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不喜欢魏延?魏延又为何怕诸葛亮

诸葛亮为何不喜欢魏延?魏延又为何怕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42 更新时间:2024/1/27 2:40:15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是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他的许多计策让刘备受益匪浅,一路追随下来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刘备死后,将自己的半壁江山和自己的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可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和可以信任的。

魏延,作为刘备手下极其勇猛善战的将领也是让刘备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他本是刘表的下属,后来改投刘备,为他大破郭淮、屡立战功,依靠着自己的忠心和赫赫的战功成为刘备的得力臂膀,但是在刘备死后,却因为诸葛亮的计谋被杨仪所派出的马岱斩杀并灭门。

网络配图

据说在魏延最开始投靠刘备之时,诸葛亮见面就曾经想要杀了他,并说出“此人天生反骨,日后必定造反”这样的话,好在刘备知人善用,并不相信在乎魏延的“反骨”,也正是刘备这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将魏延救了下来。后来在北伐战中的过程中,魏延曾经提出“子午谷奇谋”这样的计策,不过被诸葛亮以太过凶险而反对了,这也符合诸葛亮为人太过谨慎小心的特点,也就是因为这个让魏延心里不服气。

在诸葛亮病重之时诸葛亮向上天祈祷延寿,却再次被魏延以汇报敌情打扰,并且无意间推翻了天灯,而诸葛亮又怕自己去世之后,刘禅不能压制住魏延,于是诸葛亮逝世之前留下了让魏延留守汉中断后的命令,又怕魏延不服,便又将自己的计策告诉了杨仪,致使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杀。

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作为三大势力之一的蜀国,有数不尽的忠臣良将,奇人异士。蜀国除了有五虎上将这一强大战力之外,还有一名军事才能十分卓越的将军,那就是魏延。但是诸葛亮却一直都不喜欢魏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当中,《三国演义》讲述的就是东汉末年的事情,而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不喜欢魏延的原因被作者写了出来。

魏延是在刘备征讨张鲁的时候,率领部队向刘备投诚。但是,诸葛亮在看魏延之后,便当场否决了魏延想要加入刘备军队的请求,并且还叫军士将魏延拖出去斩了。刘备快速的阻止了诸葛亮的这一决策,而诸葛亮也向刘备说明了直接这么做的原因。

网络配图

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认为魏延在日后必定会起兵造反。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张鲁的手下,本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的俸禄,背叛了张鲁,这是魏延不忠的表现,而这也正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的原因。但是刘备出于仁慈之心,还是魏延给留了下来,只是警告魏延将来不许造反。

诸葛亮为了蜀国一统天下的大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数次征讨魏国之后,在五丈原病逝。在病逝之前,诸葛亮对自己的属下说道,魏延一定会在自己死后起兵谋反。并且还留下了计策,帮助了蜀国军队在最后时刻将魏延斩杀,结束了魏延造反所带来的叛乱。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对这个人物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认为魏延是一代忠臣,但是有些人认为他恶名昭彰。俗话说文官怕武官,但是在诸葛亮和魏延身上正好是相反的存在,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其中缘由吧!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辅助刘备期间战功赫赫,但是尤其是对于魏延总是存在一定的戒心,称之为“脑后长反骨”,所以以至于后来总是处处打压魏延。

其实魏延在一开始的时候深受刘备的重用,是蜀汉的名将,总是屡创战功也比较深得刘备的信任,有着镇远将军的称号。之后魏延随着诸葛亮北伐,在这个过程中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的计策,但是诸葛亮觉的过于冒险所以对此存在反对的意见,从此魏延一直受到诸葛亮的打压,有计谋也不被受用,从此对于诸葛亮也存了一定的不满和畏忌之心。

网络配图

要说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诸葛亮位高权重深得刘备的重用,不管是在权职上面还是君主的重用方面,诸葛亮总是比魏延高一层,所以魏延不得不在各方面忌惮着诸葛亮,这也是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魏延本身就存在着武将的个性高傲的特点,在政治意见上面总是和一些人不和,导致自己和杨仪等人的矛盾升级,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愿意委曲求全反攻杨仪,最终被马岱所杀。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魏延怕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说到底还是魏延本身的性格特点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最终死在了官场的争斗上面,诸葛亮的猜忌也只是起到了导火线的作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心底黑影:一件小事左右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安史之乱中的李隆基:仓惶出逃 上门向百姓讨饭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空前繁荣;也是他宠信奸佞,使唐朝出现了中衰的迹象。那么,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晚年又是怎么样的呢?李隆基的晚年是十分凄惨的,他在一片灰暗和绝望之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网络配图李隆基在铲除太平公主,掌握实权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选贤任能,提拔贤

  • 宋朝奸臣秦桧害死大将岳飞 死后竟转世成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桧

    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杭州发生了一件怪事,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当时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家屠宰铺,老板是个杀猪二十多年的壮汉,一身腱子肉,满脸络腮胡,一看就是杀气腾腾的样子。网络配图这一天早上,老板想往常一样吃过了早饭就开始杀猪。那一天杀得是一头刘员外家养的大黑猪,有三百多斤重,满身肥膘,这

  • 五阿哥永琪有五个儿子 为何却只有绵亿活了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阿哥永琪

    五阿哥永琪,乾隆的第五子,本是能文能武,加上为人孝顺,深得乾隆宠爱,乾隆一心想立他为储君,还封他为荣亲王,无奈造化弄人,他这个优秀的儿子,英年早逝,终是无缘帝位。那么,当永琪死后,是谁承袭了他的爵位呢?网络配图永琪共有六子一女。其中只有第五子绵亿和女儿存活了下来。嫡福晋西林觉罗氏生育了永琪的第六个儿

  • 谁说皇帝必须三宫六院 这个皇帝一生一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宫六院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这样评价明孝宗——朱佑樘既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短短的几个字,却是非常高的评价。按照当年明月的评价标准,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一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人;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至于又是坏人又是坏皇帝的那真是一抓一大把,比如隋炀帝杨广。有人统计过,中国封

  • 曹操染指美女无数 临死前为什么放不下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关于一代枭雄曹操的故事,不胜枚举,有说其奸诈的,有说其伟大的,有说其残忍的,更有说其风流,不过这都改变不了其是一代杰出的枭雄人物。上马能够挥鞭作战,下马也能够吟诗作赋,关键时刻是一个爱美女的风流人物。然而,曹操染指美女无数,却在临死前偏偏放不下一个女人?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枭雄人物,私生活也是一个非常

  •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上皇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谥法。他将自己定为始皇帝,从他开始,后代就成为二世、三世直到

  • 孙权一生“最怂”的一次 十万大军被八百人打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

    赤壁之战中,孙权的实力远不及曹操,但他并没有退缩,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并于刘备组成了孙刘联盟,最终大败曹军,使得江东进入了较长的和平时期。夷陵之战中,刘备几乎举全国之力伐吴,为关羽报仇只是借口,一举灭掉东吴才是刘备最终目的。结果,孙权重用名将陆逊,一把火把蜀汉大军烧光,刘备本人仓皇逃往白帝城,江东局势

  • 康熙最爱的不是良妃:而是和他青梅竹马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

    康熙最爱的女人是其结发妻子——赫舍里氏赫舍里氏(1653-1674),是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之首辅索尼的孙女,父为索尼长子噶布拉。康熙四年(1665),赫舍里氏13岁时与小自己3个月康熙皇帝玄烨大婚,册立为皇后。康熙八年(1669)十二月十三生皇子承祜,可惜承祜在4岁时夭折。网络配图康熙十三年(1674

  • 荀彧想复兴东汉王朝 为什么不投志同道合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

    三国时期,作为曹操得力的助手,荀彧是个有理想的谋士,他不像程昱那样忠心于他的主公,他忠心的是汉室。早期的曹操,应该是有匡扶汉室的理想,和荀彧可谓是志同道合,他们当然走到了一起,但最后,曹操随着力量的增强,权力欲急剧膨胀,他开始偏离自己的初衷,但荀彧没有变,他依然忠心他的汉室,为了他自己的理想,他与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