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崇焕之死惨状:被大卸八块还被啃肉的明末英雄

袁崇焕之死惨状:被大卸八块还被啃肉的明末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67 更新时间:2024/3/18 4:00:04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几位大将死的特别的冤。如西汉的韩信,汉家天下十之八九都是他打下的,但最后却落了个被缢死的悲惨结局。再如南宋的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金,保卫大宋,最后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风波亭。但是,死的最冤的还要数明末大将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

字元素,号自如,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一员猛将。袁崇焕为广西藤县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为福建邵武知县,开始步入仕途。袁崇焕自幼胸怀大志,最关注的是当时并不为当权者重视的辽东边事,那时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力量已经开始崛起,数次率领八旗劲旅攻击明朝,成为明王朝在北方边境的心腹大患。但是,此时的明朝,上到皇帝,下到群臣整天生活在花天酒地之中,要么醉生梦死不问时事,要么勾心斗角,党争不断。弄得满朝上下乌烟瘴气、一片混乱。

网络配图

袁崇焕虽然是一介寒士,却从小关注边疆战事,他熟读兵书,精于布阵之道,希望将来能在边疆为国尽忠效力。当了邵武知县后,袁崇焕还经常地在日常政务之余,找来曾经在辽东边镇当过兵的退伍老兵了解一些辽东边境的具体情况。他虽然38岁之前,没有到过辽东,却对边地的地势、战事、人事却了如指掌。为他日后在辽东的作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天二年,袁崇焕进京朝见皇帝,向朝廷提出了许多靖边之策,受到皇帝的赏识,破格提升他为兵部侍郎,负责掌管策应辽东的防务。为了进一步了解劳动边境的实际情况,袁崇焕曾冒着被后金军队俘虏的危险,单枪匹马在山海关外考察了十几天。经过这十几天的考察,袁崇焕更加加深了对辽东防务的了解。并胸有成竹的对其他官员说只要给他足够的兵马粮草,他就可以固守关外。后来,辽东边事告急,袁崇焕自告奋勇要前往辽东前线。后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佥事,专门负责关外的军事活动,从此,袁崇焕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身负重任的袁崇焕来到山海关以后,马上到各个城口实地考察。寻找防务上的漏洞,按照实地调查的结果重新布置防务。要守住山海关,就必须固守关外的宁远新城。宁远同山海关相互依托缺一不可。所以,他上任之后,就集中全部人力物力,修筑宁远城。在他的精心修筑下,宁远成为山海关外的最坚固的一座军事重镇。

袁崇焕看到现存的助手部队由于长年征战,大都变得老弱病残,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袁崇焕着手招募了一支新的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对原驻守军队也进行大力整顿,杀了几个虚报兵额的军官,拒止了军队中纲纪败坏的势头。通过几年的整顿和布署,宁远城成为关外第一个人口繁密的军事重镇,关外受乱所害四处流离的百姓都聚集到宁远城寻求庇护,往来的商贾也络绎不绝,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此外,袁崇焕还先后收复了宁远外围的锦州、松山、右屯等地,修建军事防御,派军兵驻守,使之同宁远城互为犄角,大大加强了防守的坚固性。使明军的北部防线从边境向北推移了两百多里,加大了战场的纵深度。袁崇焕督师辽东之后,后金军队见袁崇焕排兵布阵严阵以待,不敢再轻易进犯,边境较以前大为稳定。

网络配图

然而明朝内部的倾轧还是如火如荼,当时正是魏忠贤等一伙阉党兴风作浪的高潮时期,他们见边地情况逐渐安定下来,又开始了排斥异已的活动,在魏忠贤的主持下,原来主持山海关内外军务的大学士孙承宗被罢职,改派了阉党之中的骨干人物高第来接替。高第丝毫不懂军事,一到任上就马上下令撤回关外所有驻防力量。袁崇焕据理力争也毫无作用。结果到最后,只有宁远城在袁崇焕的极力坚持下被保留下来,其他耗尽心血才建立起来的防御城则全部废弃了,守军撤走,关外原已安顿下来的百姓再一次留离失所。后金见明朝军队主动后撤,马上组织军队南犯。袁崇焕向驻守山海关的高第请援,高第却毫不理睬,等着看袁崇焕的好戏。袁崇焕没办法,只好动员宁远城中一切力量固守城防,在城外实行坚壁清野政策,还写下血书,激励将士和他一起与宁远共存亡。

1626

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劲旅进攻宁远。袁崇焕率领守军据城死战,战士们个个奋勇上前,百姓们也纷纷上城头帮忙,守军使用红衣大炮猛烈轰击八旗军,使得善于骑射、长于野战的八旗劲旅被阻于城垣之外,攻城不得。数轮攻击后,兵将伤亡十分惨重,许多兵将死于明军炮火之下,连八旗统帅努尔哈赤本人也被红衣大炮击伤。努尔哈赤自以十三副铠甲含恨起兵以来,戎马生涯四十四载,大战小战无数,总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未遭受过如此之败。

网络配图

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统领的军队虽然取胜,但是由于孤军奋战,也是元气大伤。为了争取军队的休整时间,也为了试探后金的意图,袁崇焕私下派出使节去吊唁努尔哈赤,还向努尔哈赤说“老将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努尔哈赤深受重伤,又经袁崇焕所派的使者这么一气,很快便郁闷而死,终年

68

岁。努尔哈赤死后被葬于沈阳盛京郊外的福陵,清朝建立后他被追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这本来只是袁崇焕的缓兵之计,但是由于他没有事先向朝廷报告,结果为日后埋下了祸患,也给后金实行反间计以可乘之机。

标签: 袁崇焕

更多文章

  • 赵云是如何死的?赵云竟然不是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云

    手里龙胆枪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赵云,想必是很多三国迷的心中偶像,不过历史上真正的赵云,可没有三国演义里描绘的那么神乎其神,而所谓的五虎上将,也仅仅是罗贯中虚构,赵云根本排不进五虎上将之中。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常山赵子龙一身白衣,号为白衣长胜将军,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吴、魏两国无人不闻风丧胆,

  • 惊!历史上刘邦一份遗嘱竟捍卫四百多年的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宝剑,拓万里江山,靠着小吏式的狡猾和知人善用,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一份遗嘱,扞卫了四百多年的江山!在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活跃着两大势力,一是以吕后为首的“后党”,骨干成员包括吕泽、吕产和吕禄等一帮外戚;另外是以丞相萧何为首的“相党”,骨干成员包括曹参、王陵、周勃等权臣。按照常理

  • 汉成帝刘骜竟然为博美人赵飞燕一笑杀了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成帝

    汉鸿嘉三年,成帝刘骜微服私行,经过阳阿公主家时,入门稍歇,公主召集歌女数人,临席侑酒。其中有一个叫赵飞燕的女子,肌若晚雪,舞态轻盈,秋水微眸,芊芊柳腰弱胜娇。她轻启朱唇,有如莺啼燕语,声韵婉转迂回,足尖轻轻几点,接着翩翩起舞,成帝对她一见钟情,待至宴毕起身,便向公主乞此歌姬,一同入宫,公主自然应允。

  • 揭秘:梁山好汉中最走运的为何是五个小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梁山好汉

    梁山泊是英雄汇聚的地方,梁山的好汉的命运也不近相同。梁山众好汉的命运,自招安就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进入征方腊的战争,大批的好汉战死或病亡,其悲惨令人唏嘘。到最终,一百单八将里,结局好的不多:宋江、卢俊义被朝廷害死;吴用、花荣上吊自杀;林冲、杨志、杨雄、张横病死;武松伤残出家;更多的好汉则战死疆场,像

  • 诸葛亮临危受命,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前因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临危受命,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前因后果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率兵南下征荆州,刘表却在这个紧要关头突然病逝,刚刚接过班的刘琮失去了主张,当曹操兵临新野的时候,在襄阳的刘琮为求自保,绕过前线的刘备,投降的曹操,紧急关口,刘备只得率众南逃。曹操得知刘备南逃的消息后,亲自率领5000骑兵,追杀刘备,刘备南

  • 揭康乾:清朝三代帝王为什么不用清官用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贪官

    史书记载,?“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始于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即公元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一十年。这一时期,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以及其它诸多方面,都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社会经济

  • 春秋历史上齐国少公主被摧残致死的真相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以来一直是诸侯的领袖,而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就再也没能重登霸主地位。晋国传至晋平公的时候,齐景公为了讨好晋国,把年龄最小的公主送进了晋国后宫,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少公主就被折磨的一命呜呼。《左传》说: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七月壬寅,···晋少姜卒。你看,正史记得多么清

  • 史上狼爸皇帝!道光皇帝竟一脚踢死厌学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

    道光皇帝旻宁自幼就是一个律己很严的人,远离享乐,毅力惊人。他在上书房读了三十几年书,深受儒学的熏陶,即位后一直保持着书生的习惯,穿着最朴素的御袍,吃的是最节俭的饭食,瘦骨嶙峋,目光坚定又有几分迂腐。网络配图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其母当时只是一名普通宫女,后来被收为侧福晋。道

  • 为何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会越来越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

    女真族最初只是一个三万人的小部落,古代奉行的是“人多力量大,人少被欺负”的规律,女真族为了使自己迅速强大起来,采取了满蒙联姻的方式,女真族和蒙古族相互结合,不出几年,女真族的人数急剧上升,很快地,女真人也攻入紫禁城占领中原。网络配图满蒙联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女真族快速的变强。族人数量增多,但也给

  • 揭秘万历皇帝后宫之乱:一生竟然只爱郑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皇帝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这个年号一共用了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神宗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然而,实际上这个年号中有30年的时间都没有皇帝上朝,而这仅仅是因为一个女人——郑贵妃。爱美人不爱江山万历十四年(1586),神宗传谕内阁,说自己“一时头昏眼黑,力乏不兴”;万历十八