做香饽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封德彝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昏君在位才会奸臣当道,明君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是,在隋唐时期,却有这么一个奸诈之人,骗了4代君王,却还被当做心腹忠臣,位列宰相,就连唐太宗都被他耍的团团转。他死后,唐太宗3天不上朝表示悼念。可是,后来真相大白,差点把唐太宗气死!网络配图封德彝生于官宦世家,对于官场的潜规则,他再熟

  • 海昏侯是个吃货?竟然和“大蒜之乡”有不解之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海昏侯,刘贺

    去年考古界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海昏侯墓的发掘,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从2011年到2016年,海昏侯墓耗时5年,才算彻底清理完毕。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墓,能耗时5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公步的结果:文物1万余件,五铢钱200万枚!好家伙,这是什么概念?恐怕西汉历任皇帝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吧!这个海昏侯到底是什么身

  • 为什么十七岁的崇祯能够扳倒九千岁的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

    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崇祯,17岁登基,33岁自缢身亡,后世史家评论朱由检的言论中,在民间最有名的,莫过于“他是一个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从此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由检还是有一定治国之才,有一定的智慧的,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只不过朱由检登基时,大明朝已如同一个百病缠身、日暮西山的老人

  • 皇帝也悲催!临幸妃子竟还需要时间限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古代帝皇的后宫佳丽三千,同时住着这么多人显然需要一套规矩。到了明代,相应的后宫制度变得十分健全和严格。不光连皇帝的吃喝拉撒,就连皇帝的私生活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明文规定。在幽深的后宫中,有许多佳人和嫔妃等着皇帝去临幸,到底具体能有多少人,这个数目恐怕连皇帝自己也弄不清楚。(管她呢,关上灯还不都是一样。)

  • 一代帝王生前无限风光:死后竟葬猪圈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帝王

    按理说,皇帝的陵墓一定是葬在龙脉宝穴之中,这样才能保佑子孙后代万世昌盛。但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下葬之时的风水宝地,谁又能保证千百年后,岁月的流逝,地形的变迁?网络配图高洋是谁?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的父亲是东魏权臣高欢,母亲是传奇人物娄昭君。高洋建立北齐之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

  • 朱棣如何爬上皇位:为何熄了朱元璋的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能力绝对是卓越高超的,其政治能力更是突出。这样一个英明睿

  • 能独当一面的魏延为何不能成为五虎将的一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

    魏延是蜀汉大将,颇有谋略。此人精通军事,而且武艺高强,昔日曾受到刘备的重视。当年刘备命人镇守汉中的时候,众人都以为非大将张飞莫属,结果刘备却中意魏延。刘备问魏延如何应对,魏延说:“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对这句话很欣慰,果然

  • 皇帝死的太憋屈!为何被小小的药丸给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神宗

    吃药很重要,吃错药能要人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上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明朝的光宗皇帝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药丸被害死了,一时间事件扑朔迷离,让人有些摸不清头脑。据说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明朝的光宗皇帝叫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他的母亲是当时地位极低的宫女王氏,王氏出身于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王朝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