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末抗元领导人张士诚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元末抗元领导人张士诚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04 更新时间:2024/1/3 11:50:24

张士诚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气的人物,他出生在1321年,是元末时期抗元起义的重要领导人,曾经带领着十八人在盐丁一起进行起义,被人们称为十八条扁担起义,他是消灭元朝的主要功臣之一,然而到了后期他和朱元璋的矛盾却越来越明显,最后被朱元璋杀死。谈到张士诚这个人物,历史上除了记载了他的事迹之外,还曾经有过一段关于张士诚名字的由来,那么张士诚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张士诚名字的由来还要从他的家世说起,他的家是泰州兴化白驹场的一户普通的亭民,家庭环境非常贫困,他和三个弟弟都依靠着撑船运盐生活,日子过得十分的艰辛,因此根本没有学习读书的机会,从小就不认识字,那时候他的名字是九四。这样的环境反而让他对文人十分推崇,尤其是在他进行起义之后,对文人的敬仰便更加地明显。

曾经有历史记载过张士诚名字的由来,因为他做了爷之后,九四这个名字就显得十分不合适了,又因为他对文人十分的崇拜,于是他便让文人帮他想了一个官名,别人就给他起了士诚这个名字,当时张士诚还十分地赞赏得意,然而却不知自己已经被他最为尊崇的文人所戏弄嘲笑,因为《孟子》中记载着“士,诚小人也”,这句话也可以读成“士诚,小人也”,那个文人其实是在嘲弄张士诚是个小人,可是张士诚被人叫了一生,到死都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张士诚的手下主要将领

张士诚的手下有很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其中包括吕珍、张士德、张士信、潘元明等等,这些都是为张士诚效力的重要功臣。其中,张士诚最为得力的将领是吕珍和张士德。张士诚的手下居多,但是这两个是张士诚十分信任又非常重视的爱将。

吕珍,安丰人,元末起义军将领,是张士诚手下的重要将领。吕珍跟随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他勇于战斗,屡建战功。吕珍镇守江苏等多个地方,并且对当时的民生、城防等进行了改善。吕珍多次跟朱元璋的军队进行作战,参与过常州之战、宜兴之战等战役。

吕珍身为吴国的将领,自跟随张士诚以来,多次帮助张士诚割据地盘。在与朱元璋的作战中,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仍然坚决抗战。在宜兴之战中,吕珍虏获了朱元璋的大将廖永安,打击了朱军的实力,为张士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张士德是张士诚的胞弟,他从小就跟着张士诚,两人都是以运盐为生,因为经常受到大户人家以及官员的欺压,于是两兄弟便决定举兵造反。张士德是张士诚这么多兄弟中最强悍、最有智慧的人,功劳也是最大的。等到张士诚在淮东站稳后,又让弟弟率领军队开辟了江东的地盘。

等到朱元璋攻下张士诚所在的常州后,张士德率领军队前去增援,不料中了朱元璋的埋伏,被朱元璋的部下所擒获。张士德的死对张士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张士诚像是失去了左右手,同时也恶化了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关系。

张士诚与红巾军的故事

张士诚,元末时期江浙一带的起义军的领袖,同时也是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是灭元最大的功臣,彻底动摇了元朝的根基。张士诚在当时的高邮称王,之后又在平江建都,自称为吴王。张士诚成功起义跟他所领导的红巾军是分不开的,红巾军在他称王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于张士诚与红巾军的故事就要从他决定起义的时候开始说起。张士诚是以运盐贩卖为生,因为平时经常受到富贵人家以及官兵的欺凌,所以一直怀恨在心。至正十一年,刘福通所领导的红巾军发动起义,在红巾军起义的影响下,张士诚与他的三个弟弟以及李伯升等人也决定起兵反元,连续攻克了泰州、高邮等地。

张士诚领导红巾军占据高邮,元廷屡次采取招降,但是并没有成功。之后,张士诚就在高邮建立政权,国号为大周,自称为诚王。就在当时的形势下,虽然红巾军人数众多,士气高涨,但是很多地方都失守了,元朝军队虽然受到了猛烈的打击,但是他们仍然保留一定的实力,迫使红巾军转入防御的状态。

至正十六年,张士诚与红巾军一同抵达平江,将平江占据为都城,承天寺作为王宫,并且开设文馆,让民间优秀的子弟和官吏子弟都入学读书;设立了礼贤馆,招来自四方的儒士入住;设立了郡县来劝慰农民,并传授水利之事。那段时期,平江的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出现了稳定的局面。

更多文章

  • 楚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排名:五大将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排名

    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个个都有有勇有谋,如果真的要将五个人论高下,由强到弱排名确实也需要一番功夫。不过既然个个都有所长,那么具体每个人都擅长什么呢?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项羽帐下五大将是哪五个?项羽帐下五大将五大将指的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五人。龙且。秦末名将,擅使长枪,龙且与项羽同乡,算是亲

  • 汉武帝最昂贵的一次艳遇:葬送十万士兵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因其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充分认可和赞叹。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

  • 霸王别姬的真相:虞姬真的是自杀殉情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霸王别姬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其实非常简单,甚至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是说她是一个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书中才出现“虞姬”这个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并非是“姓虞名姬”。“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种代称,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实在是一种误读。网络配图在京剧里,虞姬自

  • 三国猛将排名吕布第一最无悬念 第二到底归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

    头戴紫金冠,身披锦花袍,手持方天戟,坐下赤兔马,吕奉先,真乃人中龙凤。网络配图虎牢关下,斩方悦,败夏侯,力敌刘备、关羽、张飞。山东大战曹孟德,一杆方天画戟,大杀典韦、许禇、夏侯敦、夏侯渊、乐进、李典,六将齐出又如何。“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第一猛将,非吕奉先莫属。那么,三国武将排名,第二到底归谁

  • 泰昌皇帝过量服药宠幸十位美女 竟一夜之间虚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泰昌

    公元1620年,在位48年的万历皇帝,驾崩于北京紫禁城。太子朱常洛即位为皇帝,定年号泰昌,史称明光宗。但是明光宗只当了29天皇帝,也死了,这是为什么呢?由于万历皇帝宠幸郑贵妃,所以想立朱常询做为太子,而朱常洛一直不受皇帝的喜欢。知道快二十岁,在大臣们的逼迫下,皇帝无奈才立为太子。网络配图当了将近二十

  • 三国第一谋士只用三条计策 却成功改变天下大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第一谋士

    在三国里,大多数的谋士都是出身世家。比如诸葛亮的家族,就是荆襄大家族。诸葛家在三国里,都有各自的代表。司马懿的家族,虽然势力没有那么庞大,但也是当时的一个望族。不过贾诩是个例外,基本上,贾诩属于那种开局一个人,装备全靠打的谋士。他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早年间投靠董卓,被人骂了半死。后来不知道又因为什

  • 史上最惨皇帝竟被大臣连打三拳还被骂成狗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最惨皇帝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素来有九五之尊,真龙天子的称谓,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男人。然而凡事无绝对,很多皇帝由于种种原因,受制于外戚、宦官或者权臣,丧失了号令天下的皇权,成了臣子的傀儡,这样的皇帝不但没有一呼百应的权威,甚至还会被臣子虐待,连普通人都不如。网络配图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皇帝被大臣虐待

  • 诸葛亮为何不喜欢魏延?魏延又为何怕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是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他的许多计策让刘备受益匪浅,一路追随下来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刘备死后,将自己的半壁江山和自己的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可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和可以信任的。而魏延

  • 朱元璋的心底黑影:一件小事左右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安史之乱中的李隆基:仓惶出逃 上门向百姓讨饭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空前繁荣;也是他宠信奸佞,使唐朝出现了中衰的迹象。那么,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晚年又是怎么样的呢?李隆基的晚年是十分凄惨的,他在一片灰暗和绝望之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网络配图李隆基在铲除太平公主,掌握实权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选贤任能,提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